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政府還真是愛說謊的政府。
這種護航文錯誤一大堆,隨便舉幾個例子:
1. 台灣總出口貿易額度竟然不趕在說帖中寫出來,我羅列如下(見圖),各位要注意根據世界銀行的資料,2016年全世界GDP成長率相較前一年2.8%衰退到2.5%,這也是說蔡英文從2016年上台後是台灣出口基期相對較低的一年。
但2017年隨著美國川普上台的deregulation and tax-cutting帶來的全世界景氣大好下,蔡英文2017年全年出口額也僅比馬英九的2014年好一點。
2. gdp成長部分更是玩弄文字遊戲。
馬英九任內走出08年金融風暴後,成長率也是有起有落,但以絕對數值來看馬英九接任的2008年是417.04B USD,卸任530.61B,年複合成長率約3%。同時期全世界GDP年複合成長率約2.28%。
馬英九成績可謂不好不壞。細數李登輝以降的歷任總統,沒有卸任時GDP比接任時低的。(見圖)
這也是說,李登輝以降的所有總統均可宣稱:在我任內創下比前任高的GDP數字。
如此玩弄文字遊戲,簡直噁心。
3. 股市破萬點也能當政績?
馬英九2008金融風暴時期接任,全球嚴重股災,2008年11月時,台股加權指數僅4000點上下,卸任時約莫在8500點左右(年複合成長率9.88%)。若從2008年5月份接任時約莫8800點起算,半年就腰斬來看,馬英九後面7.5年任期台灣股市還回不到原點。
蔡英文從8500點左右接任,目前股價10083點(年複合成長率8.9%),其實還略遜馬英九任內。
而且完全忽略2016年川普上台後全球股市大漲效應。單就美國道瓊指數來看,川普上台約20068點,昨日收盤約25826點,年複合成長率13.44%,考慮美國股市與經濟的量體遠大過台灣,小英政府真要拿股價當政績的話,其實是很失敗的!
4. 房價下跌也能當政績?經濟邏輯有沒有這麼白痴啊?
整體房價下跌代表整體社會經濟租值下降,這是很基本的經濟邏輯。因為房地產是所有經濟活動中完全避免不掉的「重要生產要素」(你能想像有任何經濟活動不需要『空間』嗎?即便雲端軟體服務,其實也需要空間來置放伺服器喔!),其價格漲跌間接地反應了整體經濟租值。
至於其他一堆數字,各位稍微查找都能發現問題。又或者拿人家8年貿易數字來對比自己2.5年的數字,然後無恥地說對方「起起伏伏」。
還有拿別人的平均值跟自己的最高值比較這種低能錯誤,我想大家也可以很容易發現。
結論:
#你真是愛說謊的小英耶
https://www.facebook.com/1624466562/posts/10216113220496316/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