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就已寫過一篇文章,談到通貨膨脹或緊縮,都是純粹的貨幣現象,而非物價現象。
通貨膨脹指的是流通在市場上的貨幣數量變多了;反之,通貨緊縮就是變少了。
而貨幣變多了,可能會造成市場上物價上漲的現象,因為量尺單位刻度變小了。但不能反過來,說看到物價上漲,就說是通貨膨脹。
同理,看到物價下跌,也不能直指「通貨緊縮」。
這樣的觀念很簡單,但是卻有不少人,乃至於檯面上的經濟學家,依然搞不清楚物價指數跟通貨膨脹緊縮之間的關係。
因此,有網友抱持下面似是而非的錯誤說法,也就不在意料之外了:
以經濟學的定義來看,台灣不但是以陷入通縮,而且跟日本一樣都已陷入「停滯性膨脹」了!!
民眾在股市賺了錢(假設真有的話),卻仍不敢多消費,顯示民眾對未來經濟的信心不足!事實上近幾個月台灣的經濟數據確實都很難看,幾乎都是全亞洲甚至全世界數一數二糟的,要怎麼讓民眾相信經濟已經轉好??對前景沒信心,自然不敢亂花錢,政府若連這些問題癥結都搞不清楚的話,也難怪會一在政策錯誤了!
以上言論最鬼扯的,就是台灣又通縮、又停滯性通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