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筆記

再談「自私」

Armen A. Alchian與William R. Allen合著的經典教科書「Exchange and Production Theory in Use」 P. 20:

Often, it is incorrectly asserted that economics presumes an “economic man," whose sole interest is making more money or getting wealthier or improving just his own circumstances. Not so! Economics does not assume that men are motivated solely, or even primarily, by the desire to accumulate more wealth. Instead, economic theory assumes that man — in Karachi, Canton, or Kalamazzo– desires more of many other things as well: prestige, power, friends, love, respect, self-expression, talent, liberty, knowledge, good looks, leisure, Day to day, economic theory is usually applied to the production, sale, and consumption of goods with money expenditures via the market place. But economic theory does not ignore, let alone deny, that man is motivated by culture and intellectual goods, and even by an interest in the welfare of other people — as we shall see.

如我前篇文章與回覆中說過,「有勝無、多勝少」的物品(包含友情、愛情、尊嚴、權力、才智、自由、知識、外貌….這類無形東西),只要人願意犧牲某些東西(例如精神、時間、體力、財物…..)來換取「有或更多」,這些行為就符合經濟學「自私假設」。

把經濟學自私假設當做是一個攻擊目標,在在彰顯自己連經濟學教科書的入門都沒讀懂。

同書P. 25

If these postulates and observations seem trite, so much the better, for they form the bases of the economic analysis that we shall apply in deriving “explanations" of the real economic world. People may not be aware of these postulates, any more than parents are necessarily aware of the laws of genetics and sexual attraction. None of the present postulates requires that people have awareness if these propositions. The postulates assert simply that people display consistent and predictable of responses to changes in their environment.

經濟學跟物理學一樣,基本假設並不需要物體本身了解或認知這件事。

一個帶質量物體,並不需要自身了解自己正受著萬有引力;一對狗在路邊交配,牠們並不需要認知到牠們是受到基因原始本能驅動而為之;一隻熊在夏秋季節努力多吃食物囤積熱量,牠也並不需要知道那是符合經濟學自私假設的行為,牠就會為之。

經濟學透過邏輯推演,可以預測熊在這個時節會往食物含量密度高的地方前進,因為這是較低成本的採集行為。這種成本效益分析,熊本身並不需要知道;因為不符合這種模式的,早就在演化中被大自然淘汰。

這是Armen Alchian 成名之作「Uncertainty, Evolution, Economic Theory」中提出的著名觀點,多受當代與後代經濟學家接受:

「… although individual participants may not know their cost and revenue situations, the economist can predict the consequences of higher wage rates, taxes, government policy, etc. Like the biologist, the economist predicts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changes on the surviving class of living organisms; the economist needs not assume that each participant is aware of, or acts according to, his cost and demand situation. These are concepts for the economist’s use and not necessarily for use by individual participants……」

經典的「自私的基因」一書,其觀點也十分接近 — 基因並非選擇自私或是認知到自己自私,而是不照這個行為模式的物種,幾乎都在演化競爭中消失了。

而這樣的自私見解,也完善了Adam Smith的觀點。

如果連經濟學第一課 — 自私的假設與科學方法 — 都不懂,其有關經濟學或經濟分析之言論,毫無參考價值。這種人的批評,也只是無的放矢。

自私假設是個公理(postulate/ axiom),是個要運用經濟學不得不接受的基本定義。對此有疑義,那經濟學也不用學了,其經濟分析也必然是錯誤的。

正因為自私假設是公理,所以也必然是套套邏輯(tautology),所以重點不在於自私假設,重點在於我們基於此假設和其他假設,利用邊際分析的方式,從真實世界可觀察到的現象,去得出合邏輯的經濟解釋,從而可以預測人類或生物的行為。

例如張五常舉例:某些情況之下,捐錢的費用比較低、或利益比較高,那麼捐錢的行為會增加。

你一副愛台灣的樣子,跟擺明要賣國的樣子,都可以說是因為自私。重點是哪些侷限條件下會改變愛台或賣台的方式,亦或改變選擇愛台或賣台,這,才是經濟學關心且有能力解釋的。

把某一派經濟學說成是促進官商勾結,這根本是胡扯;經濟學只有一種,就是透過實證取得科學性解釋力的經濟學。所謂的學派之爭,不是因為某些學派壓根沒學好經濟學,就是某些學派讓個人價值觀滲入的經濟學。

