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esla推出電動semi truck,不像某些嘖嘖看好的樂觀派,我倒認為Elon Musk給我「翅膀沒硬就要飛」的感受。
這台卡車用的是Model 3的自動駕駛系統,而前陣子我才寫文舉出Tesla的自動駕駛系統被許多專家質疑 — 僅僅用了半套硬體設備(無論是晶片或感測裝置),卻宣稱需二~三套才能達成的全自動駕駛功能。是否誇大?
電動卡車其實也並非什麼新玩意,上個月Toyota才公布他們的燃料電池卡車,加速度並不輸給剛剛公布的Tesla卡車。(請見影片)
中國Chanji已經跟美國物流與車隊管理公司Ryder合作上市中小型電動卡車。但Tesla的電動卡車何時正式上市?通路怎麼安排?其量產能力如何?特別在Model3的延遲交貨惡例前提下,我們能相信Tesla多少?
再加上Tesla負責自動駕駛研發的技術長離職頻率實在太高,涉嫌誇大的技術放到大型卡車上安全性很難不起疑慮。
Tesla電動卡車實際運作成本是否真如宣傳中低?充電時間是否會佔去太多運作時間反造成虧損?零件損耗率是否真如其宣傳的那麼低?都是疑問。我不認為商業市場,卡車主的購買決策會跟家用車一樣大膽而願意嘗新。
同時我們也發現原有老車廠要追上Tesla並不太難,美國市場通用汽車的純電動車竟然賣得比Tesla還好!後發而先至在電動車市場裡,看來難度不如想像。
而最近也有分析指出,Tesla第三季財報出現很詭異的「賣出車量超過生產量,但庫存車量卻不減反增」狀況。某些分析質疑莫非Tesla存在「左手賣右手」的作帳手法?若是真,則Tesla財務狀況將遠比表面看起來惡劣許多。
我們可以確定的只有:
1. Tesla在有任何一個項目實際獲利之前,就不斷涉入新項目(高低階電動家用車、太陽能發電、家庭儲電設施、大型儲電設施與現在的電動卡車),我認為這是新創公司大忌。而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往往是因為創辦人或主事者手上拿了個技術,拼命在找從這個技術可生出的真正可行的獲利模式。
找到之前,就只能賭資金可以燒多久。不過說到現金…
2. Tesla根據最新第三季財報手上約當現金僅有$3530M美元,但營運與投資流出現金高達$4027M,單季缺口就達$497M。這部份缺口勢必要靠借貸或發新股增資來彌補。可這絕對不是可長期營運的模式。
換言之,從現金面來看,沒有新血注入前提下,Tesla連要撐過一年都有困難。可Elon Musk那張臉與結結巴巴的presentation究竟還能繼續吸引(騙)多少投資者?我很疑惑。
Tesla到底是明日之星還是被過譽的炒作,就等海潮退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