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網友Frank跟我的留言對談,大家可以直接在關於保羅.克魯曼(Paul Krugman)此篇看到。
只是我覺得很有趣,也有所收穫,更順便藉機會談了我身邊親朋好友已經問過我,但我從未寫出來的一些問題。
也謝謝Frank不厭其煩地跟我筆談。
At 2009.05.13 13:59, Frank said:
其 實如果真正讀過克魯曼的學術著作(而不只是他的通俗文章),就會知道他在學術上的貢獻並不只是貿易理論,他在國際金融與開放經濟總體學(open economy macroeconomics)上也有相當傑出的表現,沒有相當深厚的總體經濟訓練,是難以有如此表現的。(他所寫有關這些方面的學術論文,我大部份都讀 過,有一些則需要稍為進階一點的數學基礎)。
克魯曼是個天才洋溢型的學者,一個在MIT經研所通過經濟學訓練出身的學者,在總體經濟與個體經濟都已相當紮實,否則連畢業都不可能,更遑論拿學 位。提到克魯曼,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也廣為學術界以外所知的新興凱因斯學派大將Stiglitz,這兩位學者的立場都不為市場基要派的經濟學家所喜(以芝加 哥大學或芝加哥學派為主),版主所列舉的經濟學家都是屬於這一派,也難怪他們多少有著酸葡萄的心理。
茲引現為聯準會主席,也是研究經濟大蕭條著稱的學者Bernanke名言:To understand the Great Depression is the Holy Grail of Macroeconomics. We do not yet have our hands on the Grail by any means。謙虛一點,總是好的,除非我們已經達到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水準。
At 2009.05.14 21:15, 元毓 said:
謝謝指教。
補充一點:
我學的經濟學,不存在總體與個體經濟學的差異。
我文章評論也非針對他的專業論文,而是NYT上的專欄為主。從克魯曼專欄文章我認為這個人的價格理論(Price Theory)學得不是很好。因此他的很多論點與判斷,我不認同。
另外,克魯曼在專欄中提及一些歷史事實時,的確與史實不太相符。這點也是我覺得很明顯有問題的地方。
關於數學之於經濟學,我認為並沒有那麼重要。這點看法我相信跟目前普遍主流相差甚遠。
可惜我始終認為數學並不是經濟學,經濟學可以完全不用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