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經濟分析 證券投資

金融風暴之我見(三)實質利率為何?預期心理又怎樣?

前述我們了解消費即投資行為會受到「人對未來收入之看法」以及「折現利率」兩個因子影響。

因此當景氣不好,大家為什麼縮衣節食?就是因為消費者預期未來收入降低,或者預期利息將高漲。例如沒資產的人比有資產的人更難借錢,前者要負擔的實質利率遠高於後者,因此前者的消費行為會更保守。

這裡我要點出一個重點,就是我們談利率時,所談是「實質利率(intrinsic interest ratio)」,並非銀行掛出來的「名目利率」。

因此有資產可以抵押之人,他要借錢所負擔之實質利率會低於無資產之人;例如台塑集團要跟銀行貸款,和一般上班族,其能貸款到的額度、利息,都是天差地遠。前者的議價能力能遠高於後者,一點都不難想像。

同樣地,有能力去關說的政客,往往也能享受到低於我們這些老百姓的實質利率。

相信聰明的讀者馬上又警覺到,既然實質利率跟名目利率會因人而異,那判斷上會不會出問題?

沒錯!的確會出問題,而且不僅於此!

一個現任立委以為自己鐵定連任,對銀行的議價能力可以持續,同時也對未來收入有了錯誤的預期,因此舉債選舉。結果事與願違,連任失敗,也失去了他原本預期的政治資源跟議價能力,過著被債主追著跑的日子。

更進一步,有學過金融學裡企業鑑價(Business valuation)的人,應該會學到一個「加權平均資金成本(WACC)」,其實就是想要算出個別企業的恰當機會利息成本,企業鑑價上會採此利率作為折現率,也可以說是一種實質利率。

然而一般人對於實質利率並不容易算,多數企業主、市場組成份子,並不懂金融學方法;更重要的是,這套方法算出來的數字也不見得正確。
最方便、省錢的方式就是找一個「市價」來做為參考依據。這跟第一篇我們談到「真實價值(intrinsic value)」問題一樣。名目利率跟實質利率之間可能有差距,但礙於訊息費用過高,我們難以克服。

顯然央行或銀行公告的「利率牌價」就是一個普遍受到信任的參考標的。

但這裡我們就碰上一個大麻煩 — 控制利率的中央銀行。

美國的貨幣制度採用法定貨幣制(Fiat Money),即貨幣本身沒有價值,其購買力完全來自於使用者的信任,一如美國紙鈔後面所寫「In God, We trust」。

美國貨幣還有一個重點,普遍認為美國貨幣沒有「本位」。
過去英國貨幣是「金本位制」、中國清朝銀兩是「銀本位制」,這個本位就是貨幣本身跟某種商品、貴金屬掛勾,保證某數量貨幣可以兌換某數量商品。貨幣與貴金屬之間有個比率換算,只要比率不輕易改變,則貨幣供給也就固定下來。理論上就不會有通貨膨脹問題。(再次聲明,通貨膨脹不等於物價上漲,請參閱我過去的文章)

但美國貨幣沒有本位的話,則控制貨幣供給量之大權就落在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Fed)身上。Fed管理貨幣供給的方式,主要是透過對政府債權在公開市場的買賣以及對銀行的貼現業務來達成。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關心Fed公布的短期利率,因為我們可以看成Fed透過利率來控制美國貨幣的供給量。

先前提到的大麻煩為何?就是「利率」本身是「提早享受之代價」,是「時間之價」!
那麼,政府操控利率,本身就是一種價格管制!
根據自由主義的經濟學觀點,任何價格管制最後都會引發災難!

而第一個最顯而易見的弊病,在於「資訊扭曲」。

市場裡,所有物品的價格本身都存在無限的資訊,而這些資訊也只對那些用得著的人發揮效果,常常,也只有那些人知道該如何解讀。
例如每公噸PVC粉這個月報價多少錢對一般消費者來說根本不重要,但是超級市場的保鮮膜大漲價就會是婆婆媽媽關心的。
這部份請讀者先參閱「偉哉!市場!」一文。

若市場是自由的,那麼價格上上下下本身就傳遞著供需雙方都會想知道的重要訊息。股票市場歷來就有一堆迷信線圖蠢蛋,試圖從過去的價格找出規律,就是想找出價格傳遞的訊息。
可惜這種行為的盛行來自於股票市場裡多數人並不用功,對於學問不肯下功夫,只想走捷徑。
相較於正確的經濟學觀念,例如利息理論;艾略特波浪理論之流的胡說八道簡單易學許多。
只是這些線圖派信徒始終沒認清經濟學上跟股票市場一個鐵律:「人人都知道的消息沒有價值!」。線圖這麼容易學,哪還能有什麼租值可尋?

以後有機會,我再用經濟邏輯證明「線圖理論必然是錯的」給大家參考,題外話到此為止。

我們也知道,價格是由需求決定。像最近微風廣場那個貴死人不償命的爛美國超市撤出台灣,就是一個案例。沒有那種需求,你定高價只是自己在那邊爽。
讀者一定要記得,經濟學與真實世界裡,沒有成交的價格永遠沒意義。成交價永遠是由需求來決定!成本不過是侷限條件之一,但卻不是決定的因子。

需求量大,則要嘛更多人投入供給,要嘛就是漲價!因為供給者都是在侷限條件下爭取最高總利益,這是最基本的經濟誘因,也是Adam Smith所稱的「自利」。當某物品價格狂漲或交易熱絡,自然也就會吸引更多人投入生產。
反之,某物品無人聞問,價格與成交量都跌到谷底,許多生產者自然摸摸鼻子轉業去。

但要是有一天,政府下一紙命令,管制了某種物品的價格,例如汽油。
前些時候石油與糧食價格狂飆,我寫了「糧食危機」系列文章詳述根本沒有糧食危機,同理,石油危機也不存在。坊間許多專家在那時的蠢言論,都躲不過經濟邏輯與事後的驗證。

我們回到當時,假如毫無經濟觀念的馬英九下令汽油價格每公升就是20元,不准漲價,那麼事情會如何?
民眾在20元價位的需求量遠高於30元,因此大家都不會節約能源,照過去習慣大用特用;甚至有國外買家跑來台灣買油偷運到國外去賣;而台灣的供給者,例如台塑石化,當然不肯做賠本生意,也把油拿去國外賣。國外石油供應商礙於台灣的價格管制,不肯進入台灣賣油,甚至撤出。
供給有限下,需求這麼大,不能反應在價格就會轉到別的地方去,例如民眾花費時間排隊買油,徒然浪費社會成本(一群人排隊不事生產),有關係的人走後門,沒關係的買不到油;人多勢眾的搞黑道霸佔加油站,一般民眾來加油得付過路費….罄竹難書啊!

