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長候選人柯文哲日前傳出,對於競選logo參與競圖的廠商,柯P認為因為都有出力作事,所以應該都要付費,引發網路上一片讚賞。
很可惜,從經濟分析角度來看,這種鄉愿與矯情只會造成柯P口中的弱勢或社會新鮮人失業率更高。
簡單的經濟分析如下:
我們得先問,為什麼世界上多數國家,這類設計案子的競圖只有得勝者取得利益,落選者就不用付款?
這是因為有個很高的「訊息費用」在其中!
淺顯的道理,無論你自誇自己多會設計、多會畫圖、多懂出資者的心,你沒畫出來之前,是龍是蛇是神是鬼沒人知道!換言之,許多要看到結果才知道好不好的服務或商品,都會有類似的契約安排。
例如新上市的某新品牌,往往會大量發送免費試用品,就是要克服消費者「不知道你的好」的這個訊息費用;例如某些產業的掮客,事情沒成不收款,也是一樣的契約結構安排。
這就是為什麼參與競圖過程,發標的老闆毋須付費;因為為了降低訊息費用,在競爭之下,參與競圖的設計師選擇不收費來提高被了解與獲選機率。
於是我們從經濟邏輯上可以知道,今天假如有法規或風俗,強迫發出設計標案的老闆對於每個參與競圖的人都要付費,會出現兩個結果:
1. 許多濫竽充數的偽設計師也會大肆胡亂參加競圖,反正沒被選上也有錢拿。
2. 老闆苦於一開設計標立刻費用大增,倒不如固定跟某知名設計師或愛用設計師配合就好。
換言之,「參與競圖的都發錢」是個違背經濟競爭原則下的舉措,容易造成尋租人士出現,更容易造成發標案者畏懼高昂成本而退縮,轉而只與特定人士配合,使得新進、年輕的設計師更沒有出頭的日子。
當然,如果開標案花的不是自己的錢(例如政府單位),那當然會大大方方雨露均沾,這也是經濟邏輯可預測的。
另外補充一點:
柯文哲說:「醫生醫術再爛,有看病不管有沒有治好就是要收錢..」這是鬼扯。
中國在清朝以前,多的是醫生到府治療疑難雜症,甚至在病家的家中住下某些時日,直到療癒之後才收費。
反過來說,現在的醫生反而不要臉,有沒有能力醫治都要說謊騙你還收費,甚至騙你去接受無效的昂貴治療也在所不惜。
52 replies on “連競圖都要付費的矯情”
我是建築師,在業界競圖方式有付費邀標,公開競圖,公開競圖通常是前2~3名有獎金(當作費用補貼),第1名取得設計權。亦有二階段比選,進入第二階段者每位都有"作業費",通常都是入不敷出,大家最終是為了爭取案子而投入大量人力資金。因此柯P的這個看法並非原創,而我也同意您的看法,不是阿狗阿貓隨手用廁紙畫的都要由招標單位買單,這機制必須要建立。
看來您是經濟學專家,想聽聽您對連先生的AIT改建社會住宅政見的看法,在我客觀權衡二位候選人的想法,連先生的政見對於台北市的傷害將遠大於建設。
讚讚
無意間瀏覽到這篇文章,覺得作者對經濟方面很了解,但對設計方面的見解在我們學設計的眼裡卻有點…獨特。
關於這裡的回覆我有一些看法
可口可樂那些的有名、成功的公司也是從一間小公司起來的,我認為讓他們變成作者所說的"少數",就是因為這些"設計"
而不瞞您說,廣告其實就是設計的一種,不是說混為一談,而是那就是一樣的東西,從品牌企劃到視覺(知覺)、感覺,都跟設計息息相關,所以我相信這些"少數" 大公司在這些"設計"有一定的重視,才能如此成功成為少數。
前面作者也有提出對很多公司很多老闆而言設計沒有那麼重要,對!很多老闆都那麼想,但這也是為什麼可口可樂那些公司會在這麼多企業裡成為"少數"的其中一個原因了吧~~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