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筆記

蔡英文能源政策與尋租

都是我們談過的問題:

1. 綠電的單位土地發電效率很低,參見我曾撰文的⟪
需要多大的土地才能讓太陽能發電取代一座火力發電廠?
⟫ (https://wp.me/p9ffS3-qL) ,以台灣這種地狹人稠的小島,大規模使用綠能的結果就是邊際土地成本飛漲,如果是要配合某些政客的土地炒作與五鬼搬運台電補助等尋租貪汙作為的話,那蔡英文的綠能政策本質並非要環保,而是要利益少數政客與裙帶集團。

2. 綠電容量因素很低,這我也在同一篇文章舉例:

“用實際工作時數觀念來看,火力、核能發電是個每天可以工作21.6小時以上的機器人,而風力與太陽能就只能分別工作7小時與4小時的機器人。今天你希望用後者取代前者,當然後者要多裝很多倍才能取代掉前者一整天的工作量。"

我還是不懂,為什麼蔡英文政府認為用一天2/3時間不能運作的裝置會比一天24小時都能工作的裝置好。

當然,把上述土地尋租與五鬼搬運台電補助侷限條件放入,一切就豁然開朗。

簡單結論,雖然陰謀論不是好東西。但從蔡英文如此堅持錯誤能源政策的態度上來看,佐以民主政治這個利益分配的制度本質,我們不能不推想:看似立意良善的能源政策,稍用邏輯推敲卻是如此不堪,其後果並非台灣這塊土地能夠承受,口稱愛台灣政客卻如此執迷不悟,其中一個合理解釋就是尋租空間太大,政客其實是把「五鬼搬運人民財產到自己口袋」用環保愛台灣來包裝。

分類
筆記 經濟分析

工會與勞團怎樣傷害勞工、毀滅產業 — 以腰果業為例


華爾街日報報導:「How Cashews Explain Globalization

腰果出自巴西,由葡萄牙人帶到印度。美國General Foods在美國建立零食與甜點市場,並於1920年代在印度的Kollam市地區大量種植腰果。

生腰果處理相當麻煩、工序繁瑣又容易傷了果仁,早年多由印度婦女以家庭代工手作模式作為第二收入。一個熟練的腰果工人一天可以處理幾萬顆,還必須達到國際廠商要求的分類品質水準 — 每磅僅有幾顆瑕疵。

1960年代是印度Kollam市(位於Kerala省)腰果產業飛躍時期,光腰果處理工人就高達數萬人。腰果產業起飛,但是工人收入依然低、福利少、工時長且工作環境不佳,這時候勞工政治運動也應運而生。

1970年Kollam市腰果產業開始有工會與勞團運作,政治力影響下當地政府成立官方腰果處理廠,好聘僱更多腰果工人並由官方保證提高其收入。

短期內的確看到薪資提昇、勞工健康改善,也建立了退休金制度。即便腰果處理是苦差事,但卻讓許多家庭脫貧。婦女是最大受益者,新興腰果商人也建立電影院、公共圖書館、高級飯店等,Kerlala成為當時印度最先進的一省。

1999年印度每年出口9,7000頓腰果,佔了全球80%市場。當時印度是世界最大的腰果處理服務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