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筆記

所謂的「中國特色」

看到一篇大陸漢王的平板電腦 TouchPad與Apple iPad的評比,內容聲稱大陸漢王產品「完勝」美國Apple產品。

裡頭那種拿硬體規格出來比較,蠢到死的觀點我們就不說了,最有趣的是下面這段:

iPad的軟體都需要通過App Store來實現,中國人的使用習慣是難以接受的。而且蘋果在中國的第一家App Store是在2008年開設的,而第二家店,到現在也未能建立。儘管蘋果聲稱要在中國建立25家App Store,但照目前的進度來看,實現的難度可想而知,這個計劃是在考驗中國用戶的耐心。

一者,文章作者顯然混淆了Apple Store與App Store。前者是Apple直營的實體店鋪,後者則是Apple線上商店的一部分。各國只要有一家App Store就夠了,何來25家可言?

再者,中國不重視智慧財產權的風氣根深蒂固,其實大大地阻礙了中國科技產業乃至於學術的發展。

另一方面,中國這種事事訴諸於「中國特色」、「中國人習慣」的論事態度,很可能淪於經濟學家楊小凱所主張之「後發劣勢」的困境。

楊小凱所謂後發劣勢,是指像中國這種從未開發到開發中國家的進程中,因為來自於市場全球化、歐美日既有生產技術以及各國管理經驗的幫助下,快速取得經濟發展,造成中國政府乃至於人民假象的自信,以為「富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真的行得通,卻殊不知中國之成就一半以上來自於其他國家既有制度的「交易費用節省」與中國重新開放市場,開始允許人民自由交易交換物品、勞力之「政府收手」的貢獻。

但這種成功帶來的無知愚昧自信結果是阻礙了中國該有的制度進步,反而種下阻礙中國經濟與人民生活品質發展之禍因。

曾經談過,經濟學只有一種,無所謂共產主義經濟學或資本主義經濟學。經濟學一體適用各種社會制度下,人類行為之解釋。所謂的「中國特色」,不過是毫無意義與內容的無謂反駁。偏偏中國政府一直喜歡用此政治藉口,來將內部矛盾轉為敵我矛盾,繼續搪塞下去。

後續如何發展?咱們就繼續慢慢看吧。

參考閱讀:
不看好7吋平板電腦的理由

One reply on “所謂的「中國特色」”

可不只中國不尊重智慧財產權,台灣也差不多。
我最近偶爾和同學討論盗版,而他們的觀念多是:只要我不營利就不算盗版。
所以「借光碟」的情形比比皆是,難怪一堆身分認證機制不斷出現。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