某些人更延伸主張「我們是美式自由主義的受害者」從而批判經濟學早已實證「市場在資源分配上較政府有效率」這個科學事實,只能說某些人被虐狂成分太重,自我作賤得很爽。

但這不是作學問的方法和態度。

經濟學諾貝爾獎得主Paul Samuelson曾在其暢銷的教科書好幾版,放入預測蘇聯何時經濟會超越美國的圖表;隨著時間推演,其預測時點越來越往後推,後來乾脆不放這張圖了。

Paul Samuelson眾所皆知,偏愛政府干預主導經濟,但其理論預測卻被事實駁倒。這才是經濟學。不是你搖著「為青年、為窮人」大旗,就能顛倒是非的。

26 replies on “再談「自私」”

想請教版主一個問題:

連經濟學界的大老們都會各執己見吵翻天了
您又如何能證明 您的"經濟學"是正統的
其他人,其他學派的經濟學都是bull shit?

那您人認為真正的經濟學是什麼呢?
該怎麼用您認為"正統的"經濟學去推行政策
好解決台灣的經濟問題呢?

那您認為現在的台灣是個自由開放的市場嗎?

請問你所說的這個命題:市場在資源分配上較政府有效率

是指全然的市場交易機制來決定資源的分配,一切依照交易雙方合意達成交易。而無政府主導喊價,決定誰應該獲得資源。我的理解是否接近你的意思?

但我的問題是,誰來決定甚麼東西算是資源?還有資源的實際價值?當然,基礎的總體經濟學有供需曲線,消費者對資源的需求越高,資源在市場就越搶手越貴(用"政府"公信力發行的貨幣來計價的話)。

舉例來說,假設有A廠商今天推出"能量神水",號稱可以治百病,提供正能量,但只是加了古柯鹼等上癮物質。消費者使用後感覺良好,於是需求量暴增,A廠商大發利市,資源也得到有效率分配。根據供需原則,B、C、D廠商也跟進,各種"能量神水"在市面上流通,價格實惠人人皆可取得,於社會產生了一大堆藥頭廠商跟毒蟲,消費者生產所得幾乎全拿去買毒品。

這種創造出來的需求現在還有許多:香菸在20世紀初由BAT推行於全世界成為跨國工業,直到二戰後關於煙毒的醫學報告出現前,全美約有45 %成人吸菸,如今,這個比例降到約20%,但恐怕付出的醫療成本,遠大於商業收益。

或許源於資訊的不足,消費者無法得知這個資源在長遠來看,對自己的生命、人生、乃至社會穩定的影響,或許我們可以依然交由市場機制去調適,但這個過程可能很漫長。

我想問些無關於經濟學技術知識的問題:
1. 是否在任何情況下,資源的高效率分配一定會帶來全體人群福祉?
2. 經濟學是可以決定那些資源應該要交由市場機制,或說,具有價值,該被市場交易的資源?像是毒品、槍支、甚至詐欺,綁票勒贖:你花錢買一個成為30秒富人的情境/或親人完好如初。
3. 如果經濟學純粹如物理中立只能敘述現象,如子彈以400 m/s穿過頭顱會腦漿爆裂,但我們不討論這人是否有爸媽小孩要養是否不該射他。那經濟學家是否也不該建議甚麼時候要資源要交由市場機制? 如同大大說農夫浪費國家補助真沒效率XD

錯了,經濟學界大老一般都是吵比較細節的問題,經濟學基本的共識很少人會再去吵。

真正經濟學我文章裡不是說了?透過實證來驗證的,具備「可被駁倒」性質的理論才是真正的經濟學。

台灣當然不是自由開放市場。你自己開一家化妝品製造廠試試看,多少法規搞得你昏頭轉向。你開一家公司也知道勞基法跟新的健保補充保費怎樣搞死你。

我blog文章「黑心商人」
http://yuyulaw.info/?p=1030
已經討論過你前半段問題。

第二點,你說的吸菸造成醫療成本上升,這點絕對錯誤。

首先,如果國家沒有健保,則吸菸者要自行支付吸菸後果的醫藥費,和來醫療成本上升之有?

