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經濟分析

致偽善且自大的假人道主義者

經濟學是一門解釋人類行為的學問,跟其他試圖解釋人類行為的學科,最大的差異在於經濟學特別著重人的選擇 — 一者,因為選擇是得以客觀觀察的現象;二者人的心理與意圖是無從觀察的現象;三者,因為世界資源是稀缺的,面對稀缺,人類非選擇不可。

前述狀況就帶來另外一個重點:選擇意味著人總是必須放棄其他選項。經濟學認為被放棄的選項所能帶來的效益,就是一個人的機會成本。是的,經濟學談的永遠是機會成本,所以毋須脫褲子放屁來強調"機會"二字。

換言之,經濟學從成本的角度(亦即人類做選擇的角度),透過侷限條件的觀察,從價格理論的基本邏輯來預測人類會有什麼行為。這成功解釋為什麼人類要組成公司、為什麼要合作、為什麼有道德教條、為什麼會有政府、為什麼農民一窩蜂種同種作物會導致價格崩盤、也解釋為什麼價格崩盤之後農民要政府出來收農民搞出來的爛攤子….等等。

經濟學是個解釋「為什麼人類會做某種決定」的學問,經濟學並非是一門「"教"人類該怎麼行為」的學問。如果人類行為還需要經濟學來教,那人類早在幾十萬年前就絕種了。

如同Armen Alchian的經典論文「Uncertainty, Evolution and Economic Theory」中所闡述:動物不需要知道物競天擇,也不需要知道基因等東西,就懂得要怎樣生存跟繁衍後代;人類當然也不需要知道經濟學為何物,就知道該怎麼生存與交易。因為這是物種之間乃至於人類之間,因為資源稀缺所產生的競爭壓力之下,所壓出的存活策略;如不這樣做,人類或某物種早就絕種了。

這又帶到,既然經濟學能解釋人類怎樣行為,自然也能知道特定選擇後會有什麼特定結果。

例如社會失業福利太好的國家,會養成失業的邊際勞動力人口選擇乾脆維持失業,因為找到工作就沒有了福利。如果申請福利又困難繁雜,那麼去找新工作的效益會低於繼續失業領福利。反之,如果失業後申請福利補助容易,那麼又會讓邊際員工因為工作辛苦容易動不動就離職。這會造成社會上有一群人長期或反覆失業,且滿足於這個狀況。在這種情形下,這些福利政策養出來的自願性失業人口,跟米蟲無異。這也讓我們知道,過好的失業福利,無助於降低失業率,反而會維持甚至增加。

天方夜譚?一點也不。我的公司就屬於3K辛苦行業,有多少勞工局派來的受訓失業者,大喇喇擺明說他是因為要繼續領失業救濟,所以才來面試;我們千萬別錄用他,不然救濟就沒了。也有來半天,下午就跑掉的。這些實例都代表經濟學的科學解釋力十分驚人。也代表這些假惺惺的偽善人道主義所帶來的福利政策,有多麼害人不淺。

在Milton Friedman等許多經濟學家研究之下,發現有不少社會福利政策,都會帶來同樣的unexpedted consequences。你希望人人享受良好醫療服務,推行健保政策的結果是多數人享受到的醫療都比以前差,同時醫療服務供應者薪資一部分被公務員吃掉。你希望勞工生活有保障而推行最低薪資限制,反而造成工作時間或能力不能配合的邊緣勞工失業更嚴重。

政客希望人人有自宅,透過補貼或法規強迫銀房放款給窮人,其結果就是引發系統性風險,是2008年金融風暴的源頭。

這些經濟學家也發現,政府如果管得越少,則這些問題市場都處理得更好。例如英治底下的香港,各方面問題都遠低於社會福利國家,人民財富增長反而更超越。

這種「無為而治」的高等智慧,在偽善的假人道主義者看來,反倒是大逆不道、十惡不赦了。

他們宣稱經濟學應該為窮人服務。這點根本就錯得離譜。

沒有任何一門學問該為特定族群服務一般;醫學的本質也是探究人類疾病與傷害,乃至於老化等自然現象。醫生才是救人的,但醫學不是。醫生也不見得要救人,例如爭吵多時的安樂死問題,醫生的角色反倒是減輕病人痛苦、一路好走。如果我們先入為主的價值觀,硬認為醫學就是要救人,則整門學問不但被扭曲,同時臨終前重病痛苦者,也被迫不能享受低痛苦好走的服務。這種假人道主義,害人不淺,此僅為一例。世界上也不會有人笨到質疑物理學、化學本質為什麼不是救人或造福人群。

至於認為自由會帶來罪惡,更是毫無根據且邏輯錯誤的判斷。

毛澤東治理中國期間,人民自由是人類歷史上少見的低下,食衣住行無一沒被嚴密管控。試問當時的罪惡就少了嗎?

