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經濟分析

經濟學邏輯混亂的商學院教授

郭振鶴這位東吳大學商學院的"兼任教授"2013/05/01於蘋果日報投稿,其經濟邏輯之混亂與無知讓人難以相信這是搞商學的。

該文論點有三:

1. “經濟成長與通膨有正向的相關性,台灣經濟要成長,就要付出代價! "

2. “台灣經濟不振,但是匯率相對偏高,這不是一個正常的現象,如央行放手讓匯率自由化,適度的貶值,增加台灣出口的優勢,增加GDP,讓人民、中小企業對未來有信心,給點藉口讓公司企業的員工們加點薪,增加消費、投資的動機與意願。"

3. “另外目前市場的利率偏低,其主要目的是為了鼓勵人家多借錢來投資,降低存款的需求。如果不是財團而是中產階級,真的能夠從銀行借到錢來投資嗎?…假如將利率提高,讓建商減少向銀行借錢來蓋樓或養地的行為,不讓炒房的投機客有機可乘,也讓中、低產階級能夠賺取存款的利率。不要讓社會資源分配不均,失去公平與正義…"


關於第一點,如果創造通膨就能夠讓經濟成長,那國民黨在大陸發行"金圓券"時期,所創造的一年之內通膨24萬倍,買一石大米要價4億多元的恐怖通膨,理應創造最佳的經濟成長啊?

經濟學大師I. Fisher寫過一本著名的書「Money Illusion」就是在談這種無知如郭震鶴之人,不知通膨所帶來的「假性繁榮」往後要付出的代價。

談談諾貝爾獎得主Milton Friedman著名的「低度通膨目標」吧。

Friedman認為,3%以下的通膨目標是有益於經濟發展。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

道理很簡單,理論上,一個經濟體裡面各個行業,乃至於整個經濟體,都有景氣起落。部分經濟學家認為景氣循環來自於貨幣與實質經濟活動的脫鉤,再佐以資訊費用,造成商人的錯誤投資。如果要素市場的價格都是自由起落,則市場價格訊息自然會引導資源往最佳的方向走。可是偏偏多數國家都存在「工資頑固性」,此頑固性一來出自於一個人養家活口有基本開銷很難減免,二來影響最大的就是勞動法的過度保護以及基本工資。

舉例來說,台灣正在修訂的勞基法草案裡,關於資遣員工部分,將引入「窮盡一切手段原則」。意思是假設你公司有個不適任員工,你不能輕易地解職,依法你得「窮盡一切手段」,諸如:你要教育訓練到讓他"適任"、你可以改變他的職位到"適任"、或甚至,你應該跟他達成共識降薪,讓新的、較低的薪資能夠讓他"適任"。

你是老闆你怎麼辦?既然資遣員工如此麻煩,那不如一開始聘請新員工時要「極盡挑剔之能事」,以免日後給自己造成困擾。在最低薪資的加持之下,青年失業率怎能不高?(這一期經濟學人討論全世界青年失業人數逼近美國總人口,其原因多半來自於此)。

在這個環境之下,利用低度的通膨率,可達到就業人口薪資的「實質降低」,從以達到降低失業率。

所以小結來看,Friedman是因為難以追求勞動法規鬆綁,才退而求其次主張「低通膨目標」以利就業市場。但這始終非萬靈丹,因為勞工也不是笨蛋,他們也會發現實質薪資下降的事實,嗣後要求薪資上漲來彌補之。這就是為什麼大名鼎鼎的Philips Curve有點道理。

回頭看台灣通膨率從2010年到2012年分別是:0.96%、1.42%、1.93%,從2008、2009兩年為通縮來看,台灣央行其實努力地在實現「低度通膨」此目標。

於此我不禁要問問"郭兼任教授",您的通膨目標又為何?

