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經濟分析 商業評論

三論美國牛肉–淺文章背後的深理論

有位翻譯名人顯然看不懂我的文章,直言我談開放美國牛肉進口一文過於「淺薄」、「論理差到把進口美國牛肉說成是人民選擇自由的論點」

該篇文章,的確寫得很淺顯與口語。

但整篇文章卻也環扣著三個湛深且精采的理論,以及一個哲學理念,我在此簡述一下,免得讀者真以為淺薄而不願深入思考,那就可惜了。

一. 產權制度與自由

所有念過法學院的人都知道,在私有產權制度下,所有權有三大內涵:使用權、收益權與處分權。

現今政府禁止人民進口美國牛肉的某些部位,無論是憲法上或經濟學上的觀點,人民的財產自由權都受到了限制與干涉。

因為人民無法自由的將自身的財產透過交易的方式換取他想要的某些部位的美國牛肉。

你不開放進口,這個自由就是被限制了(在不同群體上,三種權利內涵都部分或全部被限制了)。

但是你開放進口,人民要不要行使這個自由權利,是保留在人民身上。

這,才是自由權的基本概念。

把這種自由權跟言論自由混為一談,程度之差由此可見。況且,言論自由是對抗政府的,不是對抗其他人民的,這種基本常識是法律系一年級的層次了。我在這邊也解釋過數次,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用言論自由當關鍵字搜尋一下。

如果把上面的解說轉成白話,即:

政府不開放牛肉進口,人民根本連選擇的自由都沒有。
政府開放了,人民才有選擇吃或不吃的自由。

產權在台灣的法學院叫「物權法」,是門上下學期共6學分的課。
很淺顯嗎?去問問那些念得哀哀叫的台政大法律系高材生,念謝在全大法官所著之三大本教科書的感想吧!

二. Coase Theorem (高斯定律)

這個高斯定律並非物理學上的那個,而是經濟學上,由諾貝爾獎得主Ronald Coase所提出的一個石破天驚的理論!

論證內容我不詳談,有興趣的朋友自行查閱Coase的論文即可。

該定律內容最簡單的層次是:「產權制度的存在是市場的先決條件。」第二層次是:「明確了產權界定,在市場交易下資產的使用會導致最高的資產價值。」第三層次是:「不變定律–產權明確下,假設交易費用不存在,市場會以交易的方法使得侵權者的增值與被侵權者的損害在邊際上相同。」

從高斯定律的啟發,就是如果考量所有的交易費用之後,Pareto 最優情況永遠會達到。

先前有人留言談到prion有外部性成本,我說沒有。

原因在於一個人選擇吃牛肉,那個風險完全是自負。就算有人效法那個台大博士生,把吃了美國牛肉的人拉出來的屎也拿來吃,這個風險也是自負的。

當然你可以爭執,人拉出來的屎進入食物鏈之後會有一天讓沒有打算吃牛肉的人也吃到這種prion。可惜目前我沒看到有論文支持這種說法。

既然外部性不存在,則產權的利益與風險劃定是明確的。接著我們要引進第三個經濟學理論,也是本站最常運用的:

分類
經濟分析 商業評論

再論美國牛肉

有位tsaiking網友提到有趣的現象:

純粹的牛肉還好啊。
現在是要開放帶骨的牛肉、內藏與絞肉。
依照泛中國系台灣人嗜吃內臟的習慣,這玩意在台灣應該很好賣。絞肉則是天曉得廠商絞了啥玩意進去,只要便宜就好。內臟跟絞肉席捲台灣市場是可以期待的。
以前美帝就有強迫台灣進口火雞了,我外公很高興買了一堆火雞腿跟翅膀,來重溫以前在美國受訓的舊夢一下。雖然不貴,不過真的很難吃,又乾又硬,跟木柴一樣,沒幾個台灣人捧場。

後來台灣有進口美國的肉雞腿,這個就真的把台灣雞農給打殘了,因為實在夠便宜,在超市賣價錢大概是本土的半土雞腿的六折。外面自助餐跟團膳業者幾乎都很愛用。
以前再成功嶺的替代役訓練中心,伙食為興農承包,用的就是 TYSON 的冷凍雞腿,記得是興農自己進口的。早上進去伙房就可以看到壯觀的雞腿山正在用流水法解凍,伙食主菜常常有雞腿吃。

上述主要是從美國進口到台灣,遠比台灣更有成本優勢的農產品的現象。
這是好事,代表臺灣人民可以用更便宜的代價取得相關肉品的消費。
好不好吃,這是主觀問題。但客觀上,連軍隊也能常常吃到雞腿,這肯定是好事一件。我也是在成功嶺受訓,聽連長說過,一餐的餐費每人才10幾塊錢(約三年前)。

軍隊裡每人10幾元可以煮出有2~3樣蔬菜,配上一支雞腿的餐點,全靠台灣自產的土雞哪有可能?

