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寫過一篇「是非不分乃正常;大是大非只是蠢」,談到一個故事:
20世紀初,一群有志改革的美國農業家,帶著新改良的棉花種子,來到貧困的中國農村,與傳教士和有志改革的中國官員一起合作,希望可以幫助中國農夫。
這些美國農業專家天真地以為只要能過將美國的技術傳授給勤奮的中國農夫,幫助他們脫離窮困後他們就不會落入共產主義的思潮與控制。但這樣的善舉,卻會跟中國鄉村的習俗起衝突。
例如山東西部,窮人有一個「不成文法」上的權利:即在作物採收後的特定時日,窮人可以到田裡拾撿落穗。
這種權利在過去的歐洲莊園裡也是常見。
可是新棉花種子生長時間卻比中國本土棉花來得長;結果棉花還沒綻開,窮人已經準時地萬頭鑽動地跑進田裡面將大部分作物佔為己有。這可讓改種新棉花的小農受不了,趕緊成立武裝的「棉花保安會」,向這些窮人,甚至支持舊有制度的士紳宣戰。(這也是維護所有權制度必要的費用,法律人要知道,所有權是不可能憑空跑出來的)
反過來,既得利益者,窮人與士紳們(沒錯,窮人也可能會是既得利益者)自然把過錯怪到這些洋鬼子和新棉花上。
結果雖然中國農人接受新作物的速度,就跟美國南部小農一樣快,但社會階級鬥爭卻也跟著拓展速度一起成長
。
這些美國專家原本希望防杜共產主義,而推廣新農技的地區,卻恰恰加劇了階級鬥爭,讓整個農村社會變成共產主義溫床。直到洋鬼子被趕跑,窮人為既得利益而為的抵抗還方興未艾。終於共產黨統治中國,在1950年用蠻幹的方式推廣新農技,才搞定這些阻撓的農村窮人。
我們看到,美國農業專家出於一片好意的協助,結果卻是引發與他們初衷相違的結果。
同樣地故事,也在近日的「減碳運動」裡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