轉談第二點,更是顯而易見的錯誤:1)台灣是沒有進口行業嗎?匯率人為壓低,肥了出口,傷了進口,更傷害消費者享受外國產品;2)台灣的出口產業原料不都是進口的?人為壓低匯率只是嗎啡,短期振奮出口業,長期一樣是傷害。這麼明顯的錯誤,讓我覺得"郭兼任教授"思維過於偏頗與不周延。

至於第三點,更表現出"郭兼任教授"對於經濟學的無知。

依據I. Fisher的利息理論,所有的資產價值等於該資產所帶來的未來收益除以折現率(一般就是找無風險利率)後加總即是。以房地產來說,其價值等於(未來房租收益 + 房價上漲差額)/折現率後之總合。股票亦然、債券亦然。

照這位兼任教授的意見,台灣政府真的人為提高市場利率之後,依據利息理論,代表所有的資產價格都要下修!房價股價都要跌!

當多數人的資產價值都減損,我實在看不出來為什麼多數人還會對未來樂觀?我也看不出來為什麼你的身價大跌之後你還會增加消費?明明2008年才發生過 — 加上風險之後的實質利率大升,資產價格大跌,二者交互影響,使得一般人乃至於公司都採取防禦性消費:能省則省、欲缺不補、跌價斷頭…而正是這些防禦性動作讓GDP中的消費一欄數字大跌的。

何以2008年才發生過的慘劇變成"郭兼任教授"現在口中的良方?我也不懂。

當然,我更不懂提高利率何以降低貧富差距?2008年不正是貧富差距最劇的一年?當年也不正是近代實質利率最高的一年?更甚者,為什麼貧富差距會是個問題?這是我到現在都想不懂的。當然,我也想不懂建商蓋屋養地為什麼不是GDP計算裡面的「消費與投資」二者?在"郭兼任教授"眼中,似乎建商花的錢就例外不計入GDP?太神了!

“郭兼任教授"身為商學院之教員,其經濟學素養著實讓我大吃一驚,特地為文以告讀者共享之!

38 replies on “經濟學邏輯混亂的商學院教授”

幾乎所有的日新月異的電子產品,都是在通縮的環境中成長,斷非通膨。如果通縮被一般大眾視為猛獸,只能說大眾被泡在這類論述中久了,自然相信這謬論…。

利率應讓自由市場決定,政府不宜任意印鈔,也不宜刻意壓低、或刻意提升利率。

想請教元毓兄,假設利率升高,讓未來預期收入也跟著升高,那麼資產的現值是否還會降低? 還是假設利率升高,未來預期收入壓根不可能跟著升高,所以資產現值必然大幅降低?

而存款本身,是不是也算是一種資產呢?

(上述重複 post,請元毓兄代為刪除,造成不便,尚祈見諒)

此外,郭教授所言,"…如央行放手讓匯率自由化,適度的貶值…" 也是有矛盾之嫌的,既然都說要自由化,怎會知道自由化之後,匯率就一定會貶值呢?

另請教元毓兄,依照利息理論,存款應該也算是一種資產,利率升高,是不是表示存款的現值也會跟著降低呢? 而存款現值降低,是不是表示存款的購買力也跟著降低? 用比較白話來說,是不是利率上升,就應該快點把錢花掉,以免購買力被侵蝕?

而利率 “剛開始" 上升時,是不是也會發生這種現象:
(1) 如上所述的購買力降低,所以大家都趕緊把錢花掉?
(2) 預期未來利率還會上升,所以想借錢的都會趕緊借,以免愈借愈貴,從而再提升利率?

我的觀察是,同樣是利率上升,上升的初期與末期,股市的反應並非總是下跌,例如道瓊指數在 2004 至 2007 的上升段,聯邦資金利率從 1.x% –> 5.x%。當然,所謂的初期與末期,不同的取樣時段,自然會有不同的解釋。例如,從 1980 年代美國高通膨的 20.x% 高利率一路降至 2013 的 0.x% 低利率,此時段,美股持續上揚。

1. 利率升高其實指的是人們「不耐(inpatience)」的程度增加。
以2008年為例,市場風險非常高,很多公司生死一線間,資金主99%對於將資金借與或投資他人是非常沒信心的,這就是我說實質利率很高的原因。