但我很懷疑美國牛肉進口會有跟tsaikin印象中美國火雞、冷凍雞一樣的現象。

原因在於,美國牛肉在全世界的肉品市場上都屬於搶手商品,就我手上查到的資料,美國牛肉平均每一磅(不管部位)的出口價均高於紐西蘭、澳洲。

就連你提到的牛絞肉,台灣區的進口價也是美國的高於紐奧的。

價高則需求量低。因此遠比紐奧貴的美國牛絞肉會席捲市場?我抱持否定的態度。

而很多台灣的媒體、政客都說美國人不吃牛內臟。這點我也很質疑,因為我自己去幾家美國常見的食品超市–Safeway、Whole Foods,都有看到牛肉內臟、牛舌之類的產品。

真的不吃?那這些超市是進貨進心酸的?

再者,美國最大的牛肉出口市場,第一名是墨西哥(2007年佔總出口量45%)、第二名是日本(2003年佔36%)、第三名是南韓(2003年佔20%)(註)
台灣根本就是小咖,要跟這三大市場搶美國牛肉,價格當然沒多大down下來的空間。

所以很多人擔心賣不掉的美國牛肉會怎樣氾濫在台灣次級肉品市場或加工市場,未免想太多(或是想得不夠多)

有人會把搶手貨丟在你這邊爛?當然是馬上轉往其他出高價的客人去!

所以我更相信我猜想的,台灣5大牛肉進口商(樹森開發、美福國際、伸格食品、金煜實業及貴族世家)試水溫動作肯定會做;小量試單,哪個商人不懂這道理?

既然量不大,真賣不好,哪來能氾濫台灣市場的美國牛肉呢?

反之,如果賣得好,顯然證明台灣人愛吃美國牛遠勝過擔心美國牛潛在風險。既然如此,為何不開放?只是因為少數人的神經質?
少數人這樣侵害多數人的權益,這就好笑了。

註:根據我找的文章,BSE之前,第一、二名分別是日本;墨西哥僅佔25%。但BSE之後,墨西哥就攀升到第一名位置,2006年還一度來到美國牛肉總出口量的60%。

分類
隨筆 法律

美國牛肉與選擇的自由

這些反對牛肉進口的人,姑且不論他們的論點多麼振振有詞,美國牛肉又是怎樣劇毒致命。

這些人其實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不尊重他人的選擇自由」

這其實是在經濟學上、法學上反覆出現的問題。

總有一些人,認為自己的道德標準要成為普世價值,非得人人接受不可。

在牛肉案上,有些人認定了美國牛肉比台灣高速公路、比101煙火表演還更要人命,就想要動用公權力讓不這麼認為,或根本不在乎這件事的其他人得被剝奪選擇的自由。

「為了你好,所以我可以禁止你做某些事。」這種藉口在歷史上層出不窮。

結果我們用同樣的理由,禁止色情內容;用同樣的理由,處罰節目介紹美食或成功企業故事(美其名處罰商業化);用同樣的邏輯,我們禁止賭博、禁止吸毒。

但我們是否可以用同樣的理由,禁止他人開車上路?禁止他人坐飛機?禁止家庭主婦炒菜煮飯?

是否我們可否因為老毛一句蠢話:「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中下貧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然後中國千萬青年學子正事不幹,也不管「相對優勢比較」或「機會成本」,一個個都跑去跟農民搶工作?結果換來的是一整代的知識斷層與無知。

為了科學上還不曉得究竟跟全球暖化有無關連的二氧化碳排放,然後一堆愚蠢的「碳足跡稅」、「節能省碳」政策一一出爐。(事實上連有無全球暖化這現象,科學上都還有得爭哩!)
這些舉措的結果是一度引起生質燃料風潮,造成糧食價格波動,影響了窮人的生計。

好些又要省碳、又要照顧窮人的蠢左派一時間尷尬得很,臉紅著不知該怎麼解釋自己搞出來的窘況。當然,我相信還有更多沒大腦的左派連這點體悟都沒有,繼續著又要照顧窮人、又要環保、又要提高最低工資…等各自相矛盾的主張。

這左派蠢,可以蠢到什麼程度?

竟然蠢到以為美國牛肉比台灣牛糞還要毒?!

我在美國看過不少蠢蛋,但也還沒看過有人蠢到不吃牛肉吃牛糞的!(新聞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