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經濟分析

強迫工業戶節電是愚蠢的選票考量

1. 相較於家庭用電,工商業用電的需求剛性強,需求彈性低,尤其工業又勝於商業。

用價格彈性來談只是比較容易理解工商業用電與家庭用電的行為模式差異,並非是一個好的經濟學論點。

比較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因為利之所趨,所有的工商用電戶其實都在侷限條件下以最節能方式使用電力,如此方能達到經濟效率;反之,若有工商用電戶不知節電者,成本劣勢很可能在市場競爭下被迫出局。

換言之,市場的力量就已經驅動著這些工商用電戶主動節電,根本無需政府介入。

此外,多數設備在短時間內改變用電量的成本高不可攀,比如家裡的10年老車肯定比現今市面新車耗油。要老爺車車主短時間內用油與新車車主一樣省,根本天方夜譚。此點也是工業用電需求剛性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們無法期待單單調漲電費,就能短時間內讓工業用電戶降低用電量。另一方面,長期調漲電價的確可以達到改變工業用戶的用電行為,要嘛全面更新設備,要嘛乾脆出走他國亦或是根本結束營業。除非產業租值提升跟得上電價調漲,否則後二者應該會是多數廠商的選項。而其帶來的低租值勞動人口失業問題,又令人頭疼。(不過,對一個只想追求政權、享受貪汙尋租的政客團體,這或許不成問題)

政府強迫介入以類似罰款或降壓供給會發生以下弊病:

a. 侷限條件下,生產線用電難以短時間內調整。而生產線用電都是為了「生產」目的才發生,強迫減少用電等於強迫減少生產。強迫工商用電戶短時間內改變用電方式,亦等於強迫這些用電戶扭曲資源配置,使得生產行為被迫脫離原本的「侷限條件下最有效率模式」。此舉不單是對工商業用戶的產權侵害,同時也是在蠶食削弱國家整體產出與競爭力。

b. 生產預期受到政府干擾,尤其工業用電戶多半與台電簽有特定契約,台電單方面毀約還處罰用電大戶的行徑,資訊費用增加是可想而知。此不確定性的費用也將影響工商業未來投資意願。

c. 降壓供給對生產設備的損害,也是一種違約行為且附帶侵害用戶設備產權。

2. 民生用電的需求彈性高,短時間內改變其使用行為相對容易得多。

短期缺電,最有彈性調整需求者是民生用電,但為何蔡英文政府不以民生用電為主要解決方案?

我認為純粹來自於蔡英文政府的選票考量,這些政客很可能誤以為民生用電對選票的衝擊大過工商業用電。為何我有此猜想?因為民主制度的政客其自私驅動力在於「維護自身繼續執政享有特權租值為先」,
哪管國家競爭力衰退、人民收入減少與產權侵害?

從蔡英文政府上任兩年以來的種種舉措,如違背法律扭曲解釋只為拔管、如無視經濟規律的一例一休、如顛倒物理定律的非核家園政策、如無視憲法的黨產/轉型正義追殺…等,此自私假設真實性八九不離十。以上空妄的理想政策若能鞏固特定團體,蔡英文就強力執行之;相反地,選前同樣理想喊得賈天震響同性婚姻法案,選後發現對其選票恐有損傷(因南部深綠票艙很多其實婚姻觀念相當保守),裝死裝睡再也不提。

回過頭看,長期電力資源分配議題上,蔡英文面對錯誤百出的「非核減碳政策」已經死不認錯,當然在該政策造成的短期缺電應對上也是繼續錯下去,不以需求彈性高的民生用電作為buffer,轉以短期剛性需求的工商業用電為節電對象,犧牲人民收入為代價地遂行其選舉考量。

當然,長期錯誤的電力資源分配,也必然侵害台灣長期的競爭力與人民財富。

只是我們清楚看到,這樣一個執政團隊單就電力能源配置就如此不堪且愚蠢,短期長期規劃通通犯錯依然不自知或硬坳故我。更枉論其他更複雜的議題,蔡英文政府能有什麼可令人期待的能耐了。

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