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高人Jones Yen留言:
「另外在成熟的市場經濟與商業發達環境下歧視者本身就會被市場狠狠的報復,不用其他人去喊打喊殺。歷史上很多所謂的歧視被解除,人權份子的努力只佔了很小的部分,更多的是每個個體用自身的努力彰顯出價值的累積。舉個例子:電影關鍵少數裡面,乍看之下是黑人女性被歧視翻身的故事,但是實際上是黑人女性的價值被彰顯的故事。把冷戰太空競賽看作市場競爭,那願意減少歧視讓人的智商與細膩發揮出來的就可以得到這些人力資源更大的贏得比賽。」
個人補充:
講更白話點:冷戰特殊侷限條件下,讓歧視高智商黑人的行為成本大增,歧視高智商黑人的行為數量就會減少。
反之,歧視中低智商黑人的行為數量可能依然不變。
這也是說,不想被歧視,往往要看客觀侷限條件與被歧視者自己。
我知道一頭熱的蠢人權鬥士看不下去,因為他們從來都不肯面對真實世界,只想要拿自己無知的人權論到處幹,而歷史反覆證明,這些人的貢獻其實微乎其微。(是的,包括馬丁路德金恩在內,即便他付出很多,但跟貢獻很多是兩回事,只是很多人老是分不清二者的不同 。物理學明明學過,作功也有作負功的,卻仍很多人誤把付出當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