因此,即便當時的利息攀升,並沒有帶來未來收入增加;事實上,當時的悲觀氣氛,一般人預期的未來收入是下降的。二重因子影響下,資產價格也就大跌。

再往前推,1999年底.com破滅之前,當時利息也是很高,因為投資者預期未來收入會增加很多,但是因為投資人的信心,造成「不耐性」很低,亦即實質利率低(Fed操作的利率加上普遍認為未來低風險)。

換言之,雖然利率乘上資產價格等於未來年金收入,但問題在於實質利率是看不到只能透過市場利率加上風險來猜,同時未來收入也是預期值,非真有其物。更複雜者也在於三個變數之間可以互相影響,這也是為什麼投資如此之難。

所以我們能做的只是事後諸葛:假設利率真的升,但資產價格大漲,我們才推得多數人對於預期收入是樂觀的。但多數人的樂觀不代表真實世界就真的如此,事後看這就是泡沫。

1. 是的,存款是一種資產。

銀行存款利率升高,不代表追得上實質利率的上升;如果實質利率(由通膨率+無風險利率+風險貼水)升得更多,那存款現值(購買力)是縮水的。

當然,如我前一個留言說的,高實質利率代表「不耐」程度增加,白話來說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勝過未雨稠繆。

2. 你說的現象大致是正確的。

3. 股市沒有同步反應,如我前一留言,在於資產價格還受到預期收入影響。另外就是貨幣政策有遲滯的效應,通常Fed調利率到反應在股市上,往往有半年~2年的遲滯。

我不認同一樓關於"利率讓自由市場決定…"的論述。台幣的匯率本來就是由市場決定,央行的介入也得透過"市場"的供需力量完成,而且貨幣政策本來就是央行為了控制通膨所必須使用的重要手段,也是幾乎每個國家的央行都在致力行使的任務。
另外,關於本文針對郭教授的第二個論點的回應我有些疑問:台灣為淨出口國家,如果讓匯率貶值,雖然傷害進口,但因為出口受益大於進口損害,整體而言的確是有利的。以這個角度來看第二點關於GDP的論述應該沒有問題。

先說關於匯率與成本的部分,商品的成本不全然來自進口的原物料與運輸用的汽油,本地人力、土地、原物料就不是進口的。

眼前就有日元兌美元從78:1貶到98:1的例子,所以我覺得下面假設貨幣貶值20%是可能發生的情景:即使因為匯率貶值使進口原物料成本上升20%,代表的也不會是一個本地製造商品的總成本上升20%,但是一個出口導向製造商會因此多出20%的本地貨幣營收,一來一往對出口的有利是不用說了。對非出口導向的企業,雖然進口原物料成本與運輸用的汽油漲價20%,反映在整體成本上總不到20%;如果一個企業完全使用自有農場人工有機栽植的食材,僱用的是自有農場宿舍住的本地員工,我相信匯率不管變化多少,他們的成本以本地貨幣計算時,不受匯率影響。

換句話說,在一定程度的變化以下,本地貨幣對美元貶值20%,對不同商品的價格有不同影響力,所有商品的平均漲價幅度會是個遠低於20%的數字,但是出口導向產業的企業與員工整體會多出一個低於20%而高於所有商品平均漲價幅度的消費能力提高比例。

我以為可以促進經濟成長的,不是因為貨幣貶值帶動的通膨,而是因為出口導向產業的企業與員工(包含企業多賺了新台幣後新增的僱用員工)增加的消費所製造的額外的貨幣流動。

個人以為有在流動的錢才有錢的意義。如果錢的流動變快,即使其他條件不變,經濟也會成長。如果錢的流動變慢,即使其他條件不變,經濟也會衰退。錢流動經過的企業與個人多,受惠的企業與個人也就多。如果錢只在房地產的圈子內流動,即使印再多鈔票,房地產以外的圈子的錢流動如一灘死水時,就只有房地產會顯出一片榮景,其他圈子一片蕭條。

所以這種貨幣貶值+升高利率的做法,在我來看,就像是拉一根管子對出口導向產業印錢,再把錢從房地產與銀行吸走。原物料成本是成本,土地成本也是成本,進口的原物料只影響要使用進口原物料的產業,土地成本影響的卻是所有利用非自有土地的企業與個人,一來一往,一般人消費的商品與使用的勞務的成本真的一定會上漲嗎?

