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應該是少數在去年9月份就預測「中美貿易戰不會擴大,反而會轉為小打小鬧持久戰局面」。
—-「經濟水晶球(2018/09/19)」
同時在10月初美國副總統彭斯發表偏激演說之後,我也是當時少數敢預測:「中美不會有冷戰,彭斯只是出來扮黑臉的角色,貿易戰依然會是小打小鬧局面。」而被某些網友唾棄認為我低估風險哩。
—-「關於美國彭斯副總統的演講」
然後看看今天的新聞:
東森新聞:美正式宣佈:貿易戰休兵「無限期延長」 中國商品關稅維持10%!
可以確定的是,整個貿易戰打下來,美國對中貿易逆差相較於川普上任之前反而增加了16%!減稅與法規放寬帶來的經濟利潤幾乎被貿易戰產生的「交易費用增加」吃光。除了美國鋼鐵與鋁業之外,一堆產業廠商受害。
世事永遠有一堆雜音,有無能力釐清「關鍵侷限條件與變化」並從中以「正確的經濟邏輯」預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許多人二者均欠,這當然包含現在臉很腫的嘟嘴蘋、退學C與某些總經專家。
即便這幾天,WSJ上都還有主張美國應該與中國提高軍事對峙的蠢蛋呢!(https://www.wsj.com/articles/the-u-s-is-ceding-the-pacific-to-china-11551649516)
我在去年12月2日也寫道川普如此濫用國會特許給總統的特殊徵稅權,其結果很可能被國會部分收回。目前看來也有點這樣發展的味道。
而整體局面我還是維持「經濟水晶球」一文的看法:
quote:"
美國對中國課稅從原本川普夸夸其談的25%懲罰性關稅降至10%,這個舉措已經彰顯貿易戰不僅僅對人民的經濟成本、交易費用提高,對美國政客的政治成本也逐漸浮現。
因此明年一月會不會真的提高到25%,還端視11月大選結果。若貿易戰在政治上獲利不如預期,則小打小鬧會是接下來10年局面;若政治上獲利豐厚,會轉為雷大雨小。
中國方面將會因小鬧的貿易戰而被迫生產產品往高素質方向走,也就是說中國生產高端化、高品質化會是接下來必然出現的結果,某方面來說「中國製造2025」會以此形式達標。
10~20年內,「中國製造」將成為高品質代名詞。
若美國還佐以緊縮的移民政策,將更有利於中國製造加速升級。"
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