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經濟分析

對於台北市i-voting的一些意見

會搞i-voting本身就是搞不清楚經濟學上所謂的「組織契約安排」– 世界上必然有上層統治強度強或弱的組織契約安排,從民事行為來看就是從「100%外包到100%自製」。我們可以看到某些一人公司可以透過有效率的100%外包做到百人公司才能做到的事情;但我們也可以看到有些100%自製的公司靠著管理階層的一流手腕,硬是比外包有效率、成本效益高。

這就是Ronald Coase那篇「The nature of the firm」經典文章真正的重點– 外包或自製,都是一種組織契約安排,端視市場競爭下效率為何來決定何種安排勝出。

而經濟學大師張五常出道代表作–「佃農理論」則透過台灣375減租事件真實世界來驗證得出– 政府不介入之前,台灣佃農的收入其實跟自耕農是一樣;375減租價格管制佃租之後,反倒讓佃農邊際收入下降。

換到政治組織安排來看,選民將部分管理公眾之事外包給被選出來的人,如果這個人再「外包回選民」要選民自己決定….那我選他幹嘛?

之所以多數民主制度的組織安排都是選首長不選幹部,就是因為這樣的訊息費用低– 出問題我找首長就對了,管他問題出在誰身上!

當柯文哲將理應由他主導的小內閣遴選丟回選民,假若未來成為制度,則此制度必然增加民主制度的資訊成本。 推到極致– 一個大小官員、大小事務都要選民參與的制度,必然是一個效率低落的制度。

以上是i-voting會帶來的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更重要的是:同樣被選民外包委任的某市政府幹部,在同樣有民意基礎下,究竟要聽命於首長還是選民?他的老闆究竟是誰?

在民事外包契約常見的安排,的確存在發包廠商要求一定要某A供應商的料件,而承包廠商不得有異議。但這種安排下,一旦A供應商料件有問題,風險是由發包廠商自行承擔,於承包廠商無關。

i-voting安排下,若民選幹部出問題,是首長要負責?還是誰要負責?

責任分配不清、老闆搞不清楚是誰,會是i-voting要面對的第二個問題。

第三個問題則不僅至於i-voting,而是所有民主投票制度都存在的:選票價值與選票帶給選民的效益成本不相當。

這問題很複雜,以後有機會再談。簡單一句:選票份量與納稅額度無關,必然造成仇富的政治偏好與不切實際的社會福利政策。

6 replies on “對於台北市i-voting的一些意見”

很多人可能都沒聽過 Arrow 的難能定律,版大好人做到底,淺顯的解釋一下吧!

政治投票式的民主,遠非社會制度最好的可能,國人愛玩這種民主玩成了癡,迷戀不已。大概真的只能等等等,等到純然不暴力侵犯他人的自由市場民主展示其生產力與魅力,多數人才能體會並接受。

自由市場 + 小政府主義才是最好的制度. 但台面上的政客心裡只想貪污,他們必然不會去選一個貪污不方便的制度. 就算I-Voting 我們還是要忍受大政府主義暴力.

前提就有問題
一般企業把工作外包,外包的內容至少是明確的

你說人民把管理公眾之事外包給政府,那人民要求的成果
政府靠心電感應知道嗎?還是既然能當選理所當然就會知道?

i-voting在目的上就是個蒐集民意的方法
方向錯誤的施政做得再快也稱不上有效率,從這角度來說i-voting不必然能稱作效率低下
實際上還得看細節上怎麼去實行

至於負責對象,如果我說所有公務人員都是公僕,對人民負責,這種話想必大家也是聽聽吧
i-voting又沒修法,票選出來也還是市政府任命,你覺得他老闆是誰?
是說反正市長的老闆也是人民嘛,有什麼差呢?

第三個問題,如果你心中已經有個價值認定標準,而且相信他是不容質疑的
那你當然看民主不順眼
畢竟民主是用來尋找價值的手段,已經有了的人自然覺得不用找了

顯然你是基於對民主的膚淺認知才會有這種想法。

民主投票本身本就不可能彰顯或顯示「任何民意」,這也是Arrow難能定律的一個重點。

而我文中也提到,現代民主制度的票票等值,造成民意更是永遠不可能實現 — 因為無論是否有切身利益,投票者本身都不用直接付出代價。

這點我知道你是不懂的,我也懶得解釋。

看得懂版主意思的人,就會知道是在講 Arrow 早在 1951 年業已提出難能定律(不可能定律),亦即政治投票這種民主的不可能反映社會民意性、不完備性、不公平性。是的,這種以多欺少的多數決投票,才是真正的倫理意義上的不公平。如果人類世界上,真正存在所謂的公平正義,也只能是不侵犯他人自由的這種公平。其他所謂的不公平,不過是因為不相等(not equal)、或說不一樣帶來的不平等。例如不同的天賦、能力、運氣…等,打壓這種不相等,會連同社會財富一起打壓掉。

我們要倒掉的是洗澡水,不是連嬰兒一起倒掉。打開窗戶,即使會有蒼蠅蚊蟲飛進來,但也帶來新鮮空氣。連對岸的中國人都已深切的了解這個道理(雖然是在付出漫長、重大的代價之後)。開放的自由市場經濟,哪怕只是開放一點點,都能讓生產力躍升。

人們是難以被教育的,最好的教育是在親身體驗過之後。也許,我們要一直封閉自己,並祈禱世界其他地方也一樣這麼個心思,然後,等到哪一天我們被自由世界遠遠拋在後頭、甚至被遺忘的時候,我們才驚醒過來,並後悔為什麼不早一點滿懷自信的開放自己、接納他人。

自由市場每天都在投鈔票,不滿意退貨甚至不需要任何理由,照樣日復一日的運作,政治投票呢? 投了 A,但不滿意其政策,我們能多快把 A 下架? 就算滿意其 90% 的政策、但不滿意剩下的 10%,還是得照樣「含淚支持」,自由市場則沒有這些勉強。

這是今日社會充斥種種紛爭、不滿、與抱怨的根本原因。如果一個人好好的工作,並能享受其努力成果而不受他人侵害,他又為什要出來抗爭呢?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