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證明「貿易戰如何影響消費品價格」的案例。
華爾街日報報導:「No Country for American Locker Makers」,提到這位百年掛鎖的生產商Lyon Group Holding在Trump實施鋼鋁20%加徵關稅後,自己的掛鎖將從每個毛利$5美元變成虧損$1.78。
而這種掛鎖並不在美國對中國貿易障礙清單中,因此中國競爭對手變成反倒因貿易戰而享有風落競爭優勢(windfall competitive advatanges)。
Lyon Group目前在美國有兩座工廠(印第安那州與伊利諾州),2/3員工都屬於unskilled workers(工資$12/hr),如Lyon Group希望繼續從事掛鎖生意,在如今的貿易戰侷限條件下,他們反倒必須打破百年傳統,外包製造業務給中國生產商了。如此一來,他們也被迫裁撤多餘人力,老闆對於這些無特殊技能員工的前景感到憂心。
從經濟分析來看,貿易戰就是強迫國內人民用更高代價去達到原本較低代價可滿足的需求,就是一種租值耗散,對整體國家社會均是大不利。大批邊際勞工的失業或甚至特定產業消失,都是高度可能的結果。因此貿易戰結果必然雙輸,不存在「誰會贏」這種結果。
此外,如同我說過,對原物料、半成品乃至任何生產要素的課稅,必然傳遞到消費端。
Emmy Hu這位宣稱「此次貿易戰不影響消費品」與「貿易戰已經結束」的偽財經專家,真的多念點書,至少搞懂基本經濟邏輯,少誤人子弟會比較好。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