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經濟分析

經濟學基礎–經濟學的科學方法論3(補充)

前三篇的科學方法論少了一個要點,在此補充。

有人常會批評「理論與實際不相符」或是「空談理論不懂實際」。

但是懂我前三天科學方法論就知道,事實不能解釋事實,科學理論必定要有一個較為簡化、抽象但是可被事實推翻驗證的理論,科學才能存在。

也就是說,人類要理解、解釋乃至於預測這個真實世界,科學理論必不可少;也是因為物理學與化學的抽象發展,才有人類上太空的真實可以發生。

回過頭來,面對開篇的批評其實有兩個層次要思考:

1. 理論本身就有問題,當然無法解決實際的問題。

那我們常見到的理論問題,前三天科學方法論我都談過了。

特別要再注意的,就是有一種人談的是自身的慾望、希望,那跟理論無關。不少走火入魔的宗教人士或道德魔人都有這種傾向。

例如基督教的原罪觀念,就只是一個泛泛空論,無從觀察也無從驗證;佛教的因果循環,過無空泛而無從設定侷限條件,也無從驗證。這也是說,宗教絕對不是科學,也無從科學化。人可以有宗教信仰,但是也要搞清楚,當我們要認識真實世界,甚至改變真實世界時,你本身必須要能夠「正確解釋」真實世界,而這只有科學做得到,宗教是做不到的。換言之,用宗教教義來教訓真實世界永遠是言不及義也無從實現。

2. 理論本身沒問題,是人不懂得操作

這在經濟學界很常見,許多「號稱」大師,其實經濟學基礎功很差,導致於懂深不懂淺,凡是推測幾乎都錯。我以前在交大念書時,曾去輔修管理學院的課程,有位教授就曾說:「連商學院教授都有批評商學理論與實際落差太大,這種人說穿了根本是理論沒讀懂,才會以為跟實際有落差。光看股票操作績效我們就知道這些教授的程度了!沒一個有資格當教授的!」

另一種是一些不學無術或者是street smart出身的人,容易輕視理論。這些人的輕視來自於「無知」,這種人也就不需要學什麼科學。而這些人或許成功,但往往他們自身總結的成功原則或經驗,也是錯的。講白了,他們也搞不清楚自己為什麼成功。

這也讓我們帶到坊間一度流行,現在改頭換面繼續騙人的「成功學」 — 還沒成功的其實沒啥資格談;已經成功的也不見得懂。更重要的是,成功定義到底是什麼?沒人知曉。

最後再提醒一次,理論要能操作,必定要簡化(對事實做簡化、對理論本身做簡化);但簡化之後不能變成違背事實或是不能被驗證,你不能拿一支沒消毒清潔過的試管假設它是乾淨的,然後就要實驗。科學理論必定有抽象的一面,但是只要能被驗證,則理論對於真實世界就有解釋力與預測力。

One reply on “經濟學基礎–經濟學的科學方法論3(補充)”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