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堆人鬼扯FB之類的公司Re100,忍不住再分享一篇MIT Tech Review的文章。
二個重點:
1. 藉由購買"再生能源憑證REC"的方式可以讓企業宣稱100%使用再生能源,但事實上並不需要真的直接使用太陽能或風電。(One avenue is to purchase renewable-energy certificates (RECs), or credits, that enable companies to claim 100 percent renewable sources without getting their power directly from solar panels or wind turbines )
2. 實際上近乎不可能100%驗證再生能源憑證背後真的取代了傳統發電方式( in practice it’s nearly impossible to confirm that a renewable credit actually displaces a megawatt-hour from, say, a coal plant. )
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s/541701/how-corporations-buy-their-way-to-green/
———————————————
這裡提供兩點簡單經濟分析:
1. 如同我前一篇分享Forbes的文章所舉的10%風力、90%柴油引擎的船運例子,此類再生能源憑證宣稱的100%就只是一種自欺欺人的金融遊戲。
而這類金融遊戲要生效、要玩得轉,政府強制力必須引進。是的,如果沒有「政府強迫廠商必須購買一定數額的綠能憑證」,根本不會有足夠大的誘因、足夠多的廠商去買這種騙鬼喝涼水的假貨。
我們不禁進一步要問:是誰又基於怎樣的誘因去推動政府強制企業購買此類假貨?(尋租真是好生意)
2. 這類綠能憑證背後有極大的誘因造假,同時檢驗造假與否的成本其實不低,更重要的是:購買憑證者也沒太多誘因去追究是否造假。
反正就是政府尋租活動下被迫多繳的稅。
更甚者,偷偷鼓勵綠能憑證造假反而有助於憑證供給量增加,降低憑證費用。
順道一提:這個自然,真實世界裡,太陽能與風力發電現階段就是不可能提供大多數工業所需電力,尤其是品質與穩定度要求。
只有既蠢又無知或囿於收錢辦事的假財經專家,才會相信100%再生能源營運的資料中心存在。
言歸正傳,我在此預測假綠能憑證很快就會面世,而被揭穿的時間則要再等等。
PS 深究起來,太陽能、風電或生質燃料發電本身可能更不環保、更破壞環境這點,也值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