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交易費用夠高或夠低下,民主體制與獨裁體制其實毫無差異。
只有對民主認識十分膚淺者,才會誤以為民主可以保障自由與產權,也才會高舉民主而毫無反思。
蔡英文政府就是典型負面教材。
明明支持核能民意超過5成,也明明有許多民意反對送出核四廠燃料棒,這個政府依然可以罔顧台灣能源供給安全地搞非核家園與多此一舉地耗費鉅資送出燃料棒。
同樣的,明明經過司法權三審定讞的死刑犯,行政權竟然可以凌駕其上,以「行政怠惰不執行」來達到拒絕執行死刑之目的。還有臉宣稱「台灣需要高度共識方可執行死刑」。
什麼時候刑法有關死刑的執行之規定,還必須滿足這個「民意高度共識」要件?還請陳菊拿出法條來。
那要不要乾脆每個死刑犯執行與否都拿出來公投算了?想當然耳選務機關走狗也會技術性阻擋;甚至公投過關,民進黨政府也是翻臉不認帳。畢竟「說一套做一套」和「雙重標準」已經是民進黨烙印於身的知名商標。
民意不過是民進黨政府遂行政客目的與利益的搪塞之詞,猶如尿盆,想到就拿出來用用,不需要又塞回床底下。
PS 補充:何謂交易費用高低?
這問題很大也複雜,我簡單回答:
1. 交易費用(transaction costs)其實應該看做「制度的費用(institutional costs)」,也就是某種制度運行本身所需要的成本。
2. 假設交易費用非常低近乎於零,則不管任何制度都能快速、有效率、無錯誤地平滑運行。這是說所有人的需求都能即時得到剛剛好的滿足,比如你剛想吃碗餛飩麵,瞬間就出現在你眼前,而且正好是你要的溫度、口味、份量。如果世界如此美好,那我們根本不需要市場或任何他種資源分配制度。反之,妳也可以想成:交易費用夠低,是市場經濟或共產制度、是民主投票亦或獨裁政治,效果都是一樣。
3.假設交易費用很高,所有人的需求都很難得到滿足,任何制度運行都緩慢、無效率、高錯誤率,則民主制度跟獨裁制度下都可以出現大規模饑荒戰亂,而歷史也證明的確如此。
台灣這些政客,瞎扯民意,法律也是有利於己才遵守、不利於己裝死,甚至圈養一堆走狗扭曲解釋憲法、法律等等行徑,都是在提高制度運行的費用。令人可恥。
One reply on “民主與獨裁何異?”
對於一個人而言,交易費用尚容易量化,可是對於一群人而言,在彼此利益很可能相衝突的狀況下,如何衡量交易費用呢?對於廣大分散消費者而言的交易費用,很可能是某些利益團體的利潤,這時如何以交易費用的高低來推測某現象是否會發生呢?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