分類
經濟分析 商業評論 法律

開放大陸勞工來台會降低台灣人薪資水平?

最近兩組總統候選人在開放陸勞議題上略有爭議,但好笑的是爭議點竟然不是在「開放陸勞優劣」這問題本身,而在於某組候選人堅稱對方的政見為【開放陸勞】,但另一方反駁說自己沒如此主張過。

先不管政治上面的紛爭,民進黨候選人表示開放陸勞來台會很恐怖,也會影響台灣勞工薪資水準。就這點,我想跟各位談談經濟學上的觀點:

我知道有些人討厭老是談理論,但理論是深層思考的結晶;沒有扎實理論為基礎的論述,本身難有價值可言。所以我們還是從理論開始。

追本溯源,回到經濟學開山老祖 — 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的【國富論】:Smith在這本曠世巨著理,首度揭櫫“專業分工的好處”。這個概念很重要,因為它說明了為何這世界從工業革命之後能如此繁榮,直達前所未有之境界!
只是Smith當時還沒有交易費用與產權制度的概念,而此二者是專業分工能成立的先決要件。(更精確來說,產權劃分本身也是一種交易費用)
很多批判資本主義的人,其實沒認真想過資本主義對於「專業分工」的貢獻,使得資源能以相較於其他方式更有效率的分配,進而創造許多了不起的文明成就。若真懂了,就會深感許多對資本主義的批判是如何膚淺到不值一顧。僅有極少數,極少數批評能閃爍著智慧光芒,可惜多數人似乎不懂也不想懂這極少數,只會繼續操著廉價口號。但這又是題外話了。

Smith之後,李嘉圖(David Ricardo)又進一步推出國家間的「比較優勢」概念,認為因為先天或後天國家間條件之不同,使得每個國家生產上會有效率高低不同表現。因此在侷限條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驅使之下,各個國家會去選擇自己最有利的生產項目。

而近代經濟學家更延伸這些概念,加入了自由國際貿易的條件。也就是說,假如世界上沒有國際貿易交易費用(例如規費、關稅、運費…等),則各國生產要素的成本比例必須相等。反過來,即便加入這些交易費用,各國生產要素成本比例也會趨向相等。

小弟更進一步大膽推論:如果拿來比較的產品越相近,相對地該產品背後所需的生產要素也會越相近(原料、勞力、土地、機器與技術),則上述雙邊生產要素價格比例拉近的力量也就越強勁!
就算因為真實世界存在諸多因素使得兩邊價格無法相等,其修正的趨勢還是變不了也擋不住的!

講完這堆抽象的東西,我們現在用它們來解釋真實世界:

在兩岸同質性高的產品範疇內,只要這些產品兩岸均自由可以出口,那麼台灣和中國的生產要素價格就會有著上述理論的修正力量作用著。特別是中國與台灣許多產品不約而同都以出口到美國、歐洲為主時,則生產優勢比較的情況將會更嚴重。

為了方便思考,我們先把地區侷限到貿易關係只有美國、台灣、中國三方。很明顯地,中國低廉的土地、勞力價格會隨著出口產值越來越大而拉高;反過來台灣、美國的勞力、土地資本假如用在和中國重疊的生產項目上,則價格會向下修正!
當然,不可避免地,美國這個進口國的勞力價格和土地價格也會受到影響。

這邊各位也就可以感覺到,為何波特的競爭論理中「差異化策略」有其價值所在,因為差異化可促使生產項目重疊性變小,則上述生產要素價格拉近的影響力就越小,固就能避免掉新興低廉勞工成本國家的「微利化影響」。

大陸1979年改革開放之後,廉價產品源源進入美國市場,我們從上述理論能想見美國基層勞工的基本薪資自然會遭受打壓。
請見最低工資走勢圖:

美國最低薪資走勢圖.gif

大陸有開放勞工到美國嗎?沒有!但只要雙邊開放商品貿易,效果跟開放勞工其實還是一樣的!