再舉匯率漲、利率降低的一實例:先父曾經營出口導向小企業。在匯率40:1的1980年代,這企業營收足夠讓他雇用兩名員工,在面對國外競爭而令美元報價不能變的情況下,匯率拉到30:1而且利率降低時的1990年代初期,他只能以更高的新台幣薪資雇用一名員工。到了匯率25:1時,加上土地漲價、房價上漲、房租上漲,他連一名員工也請不起了。他自己苦撐到最後,也病倒了。從這例子中,我看到的是,單單是進口原物料成本的下跌,並不能抵消其他人力與土地成本上漲的漲幅;即使當年他從事的是內銷的生意,他一樣要面對類似的成本上漲,只是可以把營收的計價單位從出口的美元改成不直接受匯率影響的新台幣而已。

也許郭教授誤用了理論,但是本文的解釋也不令我覺得全然正確。真的需要更多釋疑。

錯了,你混淆「貨幣政策」與「匯率政策」兩種東西。你也混淆了「匯率價格」與「通貨膨脹」是兩件事情。

同時你也自相矛盾:既然自由市場,何來央行介入?

所謂自由市場就是政府不透過任何方式介入市場價格之浮動;央行利用貨幣買賣來操作匯率價格,就不再是自由市場。

再者,台灣外匯管制始終存在,外匯市場始終不是自由市場。

最後,你說台灣是淨出口國,是見樹不見林。台灣幾乎沒有原料出產,所有工業用品的90%以上的原料來自於外國進口。人為壓低匯率會造成原料進口成本上漲,這包含台灣的發電成本、建築成本,同時進口價格上漲也會影響到臺灣的糧食(是的,台灣多數糧食也來自於進口),進而影響到實質工資。換言之,匯率長期壓低後,當廠商賣光了庫存原料,要開始進口新料時,壓低匯率所換來的利益一下就消失無蹤。

很顯然你本身不是出口商,而我就是。

你第一點計算犯的錯誤我就不重複了。你只計算到物料成本,壓根忽略了電價、工資、營建成本乃至於土地成本都會跟著上漲。

你更忽略一個台灣出口導向廠商,在有大陸與東南亞國家競爭之下,要跟外國客戶漲價格是有多困難的現實。你售價不漲,成本漲,你還認為這樣是有利,顯然你沒經營過企業。

日本現在的刻意通膨與壓低匯率,遲早會得到報應,是壞不是好。別犯蠢了。

第二點,你談的是錢的流速,這也跟匯率無關。錢的流速是跟健全的金融市場有關。台灣要讓金融市場健全,第一要務就是廢掉「生雞蛋沒有、拉雞屎一堆」的金管會!如果你連金管會幹了什麼蠢事都不知道,那你對真實世界理解太少,多數論點不過是一廂情願。

再者,最好是景氣不佳還能房地產獨善其身。持此論點顯見經濟學基礎不夠。

最後,你舉先父為例,說不好聽是在匯率上升的過程(台灣匯率上升主要是因為蔣氏政權對於外匯管制解禁以及台灣出口業成長所造成),公司技術與品牌沒到位,才在這過程被市場淘汰。

您先父過去經營出口企業,我則是現在正在經營傳統的製造出口業,我的經驗都是第一線、第一手,我都不贊成政府壓低匯率,旁觀者喊什麼燒?!

你的許多理論本身邏輯上都是有問題,不合經濟學原理,甚至不符合基本經商的觀念。這是你的問題,自己多注意。

我沒有認為「售價不漲,成本漲」會有利,但是過往經驗顯示的是影響成本的因素不是只有匯率,在新台幣對美元從1:40拉到1:25的過程中,先父面對的不只是售價不能漲,而是成本也漲了。如果成本全然決定於匯率,這種成本上漲的事情怎麼會發生?我舉先父的例子,只是要說明,在匯率與利率之外,還有許多其他影響很大的因素,否則台灣過去幾十年的大方向是朝著貨幣升值與低利率的方向在走,怎麼這些成本還是上升呢?單舉匯率與利率,不足以釋疑。