我說過許多次,價格只是競爭的方式之一種,而且通常是最有效率的。當公權力不當地去管制價格,則競爭一定會轉到其他地方去發展,通常只會引發租值消散或社會成本浪費。

結合前面Fisher的利息理論以及Friedman的Permanant income假設,我們就不難發現,政府透過利率的操弄來控制貨幣供給量,某種程度其實也是對利率,這個時間之代價,進行價格管制。

當名目利率不能正確、貼近地去反應實質利率時,人們也會接收到扭曲的資訊傳遞,進而增加人們對於未來收入之誤判,使得人們會做出很多錯誤的消費行為。

Google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前幾年Google風光上市,新穎的商業模式創造出可觀且極具成長力的獲利,使其募集資金易如反掌。某種程度來說,我們也可以說Google享有很低的利率。
公司財務報表上,不是只有債務有利息要支付;事實上公司資本也要支付股利給股東,經濟學上這也是一種利息,只是這種利息常常被遞延或轉化成股息。
Google享有很低的利息,卻有很高的未來收益期待。造成Google做出一系列揮霍的消費行為。例如支持一堆奇怪的、很難看出有收益可能的研究計畫、投資項目,或者在公司裡面提供超乎業界水準的福利、薪資。其實跟前述陳致中的消費行為沒兩樣。

我身邊的朋友,應該早早就聽我警告過;在「我看Web2.0泡沫」系列文章裡我也談到,Google的錢太容易來,也就容易走,胡亂投資揮霍。
這不是先知,而是一模一樣的故事,微軟才上演過一次。更慘烈動人的當然屬於一堆2000年.com倒閉的那些網路公司,族繁不及備載。

另外一個操控利率關係重大的問題,就是人們對利率的預期。
一如先前說過,對未來收入預期在消費、投資行為的影響力。當大家盯著政府掛出的利率,甚至媒體事前就開始大肆推測時,其實也都影響到人們的消費與投資行為。銀行原本應該將債務人之信用、風險等因素計入的利率價格,自然也會受到政府的那個利率影響。

更甚者,例如台灣民法規定「暴利行為」,規範法定孳息不可超過20%年息,顯然就是一個不知世事與經濟邏輯的愚蠢價格管制規定。而台灣的做消費金融的銀行怎麼幹?透過一堆奇怪的規費來規避這個價格管制。
風險過高的債務人想借錢怎麼辦?銀行礙於20%的利率上限,是不可能願意承擔額外風險借給這種人。這時候就是地下錢莊出來,收取遠遠超過20%的利息來彌補損失風險。
當有無知之人批判地下錢莊作收暴利之時,是否想過借錢者為何在正常金融管道借不到錢?如果你不給資金供給者夠高的收益可能,他又怎麼會願意借錢給一個很可能不還錢的對象?
考量風險因素之後,地下錢莊的「釘上釘」真的還是暴利?

早說過,價格管制只是讓大家付出更多成本,讓消費者的訊息成本墊高。我長期讀者這會兒又看一個自以為要保障人民,其實是殘害人民的法律舉措。

Fed將利率在短時間內掄上掄下多次,人們思考未來收入的折現自然也會跟著上上下下。低利率時期產生經濟榮景假象,大家都錯誤地對未來收入有過多信心,從此錯誤消費或錯誤投資。同時,扭曲的利息價格,也誘使人民將資金移往其他利息或收入更高的國家,賺取較高額報酬。

另一方面,Fed的利率牽動著貨幣數量,也跟著影響人們的「通膨預期」。

Milton Friedman認為,通貨膨脹根本不是問題。想想,大家手上都有100元,明天醒來大家都變2倍,誰變富有了?誰變窮了?根本什麼也沒發生嘛!

但是若有人預知明天要發生這件事,在今天就開始囤積貨物,情況就不一樣了。

每個人對未來的預期都不一樣,只消看股市上永遠有買有賣,期貨上永遠有人作多、有人放空即知。關於通貨膨脹,有人預期是2倍、有人預期是5倍,二者自然囤積的貨物量也不一樣。
而今日的囤積其實就增強今日的需求,創造出錯誤的價格攀升現象,這個價格也會鼓勵更多供給者投入市場。通貨膨脹的可怕不在於本身,在於人們對其的預期與解讀並不一致,會真實反應到市場裡面去。
這,是一種市場資訊傳遞的扭曲。
這也是為什麼,Friedman認為政府在貨幣供給上必須讓人民「沒有想像空間」。最好明確地給一個貨幣增長率,讓大家心理都有譜。

Fed上上下下地控制貨幣供應量,其實多少也會讓市場內的人無所適從。每一次大家猜測的結果都不一樣,自然幾家歡樂幾家愁,這在貿易公司上最為明顯,一次錯誤匯率的誤判就倒閉的貿易公司,多如牛毛。
Fed要透過貨幣來刺激或放緩經濟發展,卻也增加了經濟不穩定之因子,且這個危險因子並非來自於市場本身,而是來自於政府這個大家誤以為具有穩定力量的角色。諷刺吧?

