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omas Malthus人口論的錯誤在於「將人類比擬為動物」–食物多人口就增長,遇到食物產出極限或自然災害人口就減少。而在人類就在這極限邊緣過著比牲口好不了多少的生活 — 只差餓不死而已。
該理論完全忽略人類會透過「市場交易」與「專業分工」大幅增加生產力,這點偏偏是最最重要的侷限條件,也因此真實世界壓根不甩Malthus的謬論 — 人口不斷增長遠超過Malthus預期,且生活品質還不斷提昇,一個已開發經濟下的中產階級,物質生活條件遠甩數百年前的中國皇帝幾十條街。
2008年之後,人類超過一半人口居住於都市,而2/3人類經濟發展與產出均來自於都市;但全世界的都市所佔土地面積僅僅是地球總土地面積的3%!從「土地」這個生產要素切入看,人類生產效率高得離奇!也可見都市是多麼有效率地使用土地資源,對環境是極大保障。
動物普遍不存在如人類一般複雜的「市場交易與專業分工」,即便有,也是受基因驅動而非思考力驅動。
話說清華大學有個深信Malthus人口論的經濟學教授,這說明不懂得觀察真實世界的書獃子有多可悲。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