我也知道你會說第一點計算有誤,所以貼文後又想到另一個切身的例子。

之前開過一家小軟體工作室,賣軟體給外國開發者。在這例子中,收入全然是美元,而支出全然是新台幣。一樣的,我會說,如果台幣貶20%,雖然你說的項目都可能上漲或甚至大漲,但是匯率至少不是土地價格的最主要決定因素,而我最大的支出是房租與人事,電費甚至也只佔一小部份變動成本而已。就以日幣已經貶值20%來說,在日本的現況中,看不出來有你舉的項目有大漲20%的跡象。未來幾年內會不會漲20%?我相信決定因素也不全是匯率,我們都可以活著看到。

日本會不會怎樣,等報應來了,就知道了。拿2%的通膨目標與戰後國民黨面臨的超級通貨膨脹或是威瑪德國的超級通貨膨脹相比,我還是覺得是不恰當的比喻。

這邊我再解釋更清楚一點:

匯率是貨幣的價格,其升漲最關鍵原因來自於台灣提供的產品、服務,外國人買不買單。如果外國人喜歡跟台灣人下單買東西,則台灣匯率漲是正常也是應該。

政府可不可以人為壓低匯率?可以,而且很容易,政府只要拼命印鈔票就好,但是這樣做會引發的通貨膨脹代價是遠高於出口貿易所得的。你可以反問:如果壓低匯率這麼好,那為什麼美國不乾脆把美元貶值到跟韓圓一樣便宜,這樣不是就能救經濟?顯然其結果並不能救經濟,反而要付出沈痛代價。

另外一方面,如我前一留言說的,既然貨幣是個價,顯然他的上漲代表的是其彰顯所購買物品需求變大,因此,匯率上漲來自於該國貨物服務受青睞,則該國貨物服務價格也要上漲,同樣地生產要素也是會跟著上漲。生產要素除了原料,包含土地、技術、人力成本、知識成本…都會跟著漲,這就是為什麼我說壓低匯率不是只有原料漲價,其他也會。回顧歷史,台灣從對美元40幾貶值到20幾的這段時間,台灣房地產、工業用地也是大漲,就是例證。

我前面也解試過,壓低匯率短期你看到的都是好的一面,那是因為還有存貨、還有庫存可以擋一陣子。同時市場調節本來就是動態,加上訊息費用影響下調節會有時間差。

日本Abe首相的這堆救經濟措施,跟嗎啡沒兩樣,長期來看對日本弊大於利。

還有,請不要把不存在的帽子放到我頭上,或是自行投射一個敵人或妖魔的影像到別人身上,謝謝。若A則B,不代表非A則非B,也不代表世界上只有A跟B。

我不會說你的邏輯有問題或是你自己有問題,也不會說你不合經濟學原理。我對你說的理論不是不表同意,但是就像古典物理與量子物理之間有適用範圍的差異,我好奇這些理論的適用範圍是多大呢?一個國家,如台灣,就讓我們相信它當然適用這些理論好了。那把台灣切一半來看,還適用嗎?我相信是。再切一半,再切,再切……呢?依人口切,與依產業類別切,依其他方式切呢?對一個國家來說,錢的流動,不管是流向房地產,還是流向其他行業,整體統計來看,不會有差別。可是細看呢?

好比EU,一堆國家使用統一的歐元,結果現在不同國家面對程度不一的問題,卻沒有一個大家都說好的方法可以解決他們的問題。

我們都使用統一的新台幣,但是如果把不同群體分割當成使用同一種貨幣的國家看待,他們之間的貨幣流動性、物價問題、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問題會一樣嗎?很顯然是不一樣的,可是這個貨幣共同體名義上卻試圖以一體適用的匯率、利率與各種措施套到各個不同群體上;實務上,當然不同群體的企業或人拿到的利率有差異,但是匯率是一樣的。