這邊我還要加入一個侷限條件,就是美國貨幣並非真的沒有「錨」。事實上我們看Fed的決策,就能發現Fed對貨幣供給態度取決於物價指數、失業率、GDP、其他經濟景氣指標….等。
但這裡又有一個問題,就是Fed要管的是未來的貨幣供給、未來的利息,牽動的是人們對未來的收入預期。可是所依據的物價指數、失業率等指標,卻是過去的,而且因為計算成本,往往還落後1、2個月以上。

換句話說,Fed主席是看著後照鏡,看經過的路況來「猜測」前方200公尺該加速、轉彎或煞車!
更糟糕的是,Fed角色還不僅僅於「順著路走」,而是要更進一步地去「改變路的方向」。

我認為即便是絕頂天才,也不可能勝任這個職務。這也是為什麼Friedman這位貨幣大師,縱觀美國貨幣史後認為美國除了Alan Greenspan之外,沒有一任的Fed主席是合格的。只是,到了今日,不知道Friedman是否依然認為Greenspan表現優異?

結而論之,透過由政府掌握利率的方式來控制貨幣供給量,同時要面臨「對未來收入之預期」、「對未來利率之預期」以及「對未來通貨膨脹之預期」三種人民預期。但「預期」這件事卻是經濟事務上最難以捉摸與處理的一大命題。

理論上我們可以否認預期之存在,自己方程式滿天飛算到爽;可實際上預期確實存在,卻又看不清、摸不著。怎樣形成?會怎樣轉變?哪些手段可以調整,老實說,經濟學全無答案。甚至我認為社會心理學也沒有給出任何令人滿意、可以操作的理論。目前人類能做的,了不起就是事後諸葛

為何預期心理是經濟學上最難搞的問題?在於經濟事務上,群眾的預期心理可能成真!

當群眾預期未來收入可能降低、預期實質利率可能會攀升、預期通貨膨脹會更險峻時,群眾就會依據他們預期去做出相對應的自保動作。這就是Friedman所謂的「牛群效應」。這個效應是會死人的!

當群眾預期未來收入降低時,則如同我在本系列第二篇中所提,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會趨於保守,過去許多他習慣消費的可能就此縮手或延後。例如以前習慣每天喝一杯Starbucks的拿鐵,在他預期景氣不佳,市況將越來越差時,可能就改到壹咖啡買35元的平價咖啡,苗頭更不對就改喝三合一隨身包,再慘下去就乾脆戒掉咖啡。

當群眾預期未來利率將攀升時,流出國外的資金可能回籠尋找更安全、更高的獲利;原本想貸款買房子的就縮手或是轉而買便宜一點的;已經貸款的開始惶惶不安,縮衣節食免得以後貸款付不出來,安居之所要被法拍….

在群眾因為預期而做出這些動作時,結果都會真實反應在現實經濟活動裡:咖啡店發現買氣大減,只好先用優惠券來吸引客人,再不行就延緩展店計畫,甚至之後要裁員、關店、撙節成本。建商發現原本的貸款方案根本吸引不了客源,只好換新方案,或者買房子送裝潢家俱,不敢再找第一名模來代言,最糟就是降價求售。銀行感受到景氣不佳,開始針停止對信用記錄比較差的客戶放款,甚至要開始對部分客戶收傘以求自保,吸收存款上也就更為小心,避免一堆爛頭寸。最近我就聽到有銀行拒收一千萬元以上的定存。

我在本系列文章第一篇說過,其實股市大跌,市值蒸發,對多數人來說並沒有實質經濟上的損失,除非股票持有人用慘跌之後的價格賣出,否則帳面上的損失並非真實的經濟損失。

但為何股市大跌卻如此要命?我們先不管那些融資、丙種借錢買股被斷頭的瘋子,我們來說一般社會大眾。

一如我提過的「真實價值與市場價格」、「真實利率與名目利率」之間的關係。一般人感受景氣榮枯,除了自身的業務、收入和周遭環境之外,最數字化、血淋淋地,就是每天有價格在跳的股票市場!

當股民預期未來景況不佳時,自然就開始有人賣股自保;大戶一賣,股票真的下跌了,後續經濟數字出來真的不行,景氣也真的不佳,公司財報也真的一家不如一家,那股市自然也得應聲倒地!
股市在許多商業人士心目中,是景氣、經濟狀況的先行指標,世界的股票大壞,那世界多數人對於未來經濟前景也不會樂觀到哪去。反應到人們的消費行為、投資行為上,就事變保守;反應到公司財報上,就事變難看;反應到上班族荷包,就是可能連荷包都要沒了。
而這樣結果,又會回頭反應到股票市場上。

如此幾番惡性循環,惡夢當然要成真。

股市大師柯斯多蘭尼曾經舉個例子,對於預期心理的效果形容相當貼切:戲院裡有人大喊失火了,群眾衝往窄門逃生,途中擠壓採死了一堆人,但事實上可能連根火柴都沒點著過。但人命卻是真實的!

這也是為什麼,工商團體總有個聲音「要政府下來救股市」。有部分的理由是因為鼓吹者自己在股市裡受傷慘重;另一部分則是股市的悲觀預期心理真的會反應到真實經濟活動上。

但是否因為這樣政府就應該下來拯救股市?我的答案是:不應該!
理由我將放在第五篇以後談。第一篇有網友留言或寫信說期待我解釋「為何政府不該救市」,這裡我先把為何有這種聲音的理由點明了,容我稍後再說明我的看法。

回到本篇重點,政府掌握著利率管控貨幣供給量,又在之上賦予了管控經濟榮枯之任務,其結果註定要上上下下地調整利率和貨幣量,自然也就牽動著人們對未來的三大預期高高低低地起伏。這是Fiat Money制度的第一個問題,也是最基礎的觀念。本篇反覆講述,以及加上前篇的觀念,就是希望讀者能懂這個基本想法,之後我們在思考金融風暴問題才能繼續前進。

Fiat Money制度看得出來很不完善,但在新興市場裡卻有一堆「海龜派」誤以為優秀的不得了,硬是要套用到不同國家。
當不同國家、不同貨幣都有著這樣又起又伏影響預期心理的因素,糾結起來怎能不複雜難解?這樣的複雜難解,還得加上各國主事者能力不一定相等:即便美國Fed有個天縱英明的主席,也不表示日本央行、中國央行乃至於台灣央行總裁都具備相等資質能力。更不用說這些人做出貨幣決策時,也會觀察、「預測」其他央行的動作,又進一步加重犯錯的機率。這是此貨幣制度的第二個問題。

第三個問題,是Friedman貨幣理論所不足之處,即全球化貿易架構下,世界多數國家的貨幣多能在無匯管或低匯館的條件下交流時,央行主事者可能永遠也抓不準到底有多少貨幣是在國內流通!
美國自波斯灣戰爭之後,貨幣發行量成長極為驚人,但反應在通貨膨脹數字上卻小得不成比例!
有經濟學家指出,可能波灣戰爭之後美元強勢貨幣姿態底定,使得世界上國際貿易交易透過美元成主流,多數國家都持有大量美元的情形之下,美國國內的通貨膨脹自然大不起來。換言之,錢都被外國人買走了,國內流通量並未等比例大幅提昇。

Fed抓不準真正的國內貨幣流通量,則要透過貨幣管控國家經濟,豈不更難如登天?

