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10月起 旅館訂金不得逾房費3成」。
所謂消費者保護,很多時候純粹是主事者自身對市場認知太差,經濟學程度0分所使然。
旅館為什麼要收訂金?又為什麼有的旅館要收10成訂金?如果我們不知道背後的人類行為緣由,只知道虛無飄渺、自視甚高地道德批判一番,那你永遠解決不了問題,反而還會製造問題。
說說為什麼旅館要收訂金吧。
說穿了,是預期收入的保障,也是一種租值回收的保障。
我們知道旅館生意在乎的是住房率,住房率低,那當天的固定成本都賺不回來,是會賠錢的。換個角度看,美個房間的出租機率也就關係到旅館生意是成或是敗了。
假設一間旅館一房間一晚收費5000,客人20天前下訂時,假設收訂金1成,即500元。我們又假設客人10天前退訂,旅館要找到新客人入住該房間的機率是70%…..(見下圖)
那麼從簡單的機率來看,我們可以知道客人退訂之後,旅館預期收入會比客人沒退訂來得少。而預期收入減少比例,會隨著越接近入住當天而提高,理由很簡單,因為資訊費用,旅館較長時間內要找到新客人,比短時間內要找到容易。
這就是為什麼越接近當天,客人能退的訂金越少。這簡單的經濟學原理,在補習班、健身房、飛機票與坐月子中心…..等許許多多要收訂金的交易行為,都是一體適用。
因為訂金的沒收,對旅館來說只是預期收入減少的貼補。
這就延伸到我本文主要想談的問題:「為什麼有些旅館要收100%房租當訂金?」
我認為最大原因在於「旅館找到新客人入住的機率」!
我們知道一般觀光旅館、溫泉旅館,其生意週期波幅很大–週間門可羅雀,週末門庭若市。而一般人到觀光旅館、溫泉旅館入住,多半是「計劃性旅遊」。也就是說,很少人會路過日本京都有名的老飯店炭屋、俵屋、柊家,就「順便進去住一晚」。不是沒有,而是這種客人很少。
(圖為筆者從柊家房間拍俵屋)
換言之,這類旅館或服務,找到新客人的機率是低於甚至遠低於上表所假設的機率。而當飯店因為你的預訂,而謝絕其他跟你一樣想同一天入住的客人時,你的反悔是會造成飯店預期收入相當高比例的損失。這種狀況,在越是計畫性或個人化消費裡越常出現。
比如訂做西裝,你忽然反悔,店家要將那套西裝賣給別人的機率很低。比如參加旅行團,要出團當天你才反悔不去,旅行社很難找到新客人填補你的位置。比如參加國際貿易展,你在開展當天才反悔不去擺攤,策展單位幾乎不可能在當天找到能入住的廠商。
因此,這類服務或商品,都是訂金收很高,越接近契約實現當日,可退訂金越少;此外隨著尋覓新客人難度提高,訂金也會隨之提高。一般國際貿易展參展訂金不但收得高,很多是言明根本不會退的!
(圖為筆者參加2013德國紐倫堡武器展,手持左輪手槍)
因為商展吸引而來的商務旅客,計劃性最高;多數人不但早早訂好機票旅館,開展當天或前兩天也早早入住。旅客臨時退租對旅館來說要找到其他商務客人的機率幾乎是零;而商展場地一般也多在非觀光區,要期待觀光客臨時入住是難如登天。此外,參展的商務旅客住房時間通常也不只一晚,而是連續好幾晚,這又牽涉到大筆的預期收入問題;再加上商展期間旅館房價往往漲幾成至數倍,如此收入很難期待在非商展期間可以賺回來!
商展期間的旅館offers,也是本文理論的最佳驗證。計劃性越高且替代收入難覓的服務,收取訂金成數越高,退費也越低。
回過頭來,更重要的:一般旅館在你下訂的時候就會言明要你支付訂金與訂金數額。如果消費者認為不公平、不合理,成數過高,那消費者可以另擇良木而棲,甚至可以取消或改變旅遊計畫。消費者何來損失可言?消費者既無損失,又何勞官大爺們、消保團體們出面喊冤喊打?
為什麼有的旅館不但收訂金,成數收得高,甚至旅客退訂還沒收訂金,本文已經講得清清楚楚。道理很簡單,可是連此最基本的侷限條件與人類行為原因看不清楚,只會武斷地、無知地用法律來強制業者服從,這種政府與公務員體系,有啥值得期待的?說要拼經濟?別笑死人了!
2 replies on “又一個愚蠢的政府限制–論旅館訂金成數”
其實政府官員並不笨,他們也知道這樣做不好,但是為了騙選票,騙老百姓,讓老百姓心裡想政府有在做事,這樣對他們的政治前途才有幫助.
台灣選民的問題就是總希望政府騙他們,所以真正笨的是選民,不是政客. 政客也許不知道如何治國,但好歹也知那些事做了也沒用. 可惜我們的選民一有個問題,就動不動就要政府主導,政府介入,濟經不好,就是政府主導不夠多,都不知,這種想法剛好落入了政客的圈套.
只是笨選民的問題在政客長年教改洗腦下,早巳積弊太深,實在難以改變.
讚讚
這是民主政治天生的弊病 — 討好特定利益團體。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