假若國家有健保,之前經濟學家實際調查,吸菸者平均壽命少上非吸菸者一大截;這代表吸菸者付出的健保費用,他享受時間卻較短。同時因為他的早死,讓非吸菸者享受較多的健保服務。換言之,後者佔了前者便宜。
(聲明:我本人並不抽煙,也極為痛恨吸菸者讓我吸二手菸,所以我大買幾家國際最大的煙商股票,好讓我的源於吸菸者的損失得以從同一處彌補)。

你後者三個問題:
1. 不知道。因為福祉是個主觀問題,我覺得生靈塗炭世界死光光比較好,那倒變成資源分配達Pareto最佳點是不好的了。

2. 不能。經濟學能告訴你在自由狀況下或政府限制狀況下,資源分配有什麼變化,人類行為有什麼改變。例如最低薪資造成較高失業率(特別是年輕人),也造成有人得出賣色相來換取工作。經濟學並不認為這樣是壞事或好事,純粹就是科學邏輯;就像蘋果掉到你頭上,你用物理學無法分辨萬有引力是好是壞一樣。

3. 經濟學當然不能建議資源是否要交由市場機制,但是經濟學可以論證市場機制較有效率,人類物質、精神生活都能大幅改善。是經濟學家這個人,相信這是好的結果,才建議並推崇市場機制。

辛苦了,版大說得很清楚,希望那些想搞懂經濟科學、與經濟政策價值觀、經濟政策得失利弊的讀者,好好思考一下主觀價值觀與客觀科學的不同。客觀科學對自身的設限、使其不在得失利弊上著墨,如同經濟學上的人性自私假設一般,不得已而為之也。如果要摻入價值觀,當然不是不可以,畢竟人有其自由意志,只是摻入了價值觀之後的東西,一般便不認為那是科學、而是個人情感的主觀抒發了,而至於這樣是 “好" 或是 “不好",天不知地不知,只有自己知。

今天版主辛苦的說了這麼一大串,無非也只是想盡力解釋,如果某甲希望做到 “天下為公"、或某乙希望做到 “生靈塗炭"(也許是變態、也許是不得以的以戰止戰…),那某甲與那某乙所提出的方法,在某些假設(侷限條件)下,到底能不能達成其想要的目標罷了。至於天下為公或生靈塗炭是好是壞,只能交給 “非經濟科學" 那些 “學問" 去認定或討論,經濟學能做到的,就到這個地方了。

不同的人,對經濟學的主觀認知不盡相同(侷限條件),可能才是導致一些人對經濟學家、經濟政策、甚至經濟學這門學問本身失望的原因吧!

總之,掌握一個大方向,科學不問是非對錯,只問如果怎樣、會怎樣。科學家身為人,可以問是非對錯,不是科學家,當然也可以問。

另外,補貼問題導致的經濟無效率,我想版大應該就只是單純的想解釋,這樣無效率,不是建議或命令政府該做這或做那。如果補貼的用意,是要 “保護" 該產業,在不同的侷限條件下,經濟解釋可以告訴你不同的後果,(1) 到頭來還是保護不了該產業,只會腐蝕該產業(例如西方國家對非洲的援助) 或 (2) 的確是保護到了該產業,但那是以更大的代價換來的(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而至於補貼是好是壞是對是錯,不同的人,不可能有相同的看法,所以經濟學很經濟,不會去淌這渾水。

所以格主認為,經濟學本質上比較偏向一個分析工具,但是他並不負責告訴你這樣選擇的好壞。而是告訴你,在這樣的環境與條件下,人大概會怎麼選擇?

這樣的理解是合乎您要表達的意思嗎?

比方說這個: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2/112013053000488.html

凱因斯派經濟分析可能會告訴你,儲蓄是一種漏失(leakage),摧毀儲蓄,就可以增加投資、促進就業。

奧地利派經濟分析可能會告訴你,儲蓄就是投資,摧毀儲蓄就是摧毀投資,短期或許可以刺激一下經濟,但中長期而言,不但無助於經濟,而且造成浪費。

憂心並不滿經濟現狀(例如失業率高、薪資不如人意)的善心人士,則可能會告訴你,這都是經濟政策失敗、市場失靈、經濟學家活在象牙塔、甚至經濟學根本沒有用…云云。但這不是經濟學,而是發牢騷。