同時,自由並不代表侵權行為毋須負責,也不代表產權劃定就可以隨便。

反之,台灣早年金融亂象,是出自於政府法規過多,金融業者什麼都不能做;同時許多金融產品或服務也不准人民選擇,更不准人民錢進他國投資,才造成丙種業者的亂七八糟,或地下吸金公司的橫行霸道。

論者把因為法規過嚴產生的混亂行為,歸責於過於自由,這不但是昧於事實,也是基本經濟學理論基礎根本有問題。

自由主義經濟學者,從來都沒有主張「無政府主義」;而是主張政府應該著重於市場無法處理的問題,例如產權劃分、侵權行為的確立與司法執行以及幣值穩定。政府做得沒市場好的部分,就放手別亂管。

市場機制下一定有勝者敗者,事實上你在任何資源分配機制之下都存在。但市場機制下的敗者,一樣會受惠於市場經濟的果實,窮也窮得比其他國家貧者富有。最明顯的,就是美國的窮人還是比中國的窮人來得富有許多。誠如柯斯多蘭尼說過:「資本主義的蛋糕大小不均,共產主義的蛋糕每片一樣大;但是資本主義最小的也大過共產主義的。」

但其他種資源分配機制,人類才剛剛實驗完的,就是中國極端共產。在這個制度下,毛澤東錯誤的農業政策(如改變種植密度以及全民打麻雀),引發的三年大饑荒,死了千萬人,這段時間毛澤東照樣餐餐有魚有肉,試問這種資源分配機制才受假人道主義者的青睞?

更甭提經濟學從來就無關社會分配公不公平的問題。那是個主觀價值問題,根本不是一門科學,當然也談不上是經濟學的內容。

經濟學可以說的,是如果你將收入最高的人或企業課以重稅,稅金大過於遷移的成本,則這些人與企業一定會跑掉,到最後你什麼稅都沒課到。如果關心社會分配公平問題的下場是這樣,那麼這些偽善的人道主義者的確會得到較公平的所得分配,因為富人跑光,只剩窮人,當然公平許多。

Friedman等人正因為關心窮人,才會在乎且研究歷來的社會福利政策究竟有沒有起到當初的效果;科學實證結果是 — 沒有,反而更糟。

如果說,指出國王沒穿新衣的人是冷血沒人性,那你們這些偽善且自大的假人道主義者,就繼續活在你們粉飾太平的錯誤理論與主張裡。畢竟,市場永遠是公平的,中共、俄共當年所編織的社會主義美夢,最後也是被現實淘汰。全民皆窮是客觀事實!我也祝福這些人美夢繼續做下去,畢竟是有認真製造經商的我們,社會上才能養得起寄生在國立大學,領取來自於我們繳納稅金的薪水的你們。這種養老鼠咬布袋的滋味,識者自然能慢慢體會。

10 replies on “致偽善且自大的假人道主義者”

“認真"製造經商的我們,社會上才養得起"寄生"在國立大學領取來我們繳納稅金的你們。

這樣的說法是否暗示,社會上只有製造經商的人在你的標準裡才算認真?
其餘從事寄生工作的教職,生產不像你們那麼多,就應該早點醒悟,看清市場的本質。

這種講法是否帶有自己所在階級的偏見?

你是否認為現在台灣的福利制度、獎勵制度不利你所謂的企業、製造發展?如果是,你所在的企業為什麼還沒跑掉,或是準備跑掉,或是改行當領失業救濟金的那群人?

如果你認為現在台灣的制度設計、輿論走向,都不利身為認真製造經商的你發展,那你為何不根據你的合理預期,做出理性選擇,準備移民他國,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你有甚麼其他的考慮?

