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經濟分析

錯用折現率概念

高折現率可能來自於"高報酬預期"或"高不耐性",一個是從投資面看,一個是從消費面看。

但把因為租值與資源不如人而「更努力工作」、「延長工作時間」以及「嘗試更有效率運用資源(因為容錯率較低)」解讀成「高折現率引起的現象」,我認為經濟邏輯與觀念都是錯誤的。

最明顯的比較,深圳日常用餐費用只要San Jose的26%,平均收入前者也只是後者的30%左右;但同樣市中心的公寓每平方米的售價,深圳竟然是San Jose的1.9倍!

也就是說,在深圳一年的平均收入只能夠市中心1.152平方米;但在San Jose的年平均收入卻能在市中心買到7.79平方米。雙方地價租值的巨大差異,無外乎中國深圳對加州灣區矽谷的處處平房感到驚奇。反之深圳處處高樓大廈也屬正常,雙方使用資源自然因地價不同而有行為上的差異。

反之,深圳地價比灣區還貴這現象,試問如何解釋中國折現率遠高於美國?

話說,真正高折現率的(如正在內戰或飢荒的國家),人民反而不會努力工作,因為今天的努力沒有明天可以享受。這也解釋為什麼超級通膨預期時,人會選擇當下就盡量消費勝過儲藏。

這也是說,中國人拼命工作正是因為想望與相信明日得以享受。這不正是低折現率的象徵嗎?

把「坐經濟艙」歸因到高折現率,這種解釋方式我認為是錯得誇張了!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