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覆網友:
1. 因為論者根本不懂產權制度安排的不同會怎樣影響人權。
中國文化大革命的產權制度與政治表現掛勾,因此人人被迫表態,連拒絕發言的權利都沒有。因為言論的正確與否關係到自己乃至於他人的收入。
反之,私有產權發達國家,有關言論方面的刑事處罰與民事賠償都會跟著放寬,因為言論對他人收入影響不高時,言論內容並不會被管制。
這部份我針對言論自由談過,其他人權在經濟原理上也一樣適用。
2. 當國家窮到人民根本沒車時,就算婦女有權利考駕照也沒用。
猶如19世紀末到21世紀,即便美國已經解除黑奴一百多年,黑人的經濟地位並未受到改善。而黑人因假好心福利政策下教育水準是美國所有族群中最低落、犯罪率卻是最高,美國白人男性入獄服刑的可能性是 1/106;黑人男性他們一輩子當中會去坐牢的可能性則是 1/35。
而在訊息費用的影響下,黑人被誤認為「可能正在犯罪」的機率從而被警察騷擾控制的機率也遠高於白人、亞洲人。
所謂的「人權平等」只是口惠實不至的政治口號。事實上唯有真實改善黑人財富,黑人才會享有等同其他族群的人權。這點在成功的黑人富翁富婆身上都可以得證。
反之,很多經濟學研究指出林肯總統後,自由的黑奴生活條件反倒是遠不如奴隸時期。
3. 同樣的,當社會越富裕,女性的「生產力」也會隨之大增(因為整體社會生產依賴"智力"勝過"勞力",此侷限條件轉變對女性有利),這也意味著富裕社會中「歧視女性的成本大增」(其成本等於被放棄的女性勞動力)。
補充:人類考古學看來,20萬年歷史中前19萬年為採集狩獵時代,後1萬年進入農業時代,最近2、300年進入工業時代。
而19萬年以前的採集狩獵時期根據研究發現人類主要熱量來源60%以上是靠女性採集,40%以下是靠男人偶爾成功狩獵。因此女性邊際收入高過男性時,當時女性地位與男人平等,甚至許多神址是女性,社會結構是以女性為主。
這點在現代一些原始採集狩獵部落也一樣。
後1萬年進入農業時期,耕作土地面積有限下,男性邊際收入遠高於女性(靠體力活居多),女性地位開始低下。越是發達的農業社會女性地位往往越低。
但進入工業時代後期,發達的各種機器讓生產不再依靠「勞力」而是「廣泛的智力,包含合作能力、資訊採集能力(就是八卦力啦)、邏輯思考乃至於品味或想像力等,女性在許多方面比男性更有優勢、邊際產出更高下,女性地位就逐漸回升。這點未來一定會更明顯,尤其存在於後工業社會與原始農業社會之間。
4. 中國是一個非常好的經濟學實驗室。
如果你認真研讀1979年以前的中國生活方式,會發現「論資排輩」、「政治影響力」等等因素決定資源的使用權利。你有額外資產(例如一支瑞士手錶)甚至會被打為「走資派」而被嫉妒的人們藉機鬥爭搶奪瓜分所有財產。
如果你不是共產黨員,甚至一個月都難得能吃到肉、看到雞蛋。北方冬天更不可能吃到「洞子貨」(溫室蔬菜)。
但之後的私有產權制度建立與財富快速累積,現今多數中國人只要願意賺錢、願意花錢,他可以輕鬆享受到30年前必須是高幹才有的物質生活(冷氣、彩電、冬日鮮蔬、肉食、私家車….)
同樣的,現今的中國人也毋須被迫參與政治運動即可安家立命。現今的中國人也不用擔心自己手拿iPhone就要被群眾審判抄家。
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人權條件改善。
補充:很多談人權的論者往往忽略 — 多數人權都需要財富來支撐才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