如果我們可以把問題分而治之、各自擊破就好了。

如果匯率真的是自由市場決定,你不會看到企業大老頻頻要求政府干預匯率、也不會常常在市場上看到那種尾盤大震盪的現象。而說到 “控制通膨",十八世紀到二次大戰時間,除了戰爭因素造成的政府干預而導致高通膨或超級通膨之外,基本上通貨膨脹是零。甚至可以這樣解釋,高通膨正是政府為 “控制"、為了 “穩定" 所製造出來的。自己左手 “製造通膨",右手又想 “控制通膨",除了神鵰俠侶的周伯通,我還真的不知道這是什麼高深的技術…。

如果現在的通膨很低(其實我是持保留態度,因為好些波動大的東西如房屋、糧食、能源,其價格都不算進通膨,房屋算的是租金),我認為並非政府控制得宜,而是全球化與自由貿易的結果。事實上,連葛林斯潘這位前聯準會主席,自己都承認諾貝爾獎得主傅利曼所言,1979 年之前,聯準會抑制通膨的歷史,並不怎麼優秀。

至於社會整體利益的得失,如果是透過非暴力手段(此為侷限條件)的自由競爭為之,無論誰得利、誰受害,基本上都是競爭的結果,也很公平。如果強迫某些人受害,來成就另一些人的受益,那今天假設大眾投票,要求財富層級達前 10% 的人,繳 90% 的稅,是不是也可以說成 “對社會整體有利" 呢? 這會不會變成民粹呢?

壓低匯率,某種程度而言,等於是在降價求售,任何企業都應該被允許降價求售 — 如果那是出於自願的話。但我們是否可以強迫那些不願意、或根本不需要降價求售的企業(例如產品品質很好,即使漲價別人都還會買的那種高手高手之高高手),也要跟著一起降價求售? 這是否公平?

解決歐盟各國的經濟問題不在於貨幣政策,事實上貨幣不應該可以有政策。

解決之道在於de-regulation,放寬市場彈性。這方法很多人都知,但是違背政客利益,所以行不通。

你邏輯有問題,或是對理論認識不足/有誤,甚至應用理論出錯,我都會直接說出來。這跟戴不戴你帽子無關,我又不認識你。

郭振鶴的論點偏向凱因斯學派,版主你的論點偏向奧地利學派,理論或有不同,但不必如此激憤

一來,郭的論點並不偏向凱因斯經濟學,而且是錯誤的論點;二者,凱因斯經濟學的觀點也是通盤皆錯,錯在哪我於此blog已經解釋過數次。

1. Krugma認為
政府應該要讓民眾樂於借貸而不是死抱現金
如果物價上漲率從 2% 提升到 4%
消費者和企業會有更多的誘因做立即性消費
避免越晚消費價格越高
因此,適度通膨刺激經濟是說得通的

如果利率維持不變
只要通膨率高於升息率
使得實際利率相對下降
也可讓借貸顯得更划算

此外較高的通膨率也可使實際負債價值降低
負債壓力減輕
民眾和企業會更願意花錢

2. 台灣是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體,外銷出口占GDP比重達七五%,適當的貶值(與貿易對手相同的幅度)確實有助於經濟成長,近期最好的例子就是日本

非暴力強制、強迫、管制手段下,自由經濟的概念:

(1) 自由帶來經濟,經濟帶來自由,兩者互為因果,相輔相成。至於自由、經濟是好是壞,那是價值觀的範疇,非經濟學所能解釋,此並非經濟學不願解釋,而是不能解釋也。

(2) 微觀層次上的個人自由,個人知道什麼對自己最好,不勞他人過問,他人也不會比自己更清楚,什麼對自己最好。如同某一火紅清宮偶像劇的對白:

R: 為什麼受傷的都是女人? 問題是我們竟然半點都不怨? 這到底值不值得?
Y: (說了自己的故事之後)值不值得,只有自個兒才知道。

個人自由之後,個人的利益得到保障,此時,團體利益自然不成問題(因為都是自願的),也就不需政府花上高昂的成本介入管理了。政府需要做、也應該要做的,就是保障個人的自由,不受暴力脅迫。政府的善意,常會造成不可預期的後果。

(3) 市場就是市場,祂是無數個人、無數自由自願選擇下的結果,且時時變動,市場並沒有認為自己是萬能、自己是 “對的"、"正確的",因而也就不存在 “失靈"(既無對,何來錯?)。因此,也不需要 “外部力量" 加以 “改善",事實上,也沒有所謂 “外部力量"。

