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局勢看來,我這個推斷金正恩要搞「改革開放」走向市場經濟的思維是成立的。
共產國家要開放,領導者本身的絕對政治權力一定要夠。殺異己與拼命研發核彈,都是金正恩奪權與鞏固權力的手段。
敢出訪中國,則是權力已經穩固的象徵。
從北韓大量出現的小攤販、個體戶與黑市,代表市場經濟轉型已經在運作。當脫貧人口越多,則回頭的成本越高。
我想台灣、美國媒體長期低估金正恩了。
4/1推斷:
隨著金正恩的掌權越趨穩固(從核彈可能成功以及有自信出訪中國),從經濟學推斷:北韓走向改革開放的市場經濟制度也是必然了。
補充:
北韓制度邊際上的轉變已經出現好幾年,只是這個轉變所需成本是大於亦或小於維持既有制度的成本。以及轉變所造成的既得利益集團損失要怎麼處理。明顯轉對變金正恩這個少主有利,但對於既得利益集團不利。金正恩的作法是直接殺掉既得利益集團頭頭。可是殺掉之後能不能說服剩下的人接受轉變?還是要看實質利益。
從這兩年北韓饑荒情形大幅改善,以及可成功研發核彈,到最近敢離開權力中心訪中幾點來看,制度轉變費用大幅降低,北韓轉向市場經濟是列車已發動,要回頭機率不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