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分享。
我說過我是台中大甲人,從小我就一直期待大甲可以有一家麥當勞。這個願望直到我上大學離開家鄉了才成真。在此之前,我們只有各一家王子漢堡跟香雞城(這兩家都倒了)。王子漢堡我想大概海線人才知道。
跟鬼王說的一樣,文青所謂「連鎖企業毀壞質樸在地文化」論調對我們這種鄉下人來說根本叫做bull shit! 從小我就感受到所謂的海線是怎樣落人一等,連火車班次、公路局班次都比別人少!
第一家7-11開店時已經是我高中時候,當時真如鬼王所說,是鎮上時髦青少年流連的場所。但台北早就是街道巷口處處有小七了。
經濟學來看也是支持鬼王論點:連鎖企業之所以可以橫掃鄉村小店,不是因為資本粗就能吃人,而是因為連鎖企業用更好的條件提供更好的商品與服務!
經濟競爭的鐵律是「用更少的代價換取更好或更多!」連鎖企業如果更貴更爛,市場淘汰連鎖企業而非小店。大甲也曾有肯德基,但生意火紅幾年就因為競爭不過麥當勞與在地炸雞攤而倒店。這也證明經濟學是對的 — 本錢厚並非絕對的競爭優勢。反之,被淘汰的小店正因為無法提供連鎖企業給的,才會被淘汰。
是的,真相是所謂的小店文化,對真正在地者而言,往往不重要也沒人鳥。真相是你們文青所謂的「重視小店文化」其實連你們自己都不肯付出足夠真金白銀購買使其存活。
但可笑的是,這種雙面人竟然舉起標語、木牌抗議連鎖企業進駐鄉鎮?(這在美國很常見)
其實說穿了這種人只是藉著剝削鄉村消費者的選擇權,換取自己的媒體曝光度或自我感覺良好。
事實是真正在拉近城鄉差距的,是文青口中萬惡的資本家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