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中醫

【醫案】幼童鼻竇炎

四歲孩童,鼻塞,鼻涕濃稠且不時大量流出,鼻涕有時黃綠有時濃白,症狀超過半年,十分痛苦,連夜間都因此無法入眠,哭鬧不休。

家長帶去大醫院看西醫耳鼻喉科,服用西藥半年無果,中間也在多家醫院診所就診均失望而回。後又找上中醫卻也毫無療效。(見病歷截圖)

西醫就不說了,因為他們沒有陰陽寒熱之觀念,多在殺菌(抗生素)與alpha、beta等受體調節上打轉,所以治不好很正常。

託友人求診於我,很快發現這位中醫根本忽略「小孩總覺得冷」這個重要線索,特別其舌象顯然是外感寒邪未除,在寒邪轉熱這個階段因為正邪相搏而病程忽前忽後地轉。故,這位同行以脾濕角度開藥當然毫無療效。更讓人失望的,恰恰此是我長期批評的濫開藥典型:藥方二、三十味亂開一通,其實根本是抓不到主證。究其原因都是四診太弱,由以脈診為甚。在我看來,這位醫師恐怕不是很清楚自己在幹什麼。

當我們摸到肺脈肺位有一緊細脈時,八成是外感風寒寒邪在表,但若同樣脈位疊了一個滑大脈,則代表風寒正在肺臟化熱,就是上呼吸道或支氣管發炎。脈診在偵測此種寒化熱的轉經傳變上,會比只死背傷寒論證型的方法更快更精準,因為脈走在證之前。

如果同樣肺脈所疊滑大脈往下一點到脾位,則是典型太陽病轉陽明化熱的轉經過程。如果肺脈脾位單純滑大或數,可以桂枝麻黃湯加石膏;如果滑大脈中略帶毒脈,則要改以桂枝麻黃加黃芩黃連,辛溫解表同時清熱解毒。補充一點,這樣的脈象多半可以再往下壓按看滑毒脈的是否轉到肝位,再換把左手肝脈即可確定是否同時存在少陽病,三陽併病合病就再變換處理即可。

於是我以麻黃桂枝為主,共10味藥材,三帖後鼻涕幾乎全消,只剩晨起鼻道有一點透明分泌物。再縮減藥方至8味後,繼續三帖而痊癒。歷時六日,解決小朋友半年多的痛苦,一樂也。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