Krugman在這部份的經濟學是錯誤百出,說穿了,他也不過是個二流凱因斯學派學者,他真正在行的是國際貿易(這也是他拿諾貝爾獎的題目),但並非總體經濟。

的確,通膨率會增加借貸意願,但是Krugman把金主當白痴了!高通膨率也會讓金主傾向於不借出款項。

另外Krugman忽略的,是高通膨率創造的榮景假象,是會讓許多不同的產業都犯了過於樂觀的錯誤。最後實質經濟追上來的時候,其修正就是2000年、2008年的衰退。

同時,高通膨預期也會造成實質利率上升,引發全面性資產價格下跌。這點,Krugman似乎也都沒想到。

關於你第二點的錯誤,我在前面兩個留言都解釋過了:台灣雖是出口導向,但是台灣的出口所依靠的原料、電力(火力發電)都是靠進口,同時壓低匯率或製造通膨的結果,也會墊高台灣人力成本、土地成本,長期來看並不利於出口。

我自己就是做製造出口的,如果降低匯率對我這麼有效,我半夜就去總統府前面抗議要求了。

資金放給會用的人,才會賺且還債,這叫經濟。
放給不會用的人,然後賺不到錢也還不了債,叫浪費。
還不了債之後還要給其債務減免,更非經濟、而是救濟。

錢,是要給擅於利用的人,而不是給想用就用的人。
錢,不是灑出去就好,要有回報的。不然印鈔通通蓋蚊子館丶無名橋丶或乾脆放煙火,這對日後的生產,能否帶來超過投入的報酬呢?凱派論述,總愛慷他人之概。這也是元毓兄常說的:"他們沒有成本概念"。因為成本不全是他們在出的呀!

郭振鶴/顛覆行銷管理顧問公司負責人

曾任中國石油行銷顧問、奇威服飾總經理、set電視台[顛覆行銷]、緯來電視[行銷百分百]節目主持人,擅長運用實戰歷練與學術理論結合解決企業問題。

感覺不像是經濟專長…

自願、自由的意義: 交易的雙方或多方,如果是出於自願而交易,不論原因為何、不論交易的內容為何,必然代表對各個交易方均有利益可言,不然他們不會交易。既然對交易方均有利益,其他人就無從置喙,更不應非自由手段予以阻撓。

如果經濟衰退,某些人因為擔心投資有去無回,而不願意把自己的儲蓄借出來讓別人投資,如果真要借,利率要夠高,他才願意借出,這又有什麼不對呢? 他不借出儲蓄進行投資的這種保守行為,也是有風險的,就是如果日後景氣大好,他的錢會因為沒有發揮最大效益(因為放在銀行)而導致 “少賺",既然風險都已經付出,為什麼還要強迫他借出? 沒有強迫啊? 憑空擴大貨幣供給,就是強迫。

這就像J. Stigler說過的:「當你跟一個人說你是物理學家、機械專家、化學家時,人們點點頭就不多說什麼;但當你跟人說你是經濟學家時,人們往往反應自己雖然不懂經濟學,但是政府的經濟政策應該怎樣怎樣」。

是的,凱因斯學派最大的錯誤在於他們認為不景氣時的,投資人或消費者的防守策略是錯誤的,是應該被糾正的。

但他們卻忽略當風險存在且增高時,這些策略才是正確的。讓政府取代人民跳下來投資,所用資金還不是來自於人民(稅金或國債),而其投資往往因為政府組織本身造成效率有問題且人謀不臧,同時也如你所說,是強迫人民支出於浪費的項目上。

政府為了「救經濟」而拼命印鈔票,也是類似的搶劫效果。

這點我保留,我們不宜以人廢言、或以人 “認同" 其言,不宜因為某人 “不具備 xx 頭銜" 或 “具備 xx 頭銜" 而評論其論述,應該是要就事論事。我雖不認同郭教授的論述,但那並不是因為 “他這個人有沒有經濟專長",而是因為 “他的論述有沒有站得住腳"。例如通膨與經濟成長正相關這點,就代表他對人類經濟史根本了解不足。