Fiat Money存在的第四個問題,就是「遞延」,或有人稱為「時滯」。
當Fed看到不景氣、看到失業率,而放寬貨幣供給;或看到物價指數飆升、看到「不理性的榮景」而踩下煞車時,這些管制貨幣的舉措往往都要到半年乃至一年後才能見到效果。
原因在於人民對Fed未來的舉措有預期,就有動作。但這些預期與動作不一定正確。而在Fed正式公布舉措之後,人民又會有心的解讀,新的動作,且人民彼此之間解讀能力不同、利益不同也會呈現不同的舉措來彼此交互作用,真要獲得一個大勢底定的人民反應,經驗上就需要那麼長的一個效應遞延。

因此有經濟學家描述Fed主席掌控貨幣像是駕駛一輛踩下去要過半年、一年才會出現煞車效果的汽車。踩太輕了,達不到Fed的預期效果;太重了,可能把一點經濟榮景轉為衰退。
現任主席在上任後的連番升息,在我看來,就是有點踩太重,讓金融風暴提早引發。

最近周遭許多朋友問我關於金融風暴的看法,我的第一句話就是:「制度不改,災難會重複上演!」
以上就是「制度問題」的起頭– Fiat Money。

還有嗎?還有很多!我在第一篇說過,我從最簡單的利息理論出發,開始將真實世界一個個侷限條件加上。現在不過是起頭,下回,我要來繼續闡述制度還有哪裡有問題。

29 replies on “金融風暴之我見(三)實質利率為何?預期心理又怎樣?”

1.請教一個在下不明白的問題:美國華爾街的金融機構、PIMCO、…等,都聘用數學專業人才,發想出一些用以預測股市/債市走向的數學模型,這種作法和"線圖理論"有無關聯性?

2.就Google的員工待遇高得不合理的說法,在下不完全同意,以為此作法是為了招募最好的人才,尤其是在微軟也在搜尋引擎領域尋覓好人才的情況下。

關於在軟體設計產業,為何一流人才生產力遠遠勝過一般人才,請參考一篇文章’達到卓越’
來自:
http://local.joelonsoftware.com/wiki/達到卓越

為何需要一流環境來招募一流軟體人才,請參考’開發人員完全指南’
來源同上
http://local.joelonsoftware.com/wiki/開發人員完全指南

3.若說是制度肇禍,請教為何美國先前的利率不是高低輪換,而是一段時間都是維持低利率(印象中超過二十年了),導致社會產生錯誤預期心理,過度消費呢?為了刺激經濟嗎?

4.請教張先生如何看待最近媒體熱炒的’彭淮南神話’?

5.接4.,台灣這樣出口導向,又不自由的市場,嚴格控管真有其價值?

6.請教張先生,您的語意中是不是蘊含:如果Fed近幾年控管利率得宜,是有機會將次貸問題和金融問題壓住不爆發的?

1.金融機構或學術單位發展出來的股票數學模型基本上有兩大種類,一種是依據利息理論去發展的現代金融投資理論,另外一種則是從股票市價歷史去發展的模型,例如著名的「β」值。

後者就是典型的線圖理論,註定錯的理論。
文中我已經說,以後有機會我會說明為何根據股價歷史是決定投資行為是荒謬的。

2.Google用高薪、高待遇換取優秀人才這套論點有幾個邏輯上的矛盾。
首先,Google在2002年以前資金尚不充裕時,幾個開國元老,包含那位帶頭開發出AdSense&AdWords金雞母的女強人,都是在Google沒有高待遇時進去的。
他們當時有的,只是對未來獲利後股票或選擇權可能大賺錢的「未來期待」。

在那樣的情形下,他們開發出了Google最重要的技術以及獲利模式。

但是上市之後,公司富到流油,照你所說,能吸引到更多優秀的人才,但為什麼上市之後無法再開發出跟AdSense&AdWord一樣成就的獲利模式?
為什麼上市之後吸引進來的新優秀人才所開發出來的作品,外界許多條件遠不如他們的競爭對手不僅也做得到,甚至做得更好?
例如Google Video 結果論來說,是不如YouTube的。YouTube在被Google買下前,所能提供的待遇是遠不如Google的。

你的論點,如何解釋這個現象?

再者,根據我認識的一些在Sillicon Valley工作的朋友描述,Google吸引很多人才,都是原本在SV不得意的工程師跳槽。我不是說這些人不優秀,而是要反問,如果沒有Google,這些人在原本待遇不如Google的其他公司工作,難道不也是被這些待遇較差之公司所吸引嗎?

第三點,優秀人才是稀有才,經濟理論上的確可能享有租值,獲取較高酬勞。
但這樣的經濟理論忽略了一大堆侷限條件,例如你怎麼在面試時知道對方是優秀人才,而不是花拳繡腿?

很多人自己及身邊的人都以為他是優秀人才,可惜市場並不這麼認為,這在藝術產業最為明顯。「懷才不遇」這句話就是在描述這種現象。但等到哪天市場品味改變了,這些原本低報酬的人才都被認定是優秀人才。
畫家梵谷,一生只賣出個位數的畫作,一生潦倒,他難道不是優秀人才嗎?

GM、CitiBank、Sun Microsystem….有無數的失敗或不成功的大公司,其管理階層或生產線勞工享有遠比其他國家同類型公司高出數倍、數十倍的薪資,他們有比較優秀嗎?

