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故事:
Paul Ehrlich是生態學家兼美國暢銷書作家,他一貫寫作預言世界混亂或饑荒的「號稱科普」的書籍,例如1968年的Population Bomb書中預言:「人口過度膨脹下,1970年代世界將有無數的人餓死」。
1970年代過去了,就算70年代經歷了2次石油危機,世界經濟依然是顯著增長,可笑的是Paul錯誤的預言依然有市場,因為他在新系列的著作、演講開始預言 — 世界重要礦產將在1985年枯竭。
此時,經濟學家Julian L. Simon基於經濟學的科學性預測,預測這段時間人類會更富有、人口會持續增長而不會有太大壓力、原物料價格將長期維持低廉。
經濟學家Julian向生態學家Paul發出挑戰,打賭到了1990年,五種重要金屬價格通過通膨調整之後是上漲或下跌。
結果,Paul輸了,他所預言的礦產枯竭與經濟危機根本沒有發生,Paul乖乖付出賭金。
Paul錯在哪?錯在他不懂經濟分析,只看到需求方–人口增長,卻沒有看到人口增長本身也會創造勞動力與腦力的供給;同時,Julian還考慮到因為世界經濟自由化,國際貿易增長,人類財富會翻倍激增!
可是,Paul依然是暢銷書作家,繼續做著錯誤預言,總在預言世界末日;而Julian根據真正的科學–經濟學–不斷提供正確的經濟分析與預測,但是直到1998年過世,他唯一的著作「Ultimate Resource」卻沒有暢銷過。
為什麼?諷刺地,經濟學也能解釋這個狀況。
Paul提供的從來都不是正確預測與分析,他只是一個販賣恐懼的小說家,猶如Stephen King。差異在於Stephen King的小說是誇張的恐怖,Paul賣的是會誤使人信以為真的末日宣言。
而從1990年代以來,多少披著經濟學家外衣,其實卻是販賣錯誤分析與恐懼的人,大賺其錢。先前著名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Paul Krugman就是其一,Joseph Stiglitz是其二,台灣也有彭明輝這類小丑,不斷販賣恐懼來累積自身名利。
Krugman與Stiglitz不斷宣揚早被證實錯誤的凱因斯理論,成就自己的書籍暢銷與高額演講費。(未來我會詳述凱因斯理論錯在哪)
過去彭明輝不斷宣稱石油危機、糧食危機,我也寫過數篇文章抨擊這些錯誤預測。最新的是去年回顧石油危機一文,大家可以參考。(彭明輝連基礎經濟學都不懂,純粹就是騙一堆假文青)
這是各位入門經濟要學的第一課:
經濟學是一門正統科學,理應如物理學、化學般客觀分析。但是問題卻出在於,經濟學研究的是「人的行為」,經濟學家自己也身為人類一份子,往往因為主觀情感、利害關係從而故意扭曲經濟學分析,以遂自己的目的。
經濟學的難點是經濟學的實驗室就是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它不可能向物理學、化學或生物學一樣,隔離一個實驗室控制所有條件來實驗。也因此,便宜了一些想上下其手,利用多數人無知且憤怒的廉價同情與正義,來達到目的。
悲哀的是經濟學本身也預言了這類混蛋是打不死的蟑螂,永遠都會存在。
最明顯可舉的是炒房問題:世界上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任何炒作行為,懂經濟學的都知道;但是手上沒房子,眼巴巴羨慕又嫉妒善於投資房產的,就會揚言炒房,鼓吹政府打房!
英國20世紀初期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女經濟學家:Ms. Robinson曾說:「我學經濟學,就是為了不上經濟學家的當!」
我會簡單闡述一些正確經濟分析的原理原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跟進學習。
4 replies on “經濟學基礎–經濟學的科學方法論1”
好久不見新文章,期待!
讚讚
bravo!!
讚讚
律師 您文裡提到的兩位『大』經濟學家還十分讚賞希臘拒絕歐盟樽節條件的公投呢!!! 這兩位『大』經濟學家似乎挺鄙視美國的資本主義與小政府的價值觀,心理讚賞那些左派政策(大政府、高稅率、國有化)並且將之視為正道不過卻不肯移民到古巴或是委內瑞拉那些實施正道的國家,這點實在有趣!!!
是說不少左派在蘇聯沒有滅亡前極力鼓吹蘇聯與中國的好,但真的用腳投票者幾希矣,經濟學說人是用腳投票的嘴巴會說謊身體倒是挺老實的這句話肯定十分正確!!!
這篇文章不錯尤其是描述那些虛偽的左派!!! 那群左派要馬是蠢蛋要嘛就居心叵測,但後者總多於前者!!!
可悲的桑塔格
“正如西方左派一貫的虛偽,桑塔格攻擊西方文明,她卻絕不搬去第三世界,而是住在大廈林立的紐約曼哈頓中城,享受西方最先進的物質和文明,喝法國葡萄酒,看百老匯歌劇。而對於住在曼哈頓,桑塔格說是因為那裡外來移民多。這不僅是赤裸的胡說,更是矯情到令人惡心。桑塔格居住的環境,哪有幾個移民?那裡最多的,不僅是白人,更是像桑塔格這種因了西方文明才賴以生存的、享受著人類最自由的社會和最繁榮物質的西方仇視者和偽善者。"
http://caochangqing.com/big5/newsdisp.php?News_ID=915
讚讚
用腳投票才是真正投票。
這世界本來就有一堆「口嫌體正直」的小丑,別看他們滿嘴的道德仁義,要看他們身體在哪邊爽什麼。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