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經濟分析

抗漲個屁?!

馬英九2008年5月上台以來到2012年3月,政府長年緊盯美元匯率以利於台灣出口產業的政策已經讓台灣的M2B成長高達46%,同時期台灣的GDP並未有同等的成長,換言之,通貨膨脹的發生完完全全是可以想見,也當然是這個馬政府搞出來的錯誤。

但是近日來,馬政府所提出的因應策略卻是比蔣經國上海打老虎的愚蠢還不如。

以台灣這種原物料幾乎均靠進口的背景下,通貨膨脹加持下,廠商怎可能抗漲?

當然,台商的韌性也由此可見,未來,癮科技所描述的情況應該更屢見不鮮吧!

以上圖片均引自:癮科技

經濟學大師A. A. Alchian一個著名的定律,解釋了為什麼外銷的蘋果品質總是比產地買的還要好,因為在相對運費下,一樣的運費塞進越好的品質以求售越高的價格,才是符合經濟學自利的定義。這是為什麼台北市隨袋徵收的垃圾袋裝得特別滿,也是為什麼廠商可以邊抗漲,邊好心地讓食物間隔變大,以方便消費者食用。

One reply on “抗漲個屁?!”

1.那為什麼相同包裝下,食物會減少呢?是因為運費下降嗎?

2.漲價 V.S. 減少內容物,都是反映資源更加稀缺,但是後者會增加資訊成本(買了才知道),為何總是有供給者選擇後者?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