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Mac 商業評論

Apple v. Acer 廣告 Part II

宏碁-「有沒有」篇

Apple iPad 2 – 「Now」篇

Now, we can watch a newspaper; listen to a magazine; curl up with a movie; and see a phone call. Now, we can take a classroom anywhere; hold an entire bookstore; and touch the stars. Because now, there’s this.

現在,我們開始可以「看」篇新聞;聽本雜誌;和電影蜷曲在一起;瞧通電話。現在,我們隨處都能上課;隨身帶著整落書櫃;還能親手觸摸滿天星辰。因為現在,我們有了它(iPad2)。

如同我在「Apple與acer廣告比較」已經說過的,兩家商業廣告有天差地遠的思維。

而這樣的行銷思維差異,更源頭來自於如Fred所說的:

「…尤其不管是功能特色或USP,對PMM來說都是一個比一個重要的「差異要素」(differentiator),所以講得越多,越能凸顯自己的產品與眾不同、越能打掉對手一口爛牙。所以,能提就要提、不能提也要暗示一下;如果文案裡講不清楚,就要畫在圖片裡面,越完整越好。對吧?
其實不一定。…

所以,如果用宏碁這個廣告當例子:
1.值得一提的優點「只有」USB、Micro SD、Flash、以及作業系統的開放性。
2.Android系統版本、介面的易用性和流暢度、電池壽命、周邊和軟體支援、價格都還不足以當做differentiator。
3.最在意的是iPad沒有上述這些功能、而且系統封閉。…」


這邊我另外補充一點就是:「說Android系統是開放系統真是天大的笑話!

首先,我們不曉得什麼叫「開放」,因為這是一個沒有被清楚定義過的詞彙。

如果「開放」所指的是「open source」這種東西,那很抱歉,Android絕對不是符合GPL這類版權宣告條款的開放系統。

為何?

因為Google其實是一間跟Apple一樣「笑面虎」的公司。

Apple當初宣稱Mac OSX也是open source,其實只有kernel才是open source,系統架構除了kernel之外通通不是。全部都是Apple的商業機密,透過patent、copyright以及trade secret等法律手段保護得嚴嚴實實。

Google呢?一個樣!

Android系統整個kernel被包了起來,甚至不同系統的韌體也是透過特殊管道跟kernel溝通。換言之,Android系統除了Linux kernel之外,其他幾乎都不是開放的。特別從最近Google怠於釋出kernel以外的原始碼態度來看,Google骨子裡搞的也是想要透過trade secret等法律手段保護自家的軟體結晶。

差異在於,Apple是真小人,明著講它只開放kernel,其他要包得密密的,讓open source基本教義派婊個二五八萬;Google是偽君子,到處說自己系統平台很開放,其實暗地裡根本不是這樣,讓一堆人為Google搖旗吶喊半天,還搞不清楚自己早被擺一道。

所謂"don’t be evil",從這件事上來看真如Steve Jobs所言:「It’s bullshit.」

(順道一提,哲學上來看,所謂的evil還得看判斷標準是誰定的,如果是Google定的,那永遠也不可能evil。)

不過最重要的是,系統平台開不開放,對使用者而言一點意義都沒有。

MS Windows跟Mac OSX都是極其封閉的作業系統(以open source為標準來看),但卻是最多使用者使用的電腦平台,真正開放的GNU/Linux努力了十幾年結果只是被打趴在地上。

如果我們把facebook當新一代的平台來看,那更是封閉到令人法指的程度。

但很明顯,一個系統平台在商業上的成功與否,跟其開放程度一點關係都沒有。

Linux或許在伺服器平台上很成功,但其實也跟開放與否沒有關係,而是跟「成本」跟「flexibility」有關。

這篇離題離很遠,回到主題,那就是Acer能拿出來的東西實在很虛,加上內部控管出了紕漏,難怪要現在要面對歐洲1.5億美元的庫存損失。

宏碁面對的困境,在其他台廠身上也都存在。未爆彈還會不會有?我們等著看。

5 replies on “Apple v. Acer 廣告 Part II”

真是精彩的一篇文章:D

話說每次談到開放的問題, 都不禁要為M$掬一把同情的眼淚,
明明一堆人都是"偽"開放, 卻都拿M$的封閉當成攻擊對象,
還要拿派砸Gates的臉…

“Android系統整個kernel被包了起來,甚至不同系統的韌體也是透過特殊管道跟kernel溝通。換言之,Android系統除了Linux kernel之外,其他幾乎都不是開放的。"

文章寫的很不錯,但關於這一點似乎有待商榷,android整個系統的source code都是open的,到http://source.android.com/index.html可以下載完整的源碼。(所以才會有這麼多山寨機都用android系統,因為源碼可輕易取得)

至於
“特別從最近Google怠於釋出kernel以外的原始碼態度來看,Google骨子裡搞的也是想要透過trade secret等法律手段保護自家的軟體結晶。"

容我引用http://joeyli.blog.ithome.com.tw/post/759/67874的留言11:

“GPL 只規範要將修改的部分公開,絕沒有必須貢獻回 mainline 的要求。
事實上是,Google 做了:

* Android kernel 原始碼公開
* Android 整個 OS 數百萬行原始碼也都公開,除了 kernel & external 目錄,絕大部分是 Google 的獨家貢獻。

如此指責 Google 「做只有取, 而不想貢獻的動作」,實在太超過。

事實上這次的事件,簡單來說,就是「理念不合」。因為 Linux kernel deveopers 希望 Google 將 Android patches 做某些修改,而 Google Android kernel developers 不願意也無法承諾,因此 kernel developers 便拒絕將其併入 mainline 中,如此而已。"

android 若每個版本都「毫無保留地那麼開放」(包含honecomb3.0)
你看到的山寨機就不會還在用 1.x 的了!!

+ Android 確實不是純正的 opensource project, 因為社群完全無法參與roadmap. Google餵你吃啥你就得吃啥.

+ 軟體成不成功和開不開放確實完全沒有關係, 使用者確實也不想要, 不需要知道.

+ Linux雖然在桌面被打趴, 但是在 Server 和 Embedded 領域大放異彩, 靠著它實實在在的養活小弟一家老小, 小弟感恩, 正在做contribute patch to kernel upstream的工作.

+ 真正支持opensource不只是基本滿足GPL, 進一步應該是contribute patch and source code to upstream.
台灣某些所謂大師從來沒有contribute任何的source code, 卻一天到晚要求政府採購opensource軟體, 甚至希望政府修改法令. 可恥!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