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歷史

不枉此生

一代傳奇商業鉅子 — John D. Rockefeller 於86歲時寫下(其享年98歲):

I was early taught to work as well as play,
My life has been one long, happy holiday;
Full of work and full of play,
I dropped the worry on the way,
And God was good to me everyday.

許多人(包括現在的法學界)誤以為Rockefeller以卑鄙的手法打擊對手,壟斷石油市場提高售價,但史料證實Rockefeller往往以高於市價的方式買下競爭對手,並且讓競爭對手的老闆與員工擔任標準石油的高階人員,甚至有位競爭對手當到副總裁的職務。

同時,Rockefeller建立標準石油,壟斷美國90%以上的石油市場時,主動壓低價格與其他對手競爭,史料顯示,當時石油價格在其手上跌了將近8成。這證據顯經濟學的論證是正確的:高市占率不代表壟斷力(也就是無覓價能力),同時競爭最好最強的手段,永遠是價廉物美,一如Rockfeller曾寫信給合夥人說道:「Let the good work go on. We must ever remember we are refining oil for the poor man and he must have it cheap and good.

斯人已逝,以他所寫的這首詩來看,其一生過得既精采又值得,如狗一般的所謂的法學專家們於他又有何意義?

3 replies on “不枉此生”

我想絕大多數的一般人對 “法律條文" 應該都是看不懂吧? 也因此 “法學專家" 能解釋的空間就大很多…。看一本書說微軟當年被控反壟斷時,Bill Gates 也曾抱怨不懂那些法律到底是在說些什麼?

冒昧請教一下元毓兄,我看張五常的經濟解釋,當失業率上升,勞工從公司這種分工的體系中脫離,而變成個人工作者時(分工效果減弱),原本公司那些未離開勞工的薪資,遲早也會因為市場力量的運作而跟著被拉低,這市場力量指的是競爭、還是因為分工的利潤因分工效果減弱而跟著降低呢? Thanks.

1. 先看看Sherman Law Section 2的內容:
「Every person who shall monopolize, or attempt to monopolize, or combine or conspire with any other person or persons, to monopolize any part of the trade or commerce among the several States, or with foreign nations, shall be deemed guilty of a felony …」

前面說過了,antitrust law立法之時,對於monopoly這個東西並沒有很精確的定義。最膚淺的,定義成市占率100%來看,那麼所有開店做生意的幾乎都違法了!因為哪個人開店不希望生意越做越大?只要你有這個希望不就是符合了attempt to monopolize?

如果拿經濟學定義:希望取得右下傾斜的需求曲線,那麼也是所有的人都中招 — 那些希望擴大經濟規模的、希望取得專利的、希望取得更多產業資訊以釐清商機的…通通是attempt to monoplize!

這種法律難怪聰明如Bill Gates也大搖其頭曰:不懂!不懂!

2.張五常所指的應該是二者兼有。
離職員工往往因為技能受限,不少人會繼續從事原本工作的事務,市場求職者眾,競爭增加,既有員工也難以拿翹、坐地漲價,甚至會如張五常所言工資跌價;同時公司人變少,景氣不好時遇缺不補,則多半是靠既有員工增加工作量的方式來完成。工作量增加可能導致加班費成本增加以及工作品質下降….等,推到企業上就是利潤下降來顯現,若繼續不景氣下去,則公司遲早要來調整既有員工薪資水準,否則就是公司自己得倒閉。

另外一個張五常應該也涵蓋到的,是離職員工如進入其他種行業(最常見就是攤販業),則大量的失業潮也會導致進入門檻較低的行業獲利率大幅下降。攤販、手工皂等均是其例。

非常感謝元毓兄邏輯分明的清楚解釋,比那些自以為是的價值觀說教受用多了。

衷心希望有朝一日,所有人都能在自由經濟下,找到自己的擅場。而因為分工之故,一個人幾乎不可能沒有其他需求,所以讓人自由地發揮自己最大的貢獻,就自然能夠創造出源源不絕、各種現在難以想像的需求,根本也不必去 “刺激需求"。生產力暢旺狀況下的需求,才是實實在在的需求,印鈔或人為壓低利率下刺激出來的,則是危險的假性需求,也是日後泡沫的根源。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