對元毓兄的論述亦同,我們不必認同元毓兄所有的論述,元毓兄應該也不會自認自己所有論述一直都對,blog 是自由自願交流(也算一種交易吧)知識的地方,任何論述必然有 “有限性",但這無損其 “有效性"。我們所追求的,也只不過是在那有限性下的 “最大有效性"(最大解釋力) 而已。

而閱讀元毓兄的論述,本身就是一種知識上的樂趣 — 不論是否認同其論述。因為其論述絕大部分都非常理性。

即使退一百步來講,就算這些保守策略,在不景氣時,根本 “不正確",甚至是 “錯誤得離譜" 的,那又如何呢? 我自己在家裡面犯錯,我自己願意犯錯,只要沒傷害、沒強迫到別人,又有什麼問題? 難道別人借不到我的錢,我對他就算是一種傷害嗎? 這種傷害定義,也太無限上綱了吧! 你可以說我很蠢、我不夠慈善…等等都可以,但如果用自己的價值觀標準來認定,別人必須借錢給你,是天經地義、是你的 “天賦人權",那不是強迫,又是什麼呢?

一些年輕作家如王伯達(雖然我並不認同他所有論述)、政府官員如龍應台、管中閔,都已經意識到必須讓台灣經濟更加自由化,才能創造最大的財富及公平。前者出書鼓吹自由經濟、後者對電影法中的部分管制解禁、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希望更大一點),天下文化也在近期出版台灣自由經濟推手蔣碩傑的傳記,衷心希望自由不只在政治上落實,也在經濟上落實。

我剛才拜讀此君的facebook粉絲頁,看來他是個行銷顧問大師,經濟學只是興趣。可惜我資質駑鈍,粉絲頁的案例我光看了兩個就看不下去,只好到此落井下石一番,好平撫我的怒氣:

案例一:『傳統豆干店的金牛商品為豆干…不可用降價來增加收入,應該是要去改變顧客對豆干的需求曲線,整條曲線向左移動,價格不變之下數量從1萬包提高到1.5萬包。』

案例一或許還可以視為左右不分的筆誤,但案例二…

案例二:『安全帽的行銷通路”轉撥計價”,是將商品的銷售流程分為3個SBU來看,每一個SBU都是獨立的部門相互買賣交易…從工廠的55元售價…業務部門提高到75元,中間商的部分…最後到了市場…』

政府這裡調控匯率使其不漲,那裡規定最低工資使其不跌,讓有漲價需求的企業不能漲,有跌價意願的個人不能跌,求漲不得求跌不能,如此折騰,到底誰滿意了呢?

想到最低薪資,似乎真的對年輕人有傷害阿,可是不這樣搞的話 老闆就沒有培育員工的能力了~~~ 都要及戰力,最好明天上班 後天就替公司賺大錢,各位老闆還真算的好清楚。

彭大教授的經濟學程度真是差到令人歎為觀止!
此外,他也扭曲了不少事實 — 他文中批判Friedman舞文弄墨地欺騙各國政府,事實上彭大教授自己此文才是反了這種錯誤歐

Friedman到處演講,多半並非受到歡迎而是受到敵視甚至攻擊,這從Friedman到瑞典領取諾貝爾獎時,出現一堆抗議民眾的少見場面即可得知。

再者,關於「貪婪」,我在本blog中說過,也用了Friedman的受訪影片 — 世界上哪個人不貪婪?說A比B貪婪是一個無從觀察起的現象,根本就不是科學,虧彭大教授還是理工學院出身。

另外,90%的人實質收入倒退了嗎?沒有,經濟實證證明多數人的生活是越來越好,特別是中低收入的,遠比100年前好上太多太多。這來自於自由市場的貢獻,而非政府。

彭大教授也虧他活這麼多年,似乎忘了自己當年台灣生活有多困苦,導致自己現在睜眼說瞎話了。

Krugman不是人文地理學家嗎?

他前陣子提倡外星人攻擊地球來救景氣,實在有笑點。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