例如GM的生產線勞工薪資遠高出日本Toyota或韓國Hyundai,GM的勞工就比較優秀嗎?

很明顯,你犯了一個邏輯上的錯誤:優秀人才可能獲取較高報酬,但享有較高報酬的不一定是優秀人才!

Google給予較高報酬,可不一定能吸引到大多數的優秀人才。但註定可以吸引到很多貪婪人才!

3.關於Fed利率,我不知道你的資料或印象是哪來的,很明顯跟事實不符。

Fed從1999年底5%左右的利息,調升到2000年的6.5%,隨後又調降到2003年的1%,又拉升到2005年的5.25%,2007年之後又將到現在的1%。

光是10年不到,就掄上掄下這個多次、這麼高幅度。如果你要放大到幾百年來看,或許幅度不高。但短期來看,這樣的幅度跟頻率絕對都是高的。

為什麼?我文章內容已經說了,煩請多看幾次。

4.關於彭淮南我了解不深,已經很久不看台灣的商業報導。不予評論。

5.任何情況下,政府的對市場的管制只會導致貪污。沒有任何價值。
管制越嚴格,越有貪污空間。想想台灣海關、想想陳水扁一家,即可得知。

這個台灣是什麼導向、什麼樣的市場都無關。

請再看看我的文章。

我的重點在於:
1.利率是一個提早享受的代價,它應該在市場上成交,而不應該由政府管制
2.政府不可能有足夠資訊去知道,怎樣的利率才是「得宜」的
3.政府面對利率,又加上了一堆不明事理的期待,像是管控經濟,更不可能舉措得宜!

4.次貸問題我下一篇會談,它是壓不住的,因為次貸跟金融問題都不是市場問題,而是政治問題。

感謝張先生用心的回覆,小弟受教了。

關於在下提出的1.
(1)您說的對,在提供高薪資吸引人才時,也必須輔以嚴格的遴選機制,才能確保真的聘用到優秀人才,資源不致白白浪費。

(2)我想自己也遺漏了提供參考資料的論點:招聘優秀軟體人才,高薪不重要,良好的工作環境才重要!

該文作者認為,薪資是優秀軟體人才,求職時的最後考量。而良好環境不完全靠財力打造,在下以為這是自己犯的一個錯誤。

(3)在下以為自己的謬誤在於,先入為主的認定FogBugz公司的人力資源建置、管理方式是好的,又以為像Google這樣提供高薪的軟體公司,其人力資源的處理方式都和FofBugz公司雷同,所以錯誤的得出"Google提供的高薪應能提供相對應報酬"的結論。

若有誤請在指正,感謝

在下也感謝能從張先生的文章,及回覆中的’教誨or指導'(因雙方思考能力不對等),訓練自己的思考能力。

上篇回文更正
(2)…而良好環境 又 不完全靠財力打造,故吸引優秀軟體人才,不必然得提供超過業界標準的待遇。

(3)…若有誤請 再 指正…

關於3.
在下誤以為美國民眾有數十年可輕易取得低利率的房貸、融資,又從此錯誤想法莫名其妙得出Fed長期維持低利率的錯誤想法。

感謝先生的指正。

關於4.&5.
會問此兩問題,是因為在下看到坊間的奇怪說法:
…資本自由化後,常會有大量資金流入或流出,帶來劇烈波動,而開發中國家,就好像大海中的小船一般,禁不起狂風巨浪的侵襲,而台灣的金融保守猶如一座護城牆。例如,央行嚴格控管新台幣匯率、外資投資新台幣、外資投資股市,又關閉國內新台幣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F)市場等。所以台灣未受到亞洲金融風暴,及這次金融風暴的太大影響…
來源:

About

此種說法認為,台灣之所以自保於兩次金融風暴,是因為政府管制。此觀點又進一步推論,政府管制可減少外部金融風暴的影響,所以台灣有政府管制是好的。

這些坊間觀點,在下看了覺得似是而非,但又不能指出有問題之處,所以發問請教。

關於6.
在下的意思是,不檢視文章整體,而僅看’…現任主席在上任後的連番升息,在我看來,就是有點踩太重,讓金融風暴提早引發…’此段落時,是否隱含那樣的意味。

在下了解唯有改變制度才能走出死胡同,只是請教在先天不良的制度下,這次金融風暴是否可能透過政府高明的操作而軟著陸?(當然在事實中並未發生)

在下有一篇留言漏掉(當時系統忙碌中,連不上),於此重寫補上

因先前留言遺失,故其更正無用

關於2.
(1)您說的對,高待遇吸引人才的作法,需要嚴格的人才篩選機制,才能確保這些高待遇人才的品質,使錢不致白花。
(2)請教Google和微軟搜尋部門提供的待遇,何者為佳?在下以為,同業爭奪人才的競逐,也會使待遇提高。
例如Intel試圖在繪圖晶片領域趕上NVDIA和AMD/ATI,大舉招兵買馬,於是該領域人才的待遇便提高了。

(3)引用您的說法,Google的主要技術架構在上市前已大致底定。但小弟猜想,這些技術仍需持續維護及改進,以增進可用性,確保Google的服務及獲利模式順利運轉。而按照參考資料的說法,在軟體工程上,優秀人才是無法取代的,所以他們必須有相當量的優秀人才做背景工作。Google若以業界待遇標準聘用人才,他們可能沒有足夠數量的好人才,這會拖累技術更新的速度,使Google在技術及市占率方面慢慢給微軟、Yahoo!追上,進而使獲利減少。

反過來說,Google上市前的搜尋系統,會和現在的一樣嗎?若沒有這些改變,Google的現在的技術和提供的服務,還能領先微軟和Yahoo!一大段距離嗎?若沒有領先這麼多,Google能維持現在的獲利嗎?

