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筆記

三分之二的美元不在美國國內

美國所發行的美鈔將近2/3(高達$1.07兆!)都流入海外,$800億為境內金融存款,真正流通市面由商家個人使用的,僅$4530億。

這部分說明:

1. 2008年以來Fed多次量化寬鬆與大肆印鈔,為何沒在美國國內引起大規模高度通膨。

2. 美國對全世界抽的「美元稅」真是抽好、抽滿、抽到爽。

3. 前台灣央行總裁彭淮南的「美國輸出全球通膨」一說有其根據。

https://www.wsj.com/articles/cash-flow-or-cash-stash-how-money-moves-around-1530882001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

One reply on “三分之二的美元不在美國國內”

感謝元毓兄,我就自作多情的把這篇當作是對我之前問題(https://yuanyu.idv.tw/2018/06/23/貿易戰與歐盟負利率/#comment-3245)的解惑。 🙂

然而,我還是有點不太明白,即使三分之二的美元跑到美國境外,但是除了生產力歷來都不高的那些窮困國家、改行社會主義的委內瑞拉、即將改革開放的北韓、時不時出些差池的某些國家如阿根廷或土耳其,其他印鈔印到滿出來的美國、中國、歐盟、日本、英國…等大型經濟體,這十年來,至少依照官方的計算,也都並沒有發生顯著的通膨,除了中國有個直線上升的房地產膨脹之外,但房價一般也不會算在通膨數據之內。

此外,G20 國家通膨也不高:https://tradingeconomics.com/country-list/inflation-rate?continent=g20(當然,若有其他資料來源,也歡迎提供)

我自己的猜想,是當今人類的生產力實在是發達,基本生活需求所需的產能過剩(但當然並非雨露均霑到世界各地)。

或許更令人異想天開的,是那些印給市場中落敗者的鈔票,可以被視為一種避免戰爭、避免共產主義的『保險費』。只要讓能幹肯幹者,可以有個數十年的『和平機遇期』,他們自會開發出無數令人驚豔的產品,給芸芸眾生福音與恩典。當然也就避免了租值消散,若這種解釋說得通,那印鈔也不算是一種『無效率』或『浪費』吧~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