教授這篇: http://mhperng.blogspot.tw/2013/05/blog-post_7500.html

理性與感性兼具,我向來相信理性對話,可以促進不同論點的了解、開展出不同的可能,並促成最終的進步與包容。

而既然談到了 “價值觀”,我想多數人應該都會認同,每個人的價值觀是主觀的。小明喜歡高高瘦瘦的女孩,小華則喜歡圓潤適中的女孩,他們倆人或旁人永遠也不可能證明誰是的 “對的”、 誰又是 “錯的”。甚至另一個也是喜歡圓潤適中女孩的小豪,對於 “圓潤適中” 的認定,也不盡與小華相同。而隨著年齡的變化,17歲與18歲的小豪,對於 “圓潤適中” 的認定也不一定相同。

這時,如果三個男孩都還沒有女朋友,我們大人或旁人,想為他們找到女朋友,是依照他們的自由意願、還是強迫他們相親,然後找個我們認定的高瘦或圓潤女孩促成親事?

我不知道何者更好,我只知道,每個正常的人都不願意自己被強迫。

然而,不論是出於善心或憂慮,我們卻不時有意無意將自己認定的價值觀,加諸在別人身上。這種加諸,可能透過各種壓力為之,例如叨唸、利誘、催促、冷戰、對立…,最極端的壓力,莫過於將自身價值觀轉化為公共政策或法律,強迫所有人一體適用的遵守。

而價值觀的這種主觀性質,自然演變成每個人對價格的認定也是主觀的,於是你在真實世界看到的各種商品或服務的價格,總是不斷的在變化。經濟或市場,是一個精密到無人可以完全操控或理解的複雜(complex)系統,因而任何管制價格的企圖,總是被市場抵銷,管制既然 “穩定不了” 價格,是不是一種做白工的不經濟行為?

舉個常見的例子來說,基於許多原因(此不贅述),善心人士往往認為農民是弱勢,應該予以保護或補貼,我倒不是認為農民不辛苦或不弱勢,他們的確非常辛苦,也常苦於農業(自身專業)以外的知識不足而被 “佔便宜”(哪個行業又能例外這種不足?)。但想提醒大家的是,這種保護的結果可能會導致另一批人變成弱勢。例如採購農產品的商家,他採購小麥做成麵包,如果是自由貿易,他可以向他認為最划算(價值的主觀性)的麥農採購,如果法律限制他必須採購較不划算的小麥,他的生意會受到影響,他也可能因此得到憂鬱症或自殺。善心人士的熱情,溫暖了麥農,卻燙傷了麵包商,這種 “社會衝擊”(包含管制付出的代價) 又如何計算得出來?

在一個自由的社會,”社會的價值觀”、”社會的方向” 當然可以被討論,姑且不論這討論的成本、這討論是否能得出某種 “最終的結論”,即使有這種 “最終的結論”,如何確定這最終結論獲得每個社會成員的同意? 誰又有權 “決定” 每個人應該奉行什麼樣的價值觀? 每個人所願意奉行的價值觀,不是已經在他的每分每秒、每個自由行為中 — 亦即為了其行為所付出的代價中,所決定了嗎?

即使真的得出所謂最終結論,如果明年、明天、下一個小時,這結論改變了呢? 是不是每小時都要開會討論升級版本的最終結論? 每個所謂最終結論,不是已經在每個人的每分每秒、每個自由行為中決定了嗎?

每個人把自己先顧好,才有可能行有餘力到照顧他人,這種自利與自立,到底是對別人的冷血、還是熱心?

(補充前篇)
如果是別的國家都補貼,例如農業、匯率…等,那我們若不補貼,豈不吃虧?
這個嘛…,我沒有答案。我只知道主張自由貿易的人,是不會贊成這些措施的。這點或許教授說得對,是政治決定何時要讓市場機制運作、何時不要。

照你的說法,顯然你不了解農民。

我就在鄉下,認識一堆農民,我手下的員工好幾個下班之後還要回家種田的。你就像許多知識分子一樣,用想像的來想像農民的生活與無知。

農民才沒你們想的那麼笨,我在這個blog說過很多次了,我認識商業敏銳度超高的苦瓜農民,出入開的是雙B或Lexus。他對於怎樣應付苦瓜市場的心得,是多少經濟系博士教授比不上的。

別再補貼農民了,他們沒那麼弱,只會被政府給寵壞。

錯了,補貼才吃虧。

美國政府補貼小麥農民的錢從哪來?是從其他產業的稅收來。換言之,美國政府是用他的人民的血汗錢,來讓小麥更便宜地賣給其他國家,買到的人都是佔便宜者。何來吃虧之有?