即便Google 高薪聘來的人沒有開發出新的獲利模式,只要這些Google僱員能確保既有模式下的技術優勢凌駕於敵人之上,那麼Google就能將此優勢轉化為獲利,付出的薪資也就值得了。

關於2.的補充
(4)Google 以高待遇聘入的人才,其素質水準究竟如何,因在下無管道得知,不予置評。

(5)任何公司都有人才篩選機制,此制度有效與否因不同公司而異。對於該制度能有效運作的公司,以高待遇吸引好人才的做法對公司有益,反之則反。

例如中國的部分大學,以高薪吸引教授至該處任職,在一般情況下(排除某些特例),您會認為這些大學會無法找出並拒絕那些實力不夠的求職者嗎?

由此略可看出,以高待遇吸引好人才的做法適不適用於某機構,有相當成分得看該機構對人才的評鑑能力。如果以好待遇聘了一批沒能力的僱員,那是該機構的問題,不是此概念的問題。

您可能認為,分辨優秀人才和一般水準人才很困難,取得資訊成本過高。但似乎在理工領域,各行各業有些特殊方法可很好的分辨受試者的水準。

關於3.

美國民眾數十年可輕易取得低利率房貸這點,你說的沒錯。

但Fed控制的利率並非房貸利率,這部份不一樣。

關於4.&5.
這說法我也聽過,也有人問過我。
這種說法本質就是「瞎扯」。

我舉個簡單的例子,就是這種說法的翻版:

“你擔心你家失火,會死人又會財務損失。於是你乾脆把房子拆了,住到空地上!"

關於6.

我想我針對您舉出來的那句話補充一些東西,希望可以更清楚一點。

金融風暴遲早要爆發,因為問題一直在累積、加劇。
利息升得太高、太快,讓多數百姓來不及應付而開始繳不出房貸時,就可能提早浮出抬面。

但是假設利息都不升,都繼續維持低檔,那榮景是否會一直維持下去?不會!
因為景氣本身就是無數錯誤的累積,這點我會在本系列第6篇或第7篇解釋。

用人體來比喻,一個人身上有B型帶原、高血壓加心臟病,又日夜顛倒、煙酒無度、暴飲暴食。忽然間他想要跟人家比賽鐵人三項,你想他會ˋ不會比賽一半中風?比賽完肌溶症引發猛暴性肝炎?

這個比喻我認為不是非常貼切恰當,但是可能有助於理解。

另一方面,我們換個角度來看事情。
假如政府有能力高明操作讓金融風暴軟著陸,我們根本從頭到尾都不會察覺,也就不會有現在這些討論。往前推,政府勢必也穩當地帶領國家度過無數潛在風暴。

可是真實情況,是1999年末就有.com泡沫引發股災,往前推也是幾乎每10幾20年就來一次。

對照真實情況,我們很難相信政府有如此高超的能力。

而從經濟邏輯來看,政府也不可能有這種能力!為什麼?理論討論起來很複雜,我認為跟誘因制度大有關係。
不過真實世界常可看到的,就是政府官員總是慢半拍、蠢到死,不管是民進黨、國民黨、共和黨亦或民主黨執政,政府永遠是緩慢、遲鈍、老犯錯。

這才是政府的本質!只有蠢如孔子才會相信過去曾經存在一個禮仁為度的政府。

政府這個壟斷組織,我認為本身就是許多不良制度的根源。它是必要之惡。
我是不可能對它有多少期待。

關於2.

「同業爭奪人才」其實本質就是對某一種人力資源的「需求量」增加了。

侷限條件下,需求增加不是漲價、就是供給增加。

特定種類的人力資源不容易短時間內供給大幅增加,所以同業搶人,該種類職務的薪資增加就會是結果。

但我還是要強調,你增加待遇並不一定能請來優秀人才。

因為對一個公司來說,優秀人才有很多定義與內涵。比方說,重視團隊合作的企業或職務,天才型員工根本不優秀,也不好用。

的確有一些行業卻是需要天才型工程師。

只是就我觀察,多數企業需要的不是天才,而是「適才」–適用的人才。

但是不是「適才」,我認為人力資源管理跟性向分析那些工具都搞不出個屁來。直接讓那個人進來做一兩個月,就知道他跟大家合不合?1+1有沒有大於2?
對員工也是一樣的。我們找到一份夢想中的工作,很可能進去才發現原來不是自己所想的那樣。

這個磨合期都跟起始待遇無關。因為起始待遇是進公司前就談好的,但雙方可能都犯錯了。
某甲可能對A公司是優秀人才,但對B公司不是。B公司花高薪挖角,很可能挖來的並不適用,那麼對B公司來說可能就是多花錢,甚至白花錢了。

另外一方面,永遠不要相信「公司裡面有不可取代的員工」!
沒有,從來就沒有這回事。

我就知道有家營收上億的公司,曾經大刀把整個業務部門所有人通通裁員,從外面找個新人從頭訓練!
別以為公司辦不到,也別以為優秀人才就有不可取代性。
的確,優秀人才很稀有,有了很好。如果我多出一點錢,可以請來優秀適用的員工,我很樂意。

但你有沒有想過,真有這種不可取代的員工的話,那他們的薪資應該要高到等同於公司所有獲利才對!
可是這種事情從來都沒有發生過,對吧?

另外也別以為軟體真的要時時更新就是進步。其實並沒有。
多數軟體更新只是debug,這種工作不需要優秀人才,許多SV的軟體公司都是外包給印度軟體公司去做的。

再者,我不認為Google的搜尋引擎就有比微軟或Yahoo的優秀「很多」!我認為Google的搜尋引擎只不過比競爭對手更受到市場喜愛而已。
要記住,受到市場喜愛跟「產品優秀」是兩回事。

顧客要的不是「優秀的產品」,顧客要的是「他喜歡的產品」!