回頭看台灣:

台灣薪資成長率.png(更正:為台灣工業平均薪資成長率)

同樣地,我們也能發現台灣工業的平均薪資成長率,1979年之後越來越衰退;甚至到了1990年,大陸作為世界工廠態勢明顯之後,台灣工業平均薪資成長率下殺得更是厲害。但這段期間,大陸勞工有來台灣嗎?也沒有!

所以我們回到最初的問題:「開放大陸勞工來台會影響台灣的薪資水準嗎?

答案是:「在台灣為出口導向的前提下,根本不需要開放大陸勞工,只要台灣和大陸的產業繼續維持高度重疊性下去,則台灣薪資勢必總要一天會被拉到近乎於大陸薪資的境界!

而且這個效應會遠比其他國家來得大,原因在於中國與世界多數國家都有簽訂許多貿易互惠協定;但台灣沒有,也不會有,更不打算有!(了解台灣怎麼運作WTO的人,就清楚台灣現在的民進黨政府在這方面有多麼怠惰)
我相信在對外貿易交易費用大陸甚至比台灣低廉的情形下,本文所謂的「生產要素價格」拉近效力絕對只會更劇烈,不會緩。

因此「開不開放陸勞」這根本就不是個問題!真正該解決的是如何降低台灣產業和大陸產業的重疊性。

兩黨的候選人在此命題上,均犯了錯!在不是問題的問題上打轉。

聰明的讀者或許會想問:那保護措施呢?保護措施是不是就能保障勞工薪資?
像台灣最近分別對日本造紙、大陸毛巾球鞋開徵反傾銷稅,就是一種典型的保護主義產物。而保護主義卻是非常要不得的!因為任何保護都會偏於一隅,世上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存在全面性的保護;任何局面性的保護其結果就是變相對非該受保護之利益團體的其他人民加稅!

以造紙業來說,日本水費、電費與環境保護費用均比台灣高出許多的情形下,竟然賣來台灣的紙還可以比台灣廠商便宜。而我們自己不爭氣的台商不想想自己效率為何比成本先天較高的日商差,反而跑去控訴日本傾銷。傾銷成立結果,就是出版業者將紙價成本反應在書本售價上,很快大家就感受到孩子的教科書跟著調漲。說穿了,其實就是對人民變相加稅,再拿錢去補貼這些少數利益團體。

看似幫台灣廠商出口氣,其實大家都輸了裡子。

再者,台灣的國內市場太小,實施任何補護措施的單位成本很可能遠高於大國。但台灣當局愚蠢地引進美國反傾銷法那一套,卻無視兩國經濟本質上之不同,也是一絕。

且,如我前面所說,任何提高交易費用(例如關稅壁壘、反傾銷稅…)等措施,也改變不了貿易各方生產要素價格拉近的力量。保護主義肆虐下的大輸家–日本,值得我們多所借鏡反思。

圖片資料來源:美國經濟研究機構、中華民國資訊統計網
延伸新聞:
謝長廷﹕兩岸共同市場將臺灣變成中國的離島
馬英九:謝長廷污衊我 我不會開放陸勞及外勞

11 replies on “開放大陸勞工來台會降低台灣人薪資水平?”

[…] 另外一點,我已經在「開放大陸勞工來台會降低台灣人薪資水平?」文中詳述: 小弟更進一步大膽推論:如果拿來比較的產品越相近,相對地該產品背後所需的生產要素也會越相近(原料、勞力、土地、機器與技術),則上述雙邊生產要素價格比例拉近的力量也就越強勁!……在台灣為出口導向的前提下,根本不需要開放大陸勞工,只要台灣和大陸的產業繼續維持高度重疊性下去,則台灣薪資勢必總要一天會被拉到近乎於大陸薪資的境界! […]

今天有個叫蔡同榮的笨蛋說:承認大陸學歷會讓台灣人工作機會被排擠
可以查閱2008/09/23的聯合報A11版

精采又詳實的論述!但很想進一步知道,格主大大提到,對資本主義的批評有「極少數,極少數批評能閃爍著智慧光芒」,那是什麼內容?謝謝~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