這跟階級無關,這純粹在暗示:「一生只躲在大學象牙塔裡面,卻對真的市場上拼搏的人自大且無知地指指點點甚至要糾正之,是很可笑的。」

如果你思考只是動不動地往「階級」這種角度看,那你永遠也學不到東西。如果你只會搞「階級仇恨」,那你這輩子大概也完了。階級之間本來就是互相流動,甚至,我們也難以定義「階級」是什麼。這些都是搞左派的人,根本沒搞懂過的基礎觀念。

是的,你說的這些選項我都在考慮。台灣如果繼續社會主義化下去,我相信跟我一樣的企業主會更多。過去的企業走勞力密集的,都因為台灣過高的工資出走,這是好事,台灣本來就應該往工資高的高租值產業前進。

可笑的是,這些教授一方面仇視低工資產業,但一方面又要企業主留下來提供高薪資?別犯蠢了!所有人的薪資都來自於企業的利潤;如果處在低毛利低租值產業,中低階勞工的薪資永遠也不可能高起來。

企業出走,代表有一票低技能勞工要失業。如果說這社會的福利政策沒那麼好,同時基本工資或繁雜的勞工法規不存在,則這些低技能勞工轉行會容易得許多。當然,轉行初期必定要面對收入減少,這是市場必然 — 你原本的技能對新行業來說通常是一文不值。

反過來,你要企業不出走,企業只能等死,永遠不可能還為你滿足那些福利政策。

從產權的角度來看,主張社會福利者都是慷他人之慨,要別人出錢滿足他的理想。如果是透過立法為之,那簡直跟強盜沒兩樣。

理論上在教職者應該可以生產很多,無論是教育或研究,可惜台灣很多教授搞成那樣,除了出一張嘴,對真實世界的理解非常有限。實在不知道是制度問題還是人的問題。

看完只想到一句話:
「所有人都被平等對待的世界,必然是所有人都被漠視的世界」

當政府對特定族群偏好時,必然要有其他族群付出代價,這就是經濟學上所說的「天下無免費午餐」。

假若這個代價並非該族群所自願付出的,則必然這個族群的自由權乃至於財產權都是被某種程度的剝奪。

天生萬物本來就不平等,我們該給每個人自由發揮的環境與機會,而不是特別仇視那些較有能力者,然後試圖剝奪他們的努力成果。

說過了,當你對富人課以重稅,他們是會跑掉的。這個社會在市場經濟之下,富人(如潤泰伊先生的大潤發賣場或全聯賣場)做生意的過程,是會讓窮人得利(多少中產階級乃至於低收入的,都在這些賣場買到物美價廉的東西,同時享受到勝於30年前的購物經驗?

在自由交易之下,除非是政府或土匪,否則不可能有人可以長期剝削他人獲利。非洲許多政府軍剝削自身人民,也無法變成世界首富。

左派敵視致富者,是很愚蠢的。

再補充一點:
政府降低福利政策,並不代表人民之間就沒有慈善福利。政府平等對待人民,不表示社會上的每個人之間就會漠然以對;相反的,友情與親情的連結會更強 — 經濟學解釋了,為什麼100年前的人對於友情、親情的重視與強制性那麼高?就是因為當時沒有什麼社會福利。

換言之,是社會福利讓這個世界人情越來越淡薄,這才是正確的經濟邏輯。

那些心繫道德的人們,不妨拜讀一下老子的 “道德經"。真正可以讓道德實現的,是盡可能容許那些 “不侵害他人自由" 的行為。人類先賢爭取了這麼久,不也就是在爭取那多一點點的自由嗎? 然而何謂 “不侵害他人自由"? 這解釋的鬆緊拿捏,大概就是左派右派、小政府與大政府、多自由派與少自由派…主要的分歧點吧!

這多多少少可以解釋 “怎樣算是侵害自由?" 的疑惑:

How is it decided who may harm whom? In a dictatorship, it’s the dictator who decides. In a democracy, it’s mob rule. How is it decided in a free society? In a free society, the question of who may harm whom in what ways is decided through private property rights.

譯文:怎樣斷定誰可以傷害誰?在獨裁體制,由獨裁者決定。在民主社會,由暴民們決定。在自由社會,由私有產權決定。

— 節錄自 http://xuezhaofeng.com/blog/?p=306

亦即在自由社會中,只要沒有侵害到他人的私有產權,就不算是侵害他人的自由,反之則算。

元毓兄,想請教一個問題,
您對於《富國的糖衣》這本書有什麼看法呢?

有許多主張政府應該挪用人民納稅錢去給雙D慘業、HTC,
或主張挪用納稅錢去補助農民的人都喜歡舉這本書,
我雖然有看過但又覺得好像有些問題,
想請教您的看法,感謝。

照你這樣定義的話,政府也不該慷納稅人之慨,拿錢特別補貼企業,不是嗎?
企業獲利不見得會分配給勞工,多支出給勞工的叫作成本,不是嗎?
當出走的企業太多,市場會自己生出新的企業補足這一缺口,不是嗎?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