關於Google可以談的很多,時間與空間不多,我補充最後一點,獲利模式的創新,通常跟技術沒有太大的關係。
一如Google創造出新穎獲利模式時,真要論公司的整體技術能力,其實並不如Yahoo或微軟。

就像第一個想出「分期付款」的這個人,他的創新也是存在於公司搖搖欲墜、遠不如競爭對手之時。

福特想出生產線來降低生產平均成本,技術也遠不如其他車廠,不過他卻讓數以百計更有技術的競爭對手退出市場。

所以,技術上領先歷史上往往不敵獲利模式,甚至技術的領先會阻礙公司創新。
這部份你可以多研究點商業史,案例如牛毛。

感謝先生的回覆

另外扯一下題外話,印象中其實孔子所謂的’古老而理想的政府’,就人類歷史來看,不過是部落集體議事。這當中沒有單一領導人,沒有權力集中的現象,每個參與者的地位相同,根本稱不上現代的政府。

所以換一角度觀之,孔子其實想像的,其實是沒有必要之惡前的’大同社會’。不過這種沒有領導、仲裁的組織,問題也很多,離憧憬遠得很。

現代意義的政府真是個令人討厭又必要的存在,唉!

5.
大學教授能力跟薪資不成比例,是相當嚴重的。
比方說Michale Potter,這個競爭論大師,一場演講費之高難以想像。可是他的理論真的如此優異?
並沒有,事實上他的理論根本無法操作,只是自說自話。

他的理論觀點真的如此新穎?
更沒有,他講的東西,從5力分析到鑽石理論,經濟學上都早有類似的理論!甚至更為成熟、更有內容!

而好笑的是,有幾個商學院的教授拿著Potter競爭論裡面「差異化」一小部分,改個名字叫「藍海策略」,到處招搖撞騙,也成了「頂尖學者」。

特別在現今,許多大學將評斷教授的標準放在國際學術刊物的論文數量上,更是荒謬到不行。

Ranald Coase一生沒幾篇文章,但一出手就是諾貝爾獎級的!他20歲的一篇the nature of firms論文,正是諾貝爾經濟學獎授獎原因之一。

愛因斯坦20、30歲的相對論、光電效應理論就奠定大師地位。此後,他的貢獻其實相對小很多。
但愛因斯坦顛峰的時期,卻是在專利局裡面當個小公務員的時期,被拒於大學教職之外。

許多優秀的學者或藝術家,在顛峰之時,往往都被拒於大學門外。大學真有看出優秀人才的能力?我很懷疑!

從誘因制度來看,一間公司找到優秀人才的獲利誘因比較大?還是大學教授找來一個強勁競爭對手的誘因比較大?

如果前者都辦不到的事情,為何後者就辦得到?我從來都不相信學者會比其他人聰明到哪去。

最後,理工科要辨識人才的確可能方便一點。我自己也是念工程出身的,我大概知道考試可以考出那些東西。
不過,一間公司不可能只要工程師,講難聽點,一間公司裡面工程師不會是最重要的。特別對小企業來說,業務才是命脈。
而業務能力,是無法「考」出來的。

微軟之所以很強,我不認為是因為技術能力,而是業務能力!
Google也是一樣,請深思。

就我讀過的史書以及考古資料,上古時期應該是一開始就走單一領導人路線。
有史學家指出,過去的禪讓制度,其實只是不同部落間搶奪ultimate government power的一場爭奪過程。
過去我寫過一篇基於柏楊作品的文章,我認為柏楊的東西有參考性,但真實性有待考證

http://yuyulaw.info/wordpress/?p=37

我們看西方歷史,也是古希臘雅典各城邦的民主為少見例外,且當時當地可以形成民主政治,地理環境因素是一大關鍵。

就考古資料,許多萬年以上的遺跡都可以發現村落中有個較大建築物內含榖倉。而榖倉不是對外開放,而是明顯專屬該建築物內部使用。
我們可以推論,早在萬年以前就有明顯的階級分別、貧富差距。既然資源分配不均,則政治權力分配不均也是可以想像,因此我認為上古時期就已經走向寡頭政治。
這樣的走向也是符合經濟邏輯的:侷限條件下爭取最大利益。

從人類學角度來看,世界上尚存的一些少數民族,還生活在遊獵採集的經濟體制,他們的社會地位即便較為平等,但依然有高低差異。

說個有名的案例,資料我手頭有,但要花時間找,我說說大意就好。

曾經有個太平洋的島嶼發生嚴重的傳染性疾病,島民紛紛倒下,也失去耕作、獵物能力。
你猜,當最後西方人登島救人時,誰活下來了?
老人、婦人、小孩?都不是!
活下來的是酋長一家人!
根據西方人的史料,島民似乎都深信,酋長一家不能死。
這跟日本皇民思想實在太像了。

我偏向認為,政府組織自古就是令人討厭的必要之惡,合法的強盜土匪。

順道一提,你引用的連結,那位程式設計師的經濟學概念是錯誤的。

他說:「同樣的原理可套用到娛樂產業。雖然布萊德彼特要求很高的薪水,請他來拍你最新的鉅片還是值得的。因為薪水可以由僅因布萊德是這麼紅而去看電影的數百萬人分攤。

或者,換個方式套用它。雖然安潔麗娜裘莉要求很高的薪水,請她來拍你最新的鉅片還是值得的。因為薪水可以由僅因安潔麗娜是這麼紅而去看電影的數百萬人分攤。 」

這是不對的。

不是你用高薪聘請Brad Pit可以分擔到數百萬人,正確的經濟邏輯是:"數百萬人願意出高價看Brad Pit演出"

這個經濟邏輯要分清楚,一如我過去文章不斷強調,是「需求決定價格」!

許多舞台劇演員,許多二線演員,演技遠勝於Brad Pit,但是永遠拿不到他的酬勞。
如,基諾李維演技爛透了,但是他的片籌是我欣賞的李立群拿不到的。

另外演員有經紀人,所以他的片籌不一定是片商開出來的,而是經紀人去爭取來的。這部份又跟一般招募員工的薪資談判過程不一樣了。

先生提到Einstein ,引起在下的興趣,容我簡介他的重要成就。
其實物理界部分學者認為,拿諾貝爾獎的’大師’等級也有分,像Einstein這樣的大師,其實應得5個諾貝爾獎,因為下列貢獻:狹義相對論、布朗運動、光電效應、廣義相對論、玻色-愛因斯坦統計
(實際僅光電效應得獎)

