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筆記 經濟分析

「公平、理想主義與其他同樣糟糕的東西」–一篇特別的畢業致詞

這是作家,P.J. O’Rouke,一場對美國某大學畢業生的致詞。

他提到幾點給大學畢業生的建議,相當有意思且深富意義。我翻譯我認同的部份如下,並補充一些我的看法:

1.出去賺大錢

我們活在一個如此富裕強盛的國度,周遭滿是金錢所能提供的一切舒適、便利甚至安全。然而,卻沒有一個美國的政客、意見領袖或宗教人物會要你「出去賺大錢」;他們反過來只會告訴你「金錢買不到幸福」。
或許金錢買不到,但是卻租得到!

誠實賺錢一點也沒有什麼不對。財富並非像比薩 — 我全吃完了,你就只剩比薩盒可以啃。事實不是這樣的。
在一個自由且有健全財產與法律制度的社會裡,一個人富有了,其他人並不會損失什麼。

這部份跟最近紐約時報的兩個經濟學家所公佈的一項研究很有關係:越有錢真的會越快樂 (Are Rich People Happier than Poor People?)!
無論是國家對國家的人民富有與幸福比較,乃至於同一國家內國民的財富與快樂,均是有明顯的正相關。

同時這篇研究也某種程度的駁斥了過去「富國不一定幸福、窮國不一定悲苦」的那份研究,也間接撼動了「相對富有」的理論。

從個人與社會的經濟角度,一個有志氣的年輕人認真工作、腳踏實地的邁向富有,對整體社會的貢獻絕對是正面大過負面的!

放大的整體來說,一整個民族如果都勤奮、努力、重視教育與儲蓄,那這個民族就算多苦難,也總爬得起來。

在「新國富論」這本書裡面,總觀上下數千年的經濟史,得出來的結論即是:民族性格遠比一個國家有多少自然資源,更能決定該國的財富!

因此,在不違法、違背道德的情形下,為了錢工作本身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
許多偽善的批評,本身並站不住腳,也沒有意義!

分類
經濟分析

小氣鬼與慈善家最大的差別,在於前者把財富分享給更多的人

看到標題這句話,可能很多人第一個直覺就是:這打錯了吧?

沒錯,這句話的確是指,小氣鬼比起慈善家,更廣泛地分享他的財富給更多的人!

為什麼?

道理很簡單,我們先試想:

今天我賺了一塊錢,把這筆錢花掉。錢沒了,我可能買了物品、服務之類的東西回來。

但假如我是個小氣鬼,這一塊錢藏在床板底下都不花,那這一塊錢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