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稱可以「平滑風險」的橋水基金發明策略,結果這一波死得最慘。(見圖)

說穿了就是他們錯誤地假設「股市與債市/黃金的波動永遠相反」。沒想到今年初竟然發生一起下挫的狀況。(原因我在『為何此次崩盤黃金也跟著跌』一文已經詳解)
這是為何我對這類「被神話的投資策略」質疑的點,也是我在投資相關文章反覆強調的觀念。(參見『效率市場假說是錯誤的』一文)
某些曾經成功的投資公式或策略,發明者不見得真的弄清楚了「成功的侷限條件」。當侷限條件轉變發生而實施者不知不覺,則重演「幾個諾貝爾獎得主經營的LTCM,妄想靠數學贏市場,結果瞬間負債千億美元破產」的故事也不意外。
市面上一些「自以為破解巴菲特價值投資策略就是看ROE、盈再率」者,又或以為「程式交易可長期打敗市場」者,何嘗不是一樣癡心妄想呢?呵呵。
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