彭明輝這些不懂經濟的,明明懂得在百貨公司打折時買多一點,但是卻在其他國家補貼農業打折出售時批評?說不蠢都難。

關於最後一句「政治決定何時要讓市場機制運作」更是大錯特錯。

市場機制永遠都在運作,根本不是政治能左右;即便共產極權時期,中國幾乎取消了貨幣,吃飯有飯票、買糧有糧券、坐車有交通券,市場機制照樣在運行。私底下你想要搬家,有人就藉口要替毛澤東寫書,以換取搬到北京的權利。

這也是一種市場機制(exchange是也),只是不再是我們熟悉的貨幣運行制度。

台灣也是一樣,金控業者希望取得金控執照而賄賂陳水扁家族(這是已經判決確定的案子),這也是一種交易。

無知如彭明輝之流,才會說出「政治決定市場運行」這種蠢話。

要學經濟學,首先就是遠離這種不懂又愛亂扯的人。純粹就是賣身分賣年紀,拿掉這兩者,他什麼也不是。

版大果然犀利,寸步不讓啊! 我通篇都在用問號質疑補貼的經濟效應,但只因一句 “農民可能因自身知識不足而被占便宜…" 就被打槍。我知道也不否認有那種成功的農民(依稀記得版大以前說過的超專業筍農),但也有失敗的農民,這不必認識任何農民也能得知,因為各行各業都是如此,有成功者,也有失敗者,這點不能否認吧?

我只是質疑、並讓大家思考,如果我們補貼失敗者,會不會造成另一批失敗者? 如果會,那補貼不是沒完沒了?

不好意思,為更精確表達,麻煩版大把最後一句幫我改成:

…如果我們補貼失敗者 ==> …如果我們補貼失敗者(不論是何種行業)

正是因為市場會以虧損來教訓失敗者,所以市場經濟才有效率。

如果我們補貼失敗者,等於是剝奪純交易市場最重要的一個機能之一,那麼這種純交易市場經濟的效率自然也不如預期。競爭會轉到其他種比較無效率的它種市場,例如我常舉例的政治賄賂貪汙。

所以透過補貼,不只幫助一小群失敗者,同時會創造更多的其他吃虧者。

有,如果政府裁掉消防局的消防安檢權力,則消防類的貪汙或詐騙市場就消失了。

這倒不見得是由於A市場運作,而是純粹減少管制,就能造就這種效果。

感謝版大耐心解釋。 🙂

在 “理智" 上,我雖質疑補貼的經濟效應,但在 “情感" 上,我也覺得失敗者(尤其是辛苦的農民)值得同情,所以我可以接受一定程度、一定期限內的補貼或救濟 — 特別是當已開發國家補貼農業,對發展中國家農業造成傷害時。

我當然無法算出來這種補貼或救濟,其成本究竟符不符合效益、也不知道能不能算得出來。說我蠢也好、感情用事也罷,可能這就是為了情感所要付出的代價吧! 葛林斯潘當年對日本房地產泡沫所提出的解決建議,為宮澤喜一所微笑婉拒,因為宮澤喜一認為,把付不出錢的債務人逼去破產這種清算失敗者的政策,不是 “重禮教" 的日本會採用的方法。

anyway,都還是感謝版大幫我解釋了一些疑惑。

這跟理智情感其實無關。

同情弱者,那麼我們得找一個真的能拯救弱者的方法,而不是找一個看似幫助他們,其實是害慘他們同時還把其他人給拖下水的方法。

補貼特殊族群,就會帶來這樣的負面效果。

彭明輝根本不懂,Milton Friedman對窮人的關心絕對遠勝於他;差異在於,Milton重視真的有效的方法(就是尊重市場經濟,政府要清楚且堅定保護私有產權),而非只憑一張嘴。

所以,純粹減少管制 ==> 依照市場的定義(交易發生之處),這可以解釋成由於自由市場(市場 A)的運作,關閉了管制市場(市場 B)的運作嗎?

反之亦然,由於管制市場的運作,關閉了自由市場的運作。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