其中狹義相對論、布朗運動和光電效應是在1905年提出,廣義相對論和玻色-愛因斯坦統計的提出時間分別是1915和1924年。

Einstein在1908-1909年兼任伯爾尼大學的兼職講師,1909-1911年間離開專利局任蘇黎世大學理論物理學副教授,1911-1912年間任布拉格德國大學理論物理學教授,1912-1914年間年任母校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教授。1914-1933年間,應馬克斯·普朗克和瓦爾特·能斯特的邀請,回德國任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長兼柏林大學教授。1920年應亨德里克·安東·洛倫茲和保耳·埃倫菲斯特的邀請,兼任荷蘭萊頓大學特邀教授。
(任教職紀錄來源,Wikipedia)

雖然廣義相對論和玻色-愛因斯坦統計的創生不見得和Einstein任大學教職有關,事實上,大學教師的教學義務和其他事務還可能是種干擾,不過這兩項創舉的確是在Einstein任職大學期間發表。

其他Einstein的貢獻,諸如奠定雷射基礎的受激輻射理論(1916)及反駁量子力學機率解釋的EPR悖論(1935)等,雖不像上列五項重要,但也十分有價值。

關於Einstein中晚年成就為何不如青壯年時,在下以為是因為他熱衷於統一場論,該理論將物理上最基本的4力-強力、弱力、重力及電磁力,原本分屬3個不關聯架構的現象(電力及弱力後來被證明可統一),以場的形式統合在一個理論架構,這問題實在太大、太複雜,甚至可能根本就是錯的。這也是Einstein為何在此費去許多精力、時間,卻沒有相應成就的原因。

附上一點個人小小觀點,我以為Einstein提不提出狹義相對論,其實不那麼重要,因為當時已有物理理論暗示其存在(Lorentz 轉換),以及Michelson–Morley 實驗證明光速的不變性,甚至多位學者已在探討此題目,如Poincare(已提出光速不變及相對性原理,完成狹義相對論的基本框構)、Lorentz 及Maxwell ,可惜他們被舊有觀念困住,所以晚了一步。

就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但沒有哥倫布,一樣會有冒險家發現新大陸,沒有Einstein ,狹義相對論遲早會被提出,只是時間問題。但廣義相對論對物理界來說,彷彿無中生有,突然冒出來的一般。是真正其他物理學家所不及,Einstein 的獨創。

還有一件事不吐不快,坊間濫用’相對論’一詞嚴重,常在比較不同東西時冒出這一詞,實在令人搖頭嘆息,故在此提供相對論(泛指狹義相對論)的極簡介:

古典物理概念(來自Newton)認為,時間與空間是分立(獨立且不相關)且絕對(時空的測量和運動狀態無關)。而實際上,由於(真空中)光速絕對不變,且沒有任何訊號的速度可超過光速,所以必須進行修正,將時空視為一個互相關聯的整體,而且具有相對意義,不存在絕對時空。

由此可看出,坊間的說法錯得多離譜,也可看出,其實相對論可稱為絕對論(存在絕對光速)。

另外,關於大學是否具發掘優秀學者的能力,在下會於下一篇回文討論。

更正,文末’…坊間的說法錯得多離譜…’改為’…坊間的用法錯得多離譜…’比較恰當。

非常謝謝你的分享。

關於相對論,我自己所知也跟你說的一樣。
在當時其實很多發展狹義相對論所需要的數學工具或物理概念都已經有所突破。沒有愛因斯坦,狹義相對量還是很可能呼之欲出的。
但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抓住「光速絕對性」這點的開拓推演,真是精采絕倫!

我猜中文翻譯為「相對論」,一個主要原因在於過去我們以為絕對的空間、時間概念,在「光速絕對」這個想法之下,都變為相對。

另外我希望大學發掘優秀學者的鴻見,你可以e-mail與我分享,因為我希望討論可以盡量不脫離本文主題。謝謝

果真是有念書有差,很多自以為是的東西,其實早在幾十年前就有人說過了
我開始覺得,我是不是該重回校園找些東西了

以上是碎碎念,不好意思
下面才是與本文相關的回應

最近政府因為推出消費券這種政策,頗為自鳴得意
還打廣告推銷,要老百姓提出創意用法
如果套用利息理論,政府若要達到拼經濟的效用
我覺得消費券應該發給中產階級以上就好

窮人拿到這3600最終還是會存起來的,只是替代原有的消費而已
台灣真的有人一年花不到3600嗎,就算是單指收入也不只
但在現階段的情況之下,是不是連富人也會想辦法省下這筆錢
可能只有在明年此時再來評估了

另外,對於上面留言提到的"適用的人才"及"顧客喜歡的商品"等觀點,小弟極為贊同
不過這兩項的定義,各行各業,不管是老闆還是員工,都想知道
找對的代表能大賺一筆或平步青雲
由此可知,難啊!

毓兄:
一直相當欣賞你的文章,也期待你每次的更新,在此提供小小意見。以網誌文章來說,您的篇幅不算短,但字體偏小,是否可以稍微加大一些以增加網友閱讀上的舒適性。另一是連接部份,當在首頁版面也就是可預覽文章部份,當選定一篇文章進入後就只能依序往下一篇或上一篇繼續閱讀,無法在回到預覽的頁面,除非是返回前一頁。這點還真的有點不方便,尤其若欲閱讀您中期時的文章還真不好找。期待你繼續創作,以最簡化的邏輯思考,來剖析這社會多餘包裝的種種。

關於消費卷的看法,我跟你的分析角度不一樣。同樣從利息理論出發,不過切入點截然不同。
我本來打算放到這系列文章比較後面去談,如果願意的話,請耐心等待。

至於關於尋找「適用的人才」以及「顧客喜歡的商品」,算是我個人的心得,很高興有你的認同。

關於版面配置這部份,我也還在尋找一個令我滿意的theme。目前這個,老實說我也不是很滿意。

可惜一來我沒太多時間處理這部份的問題,二來好的theme找到後也得花點功夫微調一下。

這部份我會盡量改進。謝謝你的指教。
關於目前字體偏小的問題,可能暫時得麻煩您先用瀏覽器字體放大的功能,Mac電腦是蘋果鍵按著,再按+號
Windows我記得沒錯的話應該是Ctrl搭配+號。
謝謝

回覆給t7707051 取消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