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經濟分析

再談瑞士精品錶業

就像我前面留言說的經濟邏輯:高端品牌銷售數量甚至獲利都遠低於成功的大眾品牌;此外一個產業夕陽化時,租值低的會先感受到。
 
我們看外行人也知道的名牌Rolex 2016年營收創記錄達$373M美元;Patek Philippe 2017年營收也是創記錄達$82M;LVHM旗下的Bvlgari、TAG Heuer 等手錶品牌混了珠寶業務,所以看不出來實際單獨品牌營收,只知道手錶加珠寶營收成長12%($4683M)。
 
同時我們看目前最成功的硬體大眾品牌Apple 2017年營收$229,234M,上述這些名牌手錶跟Apple比幾乎都只是零頭,可見數量差異的確存在。
 
再看手錶業本身,超精品等級的Patek Philippe相對於大眾化的Rolex,數量也存在巨大差異。
 
然後看第二點:租值低者先感受到夕陽。
 
日本知名錶廠SEIKO 2016年手錶營收$1269M,相較前一年度衰退18%。論品牌租值,SEIKO輸給這些知名瑞士錶廠,但大眾化的定位營收雖是遠勝Rolex或Patek Philippe (我們的經濟邏輯第一點),但高端業者慶破紀錄成長的年度,SEIKO卻苦吞18%衰退!
 
放更長期看,這個趨勢會更明顯:SEIKO這類手錶業務會持續萎縮、Rolex則可能持續增長,但前者萎縮的絕對量會遠高於後者的成長絕對量。
 
同時,相較於理解成本較低的Rolex,Patek Philippe 這種雖然更高端但絕對營收數字卻會更少得多,即便也有在成長。
 
因為說過了,炫富本身資訊成本不能太高,你搞個dSC的CD播放器聽音樂,老實說大部分外行人不知道這台CD Player身價超過5百萬台幣(擴大機、喇叭、線材均不含)。還要主人解說東西多值錢,感覺就low掉